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
「第1式跨步站立抱拳下按掌。雙手握拳抱腰間,下按掌力達掌根……」8月7日一早,家住成都的何曼青打開手機,和往常一樣,跟著視頻練起四川「宅家」武術健身操。雙腳開立下蹲馬步,上舉交叉輪臂劈拳,一套動作下來不到10分鐘,讓全身都得到了鍛鍊。
成都體育局開展的線上體育活動。(成都市體育局供圖)
受疫情影響,像何曼青一樣,眾多市民被「困」家中,也因此激發了對鍛鍊的重視。四川體育從業者因勢而為,大力推廣居家科學鍛鍊方法,並利用網絡讓全民健身活動走上「雲端」。一個個「雲健身」活動,突破傳統運動局限,成為群眾強身體,舒情緒,戰疫情的「利器」。
更多的「雲端體育」風景也應運而生,網上體育課、線上跑馬、抖音雲健身、直播帶貨體育潮品等層出不窮……「雲體育」乘風破浪,大大豐富了體育產業的內容,也給未來發展帶來更多可能。
「大咖」入局
直播間的體育嘉年華
「來吧,讓我們一起滑起來!」7月14日,一場「炎炎夏日 看我最運動」的反季滑雪直播在線上清涼來襲。隨著女主播的一聲邀請,這場持續1小時的滑雪之約在「雲端」開啟。夏日滑雪?帶著好奇,超過4萬網友湧入直播間圍觀。屏幕上,在這家位於成都的室內滑雪場裡,大片人造雪隨著綿延的雪道鋪開,一股涼意延伸到屏幕外。「先往後,再往前,重心要放在另一隻腳……膝蓋彎曲,把身體的重量施加在膝蓋上……」滑雪教練首先演示硬核滑雪乾貨,隨後鏡頭切換,滑雪教練在雪道馳騁而來,滑降、小迴轉、大迴轉,一系列精彩的花式炫技,成功掀起「雲體驗」網友的嗨點,留言刷刷地彈出:「看看高手怎麼滑」「大運會有滑雪類比賽嗎」……
四川省首屆線上親子運動會。(四川省體育局供圖)
今年,受疫情影響,體育產業在過去幾個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但「嚴寒」中也孕育著生機,在成都體育學院天府國際賽事研究院賽事引進與開發研究室主任看來,新的體育消費形態悄然產生並且迅速發展壯大。體育直播也變了一個「味兒」,除了原來的體育項目體驗,內容更加多元。比如,疫情期間不少體育人進入直播間,嘮嗑、帶貨,為直播平臺帶來新的流量。4月12日,CBA北京北控隊教練馬布裡就在拼多多貢獻了自己的「帶貨直播首秀」。一句接地氣的「來了老弟」,讓網友瞬間笑噴。拼多多數據顯示,當天馬布裡直播間和全平臺的體育運動商品訂單數為日常的140%。4月,抖音發起「停賽不停播」的活動。範志毅、韓喬生、劉語熙、翟曉川、張偉麗等紛紛加入,60多場直播下來,有接近2000萬觀眾參與。
線上運動會帶動空竹學習熱情走高。(四川省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供圖)
憑藉直播,闖入網友視野的還有四川頭部體育企業——勁浪體育。5月,勁浪體育迎來復甦,營業額同比增長5%,其中的「救心丸」就離不開直播。「疫情後,我們首先打通了官方小程序,讓消費者可以線上購買。」勁浪體育副總經理周奕橋介紹,優化網上商城後,他們又在2月份嘗試此前從未涉足過的直播。最開始,是簡單的直播賣貨,後來,更多有趣的內容被植入進來。比如推出宅家鍛鍊趣味視頻,開展雲滑板、雲投籃等互動鍛鍊,在直播間分享潮範兒體育單品搭配等。其中,時尚題材點擊量頗高,在收穫用戶口碑的同時,也塑造了「年輕」「時尚」的企業形象。在7月的一期直播,他們專門邀請小紅書、抖音穿搭博主,分享體育潮品攻略,引來不少消費者圍觀。周奕橋透露,截至5月,勁浪體育線上收看直播的人數破300萬。「最好的一場直播帶貨,一晚上不到4個小時,銷售額就達到80萬。」
成渝聯手
線上健身氛圍愈濃
「老了也趕個潮流,跟著手機學健身。」李淑華一邊跟著手機裡的視頻鍛鍊,一邊說。60歲的李淑華是自貢市一名廣場舞愛好者。多年來,每天傍晚她都會去自貢市檀木林體育場和朋友一起跳廣場舞。疫情後,大家都宅在家中,習慣了每日扭一扭的李淑華有點愁。後來,在家裡孫兒手把手指導下,她解鎖了「雲健身」。每天不僅跟著手機裡的視頻學習各種健身操,還不時將鍛鍊的視頻發到四川省「雲健身」運動會的網絡後臺,和萬千網友一起分享自己的「宅家健身」事。
宅家雲鍛鍊。(四川省體育局供圖)
視頻課程類的體育鍛鍊受到不少年輕人的推崇,「但如此大規模的流行開來,並且吸引到中老年群體參與,則是因疫情的影響。」四川省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主任張桂雲介紹。四川省體育局、成都市體育局先後推出「健康戰疫·室內健身每日練」、居家健身氣功視頻展示大賽等形式豐富多樣的健身視頻。這些冒著「四川味兒」的健身視頻操作簡單,內容接地氣,不用下載app,直接點擊公眾號,就可操練,吸引了不少像李淑華一樣的愛好者。四川省田徑協會、四川省空竹運動協會、四川陸上運動學校、成都市老年人體育協會等也都推出了形式各異的「雲端體育」活動。
四川省體育局還連連舉辦網絡運動會等,吸引群眾「雲端健身」。比如李淑華參加的四川省「雲健身」運動會已開展足球、柔力球、太極拳、風箏、橋牌、健身秧歌(鼓)、氣排球、居家健身創意秀等14個比賽大項,共61個小項。不少人將自己健身視頻拍攝後發送活動後臺。客廳裡跑馬拉松、餐桌上打桌球、地毯上練瑜伽,再不行就對著鏡子「搏擊」……各種腦洞大開的宅家鍛鍊方式經過平臺分享後,讓人忍俊不禁。
宅家健身。(省健身氣功管理中心)
搭乘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春風,一場跨越兩地的健身活動也在盛夏開啟。7月20日,「2020·中國成渝雙城萬人瑜伽大會創基尼斯紀錄活動暨百萬人民線上瑜伽大賽」在成都啟動。「成渝兩地的多名資深瑜伽教練專門聯合研發了一套適合疫情期間居家修煉的瑜伽練習課程,免費向全國開放。」張桂雲介紹。
除了「雲端健身」,四川省國民體質監測中心負責人透露,健康雲管家今年底將上線為四川人提供個性化健身服務。這款「四川省全民健身大數據平臺」手機APP是由我省開發的,包括查找適合的運動場館、向社會體育指導員溝通健身、獲取個人健身指南等功能。
「雲端賽事」
同步精彩不停歇
受疫情衝擊,今年大型體育賽事或推遲,或停擺,或陷入被取消的困境。如何維繫人氣?線上模式乘風破浪來。3月18日,2020年KPL(王者榮耀職業聯賽)春季賽以線上賽的形式打響,成都AG以3:0的比分戰勝重慶QGhappy。此前的3月9日,推遲的LPL(英雄聯盟職業聯賽)春季賽就率先以線上賽的形式重新開賽,這也是LPL創立以來首次採用線上賽制。
西南射擊網絡賽。
儘管體育賽事直播目前還面臨著各種局限和難題,但是它拉近了體育與大眾的聯繫,也為體育賽事提供了更多的場景和途徑。這種模式也撩動著四川體育賽事的神經。4月29日,2020年全國首個地方性射擊賽事——西南射擊網絡賽(10米氣槍項目)比賽開啟。在當天進行的女子10米氣步槍比賽中,雲南隊的潘曉潤、四川隊的夏思鈺從第一槍開始就「纏鬥」,差距始終保持在1環左右。最終,潘曉潤以251.5環的成績獲得冠軍。如果你稍加注意,就會留意到這場賽事的特別之處:選手的對手往往不在同一賽場,而在一塊雲直播的屏幕上。「來自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四地的90名神槍手分別在自己的場館,通過網絡平臺,決出西南槍王。」發起單位、四川省陸上運動學校的負責人黎旭解釋,疫情使得跨地比賽變得艱難。在看見其他地方雲比賽時,他想到了採取雲對抗的方式來檢驗冬訓成果。在黎旭看來,開展網絡對抗賽,既鍛鍊了隊伍,又避免了線下聚集,同時還節約了大量的參賽費用,運動員也不用舟車勞頓。這是新形勢下「四贏」賽事運營新創舉。
西南射擊網絡賽中,對手不在現場,而在屏幕上。(受訪者供圖)
同樣把賽事搬到「雲端」的,還有五一期間四川省體育局舉行的「川體集團杯」四川省第一屆「雲健身」網絡運動會暨跑遍四川線上啟動跑。譚濤是活動的參跑者之一。賽事規定參與者可以隨報隨跑,不限時間、不限地點,可使用任何一款跑步APP記錄跑步軌跡打卡。相較於線下固定場所、時間跑馬,參與者的選擇靈活了不少。選擇下班時間,譚濤圍繞興隆湖畔跑完了五公裡,並將運動軌跡上傳到賽事公眾號後臺,獲得完賽證書。
成渝棋手雲端對戰。 張雲鈳 攝
和譚濤一樣在「雲端」跑馬過癮的人還不少。四川省田徑協會相關負責人田楊透露,該賽事報名總人數突破10萬,完賽率為92.30%。而7月2日舉行的「跑遍四川」主題活動「紀念建黨99周年」雲上健康跑,報名人數更是再創新高,達到15萬餘人。
棋手雲端對戰。 張雲鈳 攝
【對話】新消費場景將影響「雲體育」走向
視頻辦賽事,「雲端體育」帶貨,直播體育培訓……隨著疫情的刺激,體育產業將目光轉向線上。起初,線上模式似乎只是危機中的救命稻草,然而讓很多人始料未及的是,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好轉,線上模式爆發出強大的生命力。「雲體育」當前有哪些模式?發展前景如何?體育直播帶貨除了帶來真金白銀,還能帶來什麼?記者採訪了成都體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柳偉和勁浪體育副總經理周奕橋。
記者:有人認為雲體育只是一種「噱頭」,體育的核心在線下;也有人認為,隨著虛擬技術的提升,雲體育將逐步取代線下,尤其是年輕人的市場這塊。您怎麼看?
柳偉:體育需要場景化,核心在線下也沒有錯,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日新月異,VR與5G的不斷迭代,體育將不斷呈現於線上。線上的教程、創新玩法,結合線下的實體場景,未來會使體育賽事、體育產業有著更加長足的發展。從這個角度看,它不是一種噱頭,未來,「網際網路+體育」的融合發展趨勢將越來越明顯。
體育必將有著更為人性化和智能化的呈現。在2020CES消費電子展上,英特爾公司展出了即將應用於東京奧運會100米及其它短跑項目的3D「運動員追蹤」。該解決方案利用人工智慧,提供接近實時的數據洞察和可視化,可大幅提升觀賽體驗。未來還將有更多的新技術應用於體育領域,更好地服務於體育愛好者。
記者:體育直播帶貨除了帶來真金白銀,對消費者和企業而言,還能帶來什麼?
周奕橋:體育與網際網路產生的「化學反應」,通過直播這一平臺,讓人們聯結起來。體育直播,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為觀眾直播比賽,它引導觀眾即時消費的形式,為體育產業注入新的血液。直播帶貨固然可以為企業帶來真金白銀,但需注意的是,不應忽略它作為一種社交新場景的作用。好的直播內容影響著消費者對企業的認識。從這個角度看,直播也是塑造良好企業形象的「利器」之一。
【記者手記】「雲端」變現仍是考驗
在「雲體育」的一片火熱中,也有人感到一些尷尬:缺乏真實體驗感、賽事活動魚龍混雜等。他們也由此提出疑問:「新鮮感過後,有多少人會繼續參與線上體育活動?」
相較於執裁嚴格的線下馬拉松,線上馬拉松成績的權威性為不少網友所詬病。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措施,不乏部分參賽者採取自行車、電動車等交通方式參與長跑賽事,這樣一來,「成績的真實性無法得到保證,很影響參賽情緒。」跑友譚濤表示。
「雲體育」如何變現對業界而言也仍是考驗。疫情發生後不久,深耕四川本土馬拉松多年的四川潤賽美佳科技有限公司就舉辦了一場線上馬拉松,參賽熱度很高,開放報名僅一小時,就有超1000人參與,但和報名熱相反,營收卻很「冷」。「為了流量和留住用戶,很多線上活動都是免費的,收支不平衡。」該公司總經理龔小娟說。營收問題也使得組織者不得不在線上產品設計和賽事體驗方面開源節流,造成「雲體育」活動同質化、細節粗糙,內容不夠深化等問題。
因此,如何規範線上賽事活動,提升觀賞性和體驗感,增強用戶黏性,使得消費者在後期願意為「雲體育」活動買單,相關從業者還需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