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心臟主控著我們跑步的動力,所以保護好我們的心臟也是各位跑者的主要任務。運動過量對心臟不利這一點已被大眾所知,但不同體質、年齡所需運動量也不同,下面就跟著小編來看看你屬於哪一類的吧。
每天跑7公裡多嗎?
專家稱7公裡這個數據不能用絕對值去理解,應該是一個通用的量。運動因人而異,過小運動量不易達到運動效果,過量運動易導致機體損傷,超過每周30英裡的運動對機體的損害的確較大。如果過量運動,要及時給身體2-3天的恢復期。
跑步多大強度才合適?
估算運動量是否適宜除了自我感覺外可以通過測心率來簡單評估。可利用三個公式進行計算得出:「最大心跳=200-年齡」、「儲備心跳=最大心跳-安靜心率」、「最佳運動心跳=儲備心跳×0 .6」。各位跑者可以根據這三個公式來測量一下自身心率,再根據自身心率來評判是否減少或加強運動量。
體質、年齡不同,運動方式不同
女人:生理期有不良反應和懷孕後期不要跑步
女人在來月經的時候仍可以跑步,但應注意減少運動量。但有生理腰酸、腹痛、頭暈者,則不適宜跑。懷孕的人應特別注意懷孕前的3個月,則應注意減少運動量,比如將15分鐘,每分鐘150米改為跑10分鐘,每分鐘跑100米。而在孕中的3~7月則可以在前期的基礎上稍增大一點運動量,並保持每周3~4次的運動頻率。在懷孕7個月後則不適宜跑步。孕婦運動要根據自己的實際身體情況遵醫囑。
年輕人:遵守過度負荷原則加大運動量
年輕人的運動量可以較大,因為對於想要提高自己身體素質的青少年來說,需遵守過度負荷原則,即要打破以前的水平和身體規則,才能讓體質水平上一個臺階。但是這個過程應循序漸進並適當給身體一個恢復期。循序漸進的方式是在運動時間、運動速度及運動量上逐漸加強。
中年人:45歲以後體質下降,運動量減少
45歲後人體的體質下降,應注意減少運動量。對於負荷量的判斷可用相對強度,即用最佳心跳去計算。比如對於中年人來說,一般每分鐘150米的速度就可以達到係數為0 .6~0 .7的最佳心跳。對於以前有運動的中年人來說,其運動量可按感覺減少,但也應控制在20~30分鐘以內。
老人:65歲以上如果體質允許可以跑
對於大於65歲的老人來說,專家不主張跑步。原因是老人的各方面體質水平不高,而跑步又是對膝關節衝擊較大的運動。但是對於體力允許的、各方面身體機能沒有問題的能跑得動的老人來說,仍可以跑,但也應注意降低運動量,警惕跑步帶來的運動傷害。
跑步危害概率是3.5~5.5次/1000/h
運動過量對心臟的危害可大可小,因此各位跑友可以根據上述不同體質和年齡來選擇合適的自己的運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