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30日訊(記者 王洪旭)腰酸背痛、貧血、小便中泡沫多……這些在中老年人中是很常見的問題,一般不會將其與惡性血液疾病聯繫起來。然而,家住萬寧市的陳大爺就遇上了這樣的難題。
病發
腰酸背痛以為正常
不慎骨折查出重病
近半年來,陳大爺總感覺腰酸背痛,他一直以為自己年紀大了,腰腿疼在所難免,並未引起重視。幾天前,陳大爺不慎摔了一跤,導致大腿骨折了,這才到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下稱「海醫二院」)檢查,結果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經各科醫生會診,陳大爺骨折的背後,實際上是因為患了多發性骨髓瘤。
多發性骨髓瘤又稱漿細胞骨髓瘤,是分泌免疫球蛋白的單克隆漿細胞惡性增殖性疾病,是一種起源於漿細胞的惡性腫瘤,是第二位常見的血液系統腫瘤,佔血液淋巴系統腫瘤的13%左右。
據統計,我國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病率在1-2/10萬人左右,隨著人口老齡化情況加劇及檢測能力的增強,其發病率將呈持續上升態勢,發病年齡亦呈年輕化趨勢。
海醫二院血液腫瘤科林舒醫師表示,目前公眾對該疾病的認知程度普遍偏低,延誤治療的現象嚴重,近三分之二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在初次診治時,病情已經較重,並累及多個器官,治療效果較差。
症狀
早期無明顯症狀
警惕病理性骨折和骨痛
林舒表示,多發性骨髓瘤臨床表現多樣,主要有貧血、骨痛、腎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經症狀、高鈣血症等。起病徐緩,早期無明顯症狀,容易被誤診。
其中,多見細菌感染,比如亦可見真菌、病毒感染,最常見為細菌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敗血症,也容易發生病毒性帶狀皰疹,尤其是治療後免疫低下的患者。患者也會發生血栓或梗死,比如患者可出現血液透析造瘻管梗死、深靜脈血栓或心肌梗死等表現。
另外,當患者出現肝、脾、淋巴結和腎臟病變,比如肝、脾腫大,頸部淋巴結腫大,骨髓瘤腎,器官腫大或者異常腫物等,需要考慮是否出現髓外漿細胞瘤或者澱粉樣變。
林舒說,由於瘤細胞破壞骨質,引起病理性骨折,可多處骨折同時存在。因此,對於病理性骨折和骨痛、骨骼變形要十分警惕。骨髓瘤細胞分泌破骨細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細胞,使骨質溶解、破壞,骨骼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多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
目前,這個病尚無法治癒,傳統的化療時代,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約3-4年,近年來隨著新藥的出現,加上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應用,使得該病的預後得到了顯著的改善,5年以上的生存率可達到60%以上。
建議
患者睡硬板床
海帶、紫菜抑制骨髓增生
對於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康復,林舒建議,患者需勞逸結合,尤其中老年人,注意不要過累,保持心情舒暢。多發性骨髓瘤病人易出現病理性骨折,故應注意臥床休息,選擇硬板床,避免負重等勞動或運動。
其次,注意保暖,避免著涼,預防感染。補充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有腎功能損傷者還應堅持低鹽飲食,適當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飲食宜清淡,選用抑制骨髓過度增生的食品,如海帶、紫菜、裙帶萊、海蛤、杏仁。適當飲用牛奶。
預防
出現這6種情況
及時到血液科就診排查
對於多發性骨髓瘤的預防,林舒建議,如您出現下列情況,需及時到血液科就診排查,以免誤診。
1.骨痛:常被認為是上了年紀骨質疏鬆引起的,骨髓瘤的骨痛一般進展迅速且疼痛劇烈,有時一個不經意的動作都可導致骨折。
2.不明原因的蛋白尿、腎功能異常。
3.無法用心腦血管疾病解釋的頭暈、眼花、耳鳴、四肢麻木。
4.不能用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異常解釋的出血症狀。
5.不明原因反覆感染。
6.體檢生化檢查提示球蛋白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