今天上午,由浙江工商大學和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共建的浙江工商大學薩塞克斯人工智慧學院揭牌成立。作為國內第一個中外合作辦學的人工智慧學院,將開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兩個本科專業,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人工智慧與自適應系統兩個碩士專業,今年計劃招收本科生200名,碩士研究生100人。今年秋季該學院就會迎來第一批新生。
目前,大數據及人工智慧專業人才流動性大,相關專業人才緊缺。2020年,人才缺口達750萬,2025年將達到950萬,大數據及人工智慧專業人才招聘人數猛增6倍以上。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早在1996年就成立了計算神經科學與機器人中心,成為了英國歷史上第一所認可計算方法在神經科學中的重要性的大學。接下來,人工智慧學院作為薩塞克斯大學在中國科研成果轉化的唯一對外窗口,將為英國和中國之間的科技和創新合作提供有力支持,通過企業賦能為本區域智能製造和創新發展提供強力智力支撐,解決「卡脖子」關鍵技術難題。該校黨委書記金一斌說,為完善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培養體系,學校正努力在優質人才供給、創新產業驅動、數字經濟賦能、智庫智慧參謀等方面發力,構築人工智慧專業領域的人才培養高地。
「人工智慧是一門發展迅速的學科,和產業應用緊密結合,加強國際合作和交流,引進、聯合培養學生與科研工作十分重要。」浙江工商大學薩塞克斯人工智慧學院負責人魏貴義教授說,學校引進英國薩塞克斯大學諾貝爾獎級科研團隊,通過國際科技合作,培育機器人、認知科學、智能感知、商務大數據等領域的人才,「專業核心課由英方教師講授,學生的項目和論文指導均配備英方指導教師,英方授課教師均擁有博士學位,絕大多數畢業於劍橋大學、史丹福大學和帝國理工學院等世界排名前30的大學。」
人工智慧和5G是「新基建」領域中的核心技術,人才供不應求。「我們培養的學生將具備紮實完備的人工智慧、5G、計算機軟硬體系統等知識體系,畢業後就可以從事5G應用、智能製造、智慧金融、智慧醫療、智慧教育、自動駕駛等技術領域智能化應用系統的關鍵技術研發和技術管理工作。」魏貴義說,如今,學校已投資3000萬元打造智慧教室和人工智慧教學實訓中心,不僅擁有網絡與通信技術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還有省新型網絡標準及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和省新型開放架構網絡技術科技創新團隊等省級科研平臺,打造了2000多平方米的具有英式風格的開放性學術討論空間和人工智慧專業實驗室。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