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到疫情影響,東莞以戰時狀態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效推動全市發展行穩致遠,在困難挑戰中穩住了經濟基本盤,前三季度全市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回升,經濟延續穩步復甦態勢。
東莞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東莞地區生產總值(GDP)達6892.52億元,同比增長0.2%,由負轉正。其中外貿進出口量排名全國第五、全省第二,表現突出。進入11月份,部分鎮區也陸續發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GDP情況。臨深鎮區藉助區位優勢,積極與深圳對接;臨廣鎮區拓展空間,提升城市環境,吸引固定投資;臨近松山湖鎮區則承接松山湖產業,吸引企業外溢……今年前三季度,東莞鎮區各顯神通,成功推動GDP增速由負轉正。
總體情況:
東莞GDP由負轉正,外貿進出口總量排名全省第二
11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通報,對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發現的43項典型經驗做法給予表揚,要求其充分發揮示範引領和帶動作用,其中東莞因全面提升服務企業水平有效穩住外貿基本盤獲得表揚。
東莞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東莞市生產總值為6892.52億元,同比增長0.2%,增速由負轉正!其中,1—9月,東莞全市外貿進出口9685.1億元,同比下降2.2%,降幅較上半年收窄9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量排名全國第五、全省第二。9月當月,東莞全市進出口總額增長15.8%,繼6月實現首次轉正後保持較快增長;其中,進口增長42.8%,出口增長1.3%。據了解,今年以來,東莞全市統籌安排8億元資金專門扶持外貿工作,先後出臺「助企撐企15條」「穩外貿20條」「投資鬆綁30條」等扶持措施,助力企業渡過難關。
進入11月份,東莞部分鎮區陸續發布今年前三季度GDP情況,GDP增速紛紛由負轉正,不少鎮區成績表現亮眼。
臨深鎮區:
積極對接深圳,GDP同比增長實現預期目標
今年9月底,東莞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推動南部各鎮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東莞南部臨深的虎門、長安、大嶺山、大朗、黃江、樟木頭、鳳崗、塘廈、清溪9鎮高水平對接和融入深圳,成為深莞深度融合發展的樣板和引領全市高質量發展的高地。
受益於臨深區位優勢和規劃利好,塘廈、鳳崗等鎮區積極對接深圳,推動經濟快速恢復發展。今年前三季度,塘廈鎮GDP同比增長4.0%,實現了預期目標。其中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80.28億元,同比增長3.8%,增速列全市第八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2.61億元,同比增長9.5%,其中工業投資完成25.71億元,增長41.7%;技改投資21.2億元,同比增長16.8%;工業投資、技改投資總量均居全市鎮街第一。
從鳳崗鎮來看,今年1-9月,鳳崗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3.0億元,同比增長1.1%,增速均高於全國、省、市平均水平;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471.8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97.7億元,同比增長1.7%;外貿進出口總額144.7 億元、稅收總額44.8億元,降幅持續收窄。
臨廣鎮區:
固定投資總額增長明顯
臨深鎮區GDP增速快,臨近廣州的水鄉新城片區固定投資總額增長明顯。統計數據顯示,麻湧鎮前三季度實現生產總值190億元,增長3.1%,固定資產投資總額83.4億元,增長2.1%,在全市32個鎮街中排名第一。據介紹,目前麻湧鎮在建重大建設項目共20個,總投資約143.35億元,2020年投資計劃約17.3億元,1-9月累計投資約20.22億元,佔2020年投資計劃的124%。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中堂鎮地區生產總值達102.8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2.1億元,同比增長53.2%,增速全市排第3位。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中堂鎮共有16個市重大項目,包括14個建設項目和2個預備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51億元,預計年產值不低於182億元,年納稅不低於12億元,16個市重大項目中已有13個項目開工建設。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0月,中堂鎮市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2.5億元,順利完成年度投資目標任務的104.1%,全鎮重大項目總體工程進度也按年度建設計劃有序推進中。
臨惠鎮區:
招商引資出色,謝崗固投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與東莞其他區域相比,東部產業園片區雖然整體經濟相對落後,但由於經濟發展起步較晚,發展空間和潛力更大。今年以來,東部產業園片區多個鎮區招商引資表現亮眼。
謝崗鎮臨近惠州,與東莞其他鎮區相比,多年來,謝崗鎮經濟表現並不突出。但今年以來,通過提升城市環境,改善交通條件,積極吸引產業進駐,今年前三季度,謝崗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5億元,同比增長83.1%,增速全市排名第1。根據謝崗鎮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全鎮共引進8個重點產業項目,總投資額約38.7億元,投產後預計年產值54.3億元,稅收3億元;在談項目有15個,總投資約76.15億元,預期產值約162億元,預期稅收約9.62億元。
臨松山湖:
承接松山湖產業,GDP增速排名上升快
臨近松山湖的大嶺山、大朗、寮步等鎮街則承接松山湖產業、企業外溢。記者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大嶺山實現GDP213.12億元,同比增長2.8%,增速高於全市2.6個百分點。全市排位從第一季度的第19位提升至第12位。其中全鎮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8.01億元,同比增長1.6%,比第一季度的增速提升了12.3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大嶺山規上工業增加值前10位企業,佔全鎮規上工業增加值38.91%,其中4家企業增幅在50%以上。
大朗鎮經濟則呈現出逆勢而進、穩步向前的態勢,積極因素不斷湧現,各項經濟指標持續回升、下降指標降幅不斷收窄態勢。經初步核算,該鎮前三季度GDP預計255億元,超額完成三季度指標目標。全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5.01億元,其中工業完成投資10.65億元、同比增長57.8%,增速排名全市第8;工業技改完成投資7.97億元,同比增長102.4%,增速排名全市第3。
此外,寮步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1.6億元,同比增長0.1%,比上半年提高2.1個百分點,經濟增速由負轉正,市場活力增強,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總體來說,與上半年對比,寮步地區生產總值由負轉正,投資持續較快增長,工業和消費有所改善,全鎮主要經濟指標運行延續良好態勢。
濱海片區:
企業發展備受矚目,規上工業表現亮眼
10月27日,vivo研發總部開工儀式在東莞長安舉行。總佔地面積180畝的研發總部,基建部分投資超50億元,vivo還將建設一個佔地面積224畝的培訓中心,計劃將在2025年投入使用。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長安鎮重大項目完成投資9.83億元,佔年度計劃的69.85%;累計完成投資60.54億元,完成計劃總投資的54.30%。與引同時,長安鎮經濟持續企穩回升,今年前三季度實現規上工業產值1557.3億元,其中規上電子信息業產值1026.4億元。
在濱海片區,工業發展備受矚目。據統計,今年1-9月,厚街鎮共有63家A庫企業實現正增長,包括限上批零業企業6家,限上餐飲業企業1家,規上服務業企業2家,規上工業企業54家,分屬於機械製造業、電子信息製造業、家具製造業、製鞋業、電氣機械及設備製造業等行業。整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厚街鎮實現生產總值292.01億元,其中投資增速今年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蔣幸端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蔡冬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