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來 穗企享「甘露」

2020-12-26 國際在線城市頻道

實體經濟正快速復甦。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黎旭陽 攝

廣州多舉措助力中小微企業融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 攝

  廣經觀察

  餐桌上的瘦肉與金融有何相干?位於增城中新鎮的一農企是全國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之一,上半年獲得專項再貸款後,其生豬養殖場規模從原來的3萬頭增加到6萬頭。

  這是金融貸款支持實體經濟的一個縮影。今年受疫情衝擊的行業和企業較多,在廣州一系列金融政策助推下,貸款成為很多企業的「生命補給」。也因為金融「活水」的灌溉,實體經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恢復,復甦勁頭更足,市場信心增強……

  當前,金融業已成為廣州市第四大產業,在支持「六穩」「六保」、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護航廣州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麗莉、林曉麗

  活水澆灌:信用貸成企業新增貸款主體

  「在公司資金周轉面臨巨大壓力時,我收到廣州市人才辦關於『廣聚英才貸』產品的簡訊,心裡非常激動,馬上聯繫了銀行。意想不到的是,建行僅用一周就完成了從收集資料到放款的過程,為公司發展『雪中送炭』。」 作為廣州高層次人才,李先生坦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因物流受阻,他的企業在原材料採購和國外出口收匯中受到影響。面對不斷積壓的訂單,公司經營周轉壓力日益增加,急需資金支持。因為「廣聚英才貸」,企業獲得1950萬元貸款,穩住了正常經營,把握住生產機遇,擴大了市場。

  有人才的活力湧流才有蓬勃的城市競爭力。截至目前,該融資服務項目貸款投放金額已超億元。當前,銀行貸款是企業融資的重要方式,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關係著企業的發展信心。貸款方式的變化也折射出金融業的發展。數據顯示,廣州金融機構對企業的信用貸款餘額在2015年末為5800多億元,截至今年10月末已增加至1.2萬億元,5年期間翻了一番。今年前10個月,信用貸款佔全市企業貸款增加額的比重達到56%,同期抵押質押貸款佔比不到1/4,保證貸款佔比為1/5,信用貸款構成了企業新增貸款的主體。

  在信貸融資的支持下,前期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如批發零售、交通運輸、文化娛樂等融資情況均有明顯改善,尤其是這些行業的中長期貸款增速較快。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方面反映了金融機構對信用風險的分析能力、研判能力、把控能力都比過去顯著提升。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廣州企業現金流狀況比過去更加健康,財務管理比過去更加規範,所以金融機構願意根據企業信用來發放貸款。

  這些與民生息息相關的企業拿到資金、重獲發展信心,為老百姓逐漸恢復「買買買」的美好生活創造了條件。

  險資入粵:

  超萬億元險資 助力基建和生產

  在2019年險資入粵突破萬億元之後,2020年初,險資支持大灣區建設顯現良好開端。越秀集團與中國人保正式籤約設立人保越秀粵港澳大灣區產業投資基金(一期)就是其中一個鮮明的案例。雙方合作發起設立的產業基金總規模達百億元人民幣,該一期基金(規模30億元)落地後,雙方還將共同發起設立主要投向於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人民幣母基金和美元母基金。人保資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充分發揮保險資金與實體產業相結合的優勢以及人保資產在股權投資方面的專業能力,為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集群的技術升級、產品迭代、基礎設施建設做出貢獻。

  實際上,粵港澳大灣區是險資最為關注的區域,投資金額保持著較快的增長,而保險資金、科技保險等更是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廣東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裴光在近日舉行的「2020廣東保險高質量發展論壇」上透露,截至10月末,保險資金在省內累計投資突破萬億元;科技保險為超過3萬家次企業的研發、生產、銷售、售後等全經營流程提供了約1萬億元的風險保障。

  通過觀察不難發現,保險資金髮揮長期資金優勢,積極投資能源、水利、地鐵、港口、高速公路等重要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三舊改造、商業新區、健康養老等重點項目, 通過股權投資方式支持重點企業發展。

  在這背後,險資看中的正是廣東良好的經濟基礎以及營商環境,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前景有信心。其中,在保險業中排名前列的中國人壽過去三年在廣州市投融資總額就達到1536億元。

  廣東銀保監局表示,將進一步推動「險資入粵」,重點從平臺搭建、監測引導等方面發力,運用好保險資金長期性、穩定性、安全性的優勢,積極服務廣東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創新不止:推多種特色金融解融資難問題

  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題擔保融資,擔保費率只有1%~1.5%,政府部門還將對企業進行補貼,可以實現0擔保費。這是增城在金融領域的一項創新,成立南粵國投、出臺融資擔保政策,積極發揮擔保槓桿作用撬動信貸資金投向全區優質中小微企業,為符合增城區產業發展政策,發展勢頭良好,但缺乏抵押物的科技成長型中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切實緩解融資難問題。今年以來營業額達4000萬元的廣州同宇塑料製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金坪坦言:「擔保融資對我們中小微企業來說很有吸引力,主要是融資成本比銀行貸款利息實惠。不過需要符合條件才有可能獲得融資。」

  像這樣的企業還不少,在他們看來,後疫情時期,希望可以抓住降低融資成本的機會更換生產設備,提高生產力的同時,降低人力成本。李金坪說:「先進的生產設備大約200萬元,更換後可減少15名工人,大大降低生產成本。」

  創新不止於此,此前人民銀行總行正式批准首批銀行複製推廣FT自由貿易帳戶體系,適用於境外、南沙及橫琴自由貿易試驗區內註冊的主體。廣州持續發力,推動自貿區帳戶FT帳戶業務的發展,截至第三季度南沙自貿區片區內的企業,已累計開立FT帳戶1140戶,辦理企業FT向下跨境結算近900億元。

  廣州的金融業創新早已揚帆起航,不僅是全國第一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試點城市之一,還是全國一線城市中唯一的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廣州市試驗區獲批3年多以來,廣州市推進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各項工作成效顯著,尤其是金融服務綠色產業和經濟可持續方面取得明顯進展。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廣州地區銀行機構綠色貸款餘額超3500億元,全市累計發行各類綠色債券超過690億元,總量居各試驗區第一;廣州碳交所碳配額現貨交易量累計成交突破1.59億噸,排名全國第一。

  數說金融「活水」

  ●前三季度,廣州市實現金融業增加值1716億元,同比增長8.9%,佔GDP比重9.8%。

  ●廣州金融業稅收374.4億元,同比增長9.4%,佔總稅收比重為9.5%。

  ●廣州市本外幣存款餘額6.56萬億元,貸款餘額5.30萬億元,貸款增速居北上廣深津五大城市第一位;保費收入1187.5億元,規模居全國城市第三位;境內外上市公司共197家,今年新增17家。

  ●截至8月,廣州市已發行新增政府債券485億元,其中,一般債券15億元,專項債券470億元。債券資金主要投入白雲機場擴建、粵港澳大灣區汙水聯合防治等重點項目建設。

相關焦點

  • 注入"活水""貸"動生產 澱山湖鎮推出金融"惠企七條"
    為此,澱山湖鎮積極推出金融「惠企七條」,通過上門服務、加大信貸支持、優化線上業務通道等一系列措施,為企業及時注入金融「活水」,「貸」動企業復工復產。截至3月5日,各銀行已為澱山湖鎮企業新增貸款總計約1.88億元,幫助企業完成續貸總計約2.4億元,惠企讓利約157萬元。位於該鎮新樂路上的崑山潔宏無紡布製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口罩等醫用無紡布製品生產的防控物資重點企業。
  • 黑河:「金融活水」穩崗穩企增強發展後勁
    原標題:「金融活水」穩崗穩企增強發展後勁   政銀企通力協作「一盤棋」,攜手同心共克時艱;精準對接金融惠企政策,企業復工復產不等「貸」;擴大普惠性金融支持,提升金融服務覆蓋面……穩就業、保民生,是落實推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重要舉措。
  • 金融擔當:活水湧 防線牢
    今年以來,流向廣東實體企業的金融「活水」顯著增加——截至11月末,廣東本外幣貸款餘額19.38萬億元,同比增16.8%。僅前三季度,五大國有銀行在廣東的信貸投放均已超去年全年投放量,市場主體的資金需求得以保障。「廣東的實體經濟有活力、企業有創造力,我們認可廣東經濟的前景,所以堅定地向廣東企業投放信貸。」
  • 金融「活水」潤澤實體經濟 青島存貸款餘額均突破兩萬億元
    金融「活水」潤澤實體經濟「十三五」以來,青島市每年新增貸款規模均在千億元以上。今年前11個月,本外幣存貸款增量雙雙突破2500億元,分別達到去年全年增量的1.4和1.3倍,創歷年之最。青島成為山東省首個存貸款餘額均突破兩萬億元的城市,11月末貸款增速達到15.4%,高於全國平均增速。
  • 爭分奪秒輸送金融「活水」 郵儲銀行臨沂市分行為復工復產添動力
    復工復產以來,郵儲銀行臨沂市分行開足馬力,「穩、準、快」爭分奪秒輸送金融「活水」,幫助企業快速「回血」,助力企業儘快復產復工。減輕了小微客戶續貸壓力,有效的支持了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確保疫情期間的金融信貸服務支持不斷檔。  準——精準對接助企「渡難關」    不同行業、不同地域的企業復工復產的條件各不相同,金融服務需求也多種多樣。
  • 讓金融活水流向田間地頭
    讓金融活水流向田間地頭 (鐵嶺日報記者/吳可) 2018年以來,市金融局把助力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責任,按照精準扶貧相關決策部署
  • 朝陽50億元金融活水紓困中小微企業
    來源標題:朝陽50億元金融活水紓困中小微企業 疫情發生以來,不少中小微企業面臨資金斷鏈的危險。朝陽區搭建綜合金融服務平臺,35家金融機構累計推出上百個金融產品,疫情期間幫助1600餘家企業融資50億元。
  • 農行湖南分行:​落實「三高四新」戰略 為實體經濟注入金融活水
    農行湖南分行:​落實「三高四新」戰略 為實體經濟注入金融活水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記者 劉新光 曹平蘋 通訊員 瞿章新 發布日期:2021-01-15 15:35
  • 金融馳援紓困解憂 海寧統戰聯企服務發展
    通過走訪復工復產的民營和小微企業,加強優惠政策宣傳,提前摸排和對接企業融資需求,主動提供金融解決方案,支持企業儘快正常生產運轉,為穩企業穩經濟穩發展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為確保專項行動落深落實落細,市委統戰部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召開行動協調會,聯合全市行長發揮責任擔當,合力為企業復工復產「護航」。
  • 在線直播 行長們帶來了哪些金融「好貨」
    近日,我市7家銀行行長走進「金融助企 政策直達」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公益直播間,變身「主播」首秀帶貨。通過曬業績、拼產品、比服務,各家金融機構將金融政策送到家、將金融產品送上門、將金融服務送到戶。直播現場吸引近2萬觀眾「圍觀」參與,獲1.6萬人次點讚支持。
  • 政府搭臺,金融助力!深圳大浪街道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資金「活水」
    這些問題,在12月10日大浪街道首場金融服務「百園千企」活動現場得到了解決。政府搭臺,為企業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龍華區大浪街道是一個工業重鎮,現有工業園區238個、工業企業6400餘家,經濟活力強勁。
  • ​決戰下半場·金融篇 | 引金融活水 助力軟體業騰飛
    ​決戰下半場·金融篇 | 引金融活水 助力軟體業騰飛 2020-08-12 15: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凝心聚力輸「活水」 繼往開來再出發 江蘇金融用專業服務書寫時代...
    原標題:凝心聚力輸「活水」 繼往開來再出發 江蘇金融用專業服務書寫時代擔當   特殊的時代背景下,當抗「疫」成為第一要務,金融機構及其
  • 科技賦能金融 小微企業「活水」來
    從銀行申請的貸款已經到帳,惲勝勇收起糧來特有底氣,談到這次申請貸款的過程,他連說省事。為啥省事?今年市金融辦組織了多場銀企對接會,宣傳金融優惠政策以及融資服務系統。在一次對接會上,惲勝勇通過微信小程序進入「吉企銀通」系統申請註冊用戶,並發布了融資需求。不到一天時間,銀行的工作人員便與惲勝勇取得聯繫。
  • 注入「金融活水」瑞豐銀行精準有效扶持小微企業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瑞豐銀行義烏支行主動響應監管部門的工作要求,努力發揮金融對疫情防控和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積極開展金融「三服務」工作,踐行「支農支小」普惠金融工作,主動提供便捷優質的信貸服務,積極減費讓利,護航抗疫企業、紓困小微企業,共克時艱,同心跨越,以金融活水為企業經營注入信心與力量。
  • 97億元金融活水流向滇池治理保護
    自2006年以來,富滇銀行與昆明滇池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深度合作,以金融活水支持滇池流域水汙染治理。昆明滇投公司工作人員何睿介紹,生態清淤是滇池治理「六大工程」之一,自1998年來,昆明市相繼在滇池草海、外海18平方公裡範圍內開展底泥疏浚工作,實施了草海汙染底泥疏挖及處置一期工程、草海汙染底泥繼續疏浚工程、滇池汙染底泥疏挖及處置二期工程、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點區域底泥疏浚(三期)工程及草海及入湖河口清淤(四期)工程,並從「十五」起,連續4個五年計劃都納入國家重點流域治理規劃。
  • 中信建投:金融活水汩汩來 脫貧攻堅結碩果
    圖 中信建投證券與安遠縣籤署《結對幫扶合作協議》一、積極推動金融扶貧、努力探索「智志」雙扶中信建投證券結合安遠縣實際情況,認真貫徹落實中國證監會、中國證券業協會的要求,充分發揮自身在股權融資、債券融資、併購重組、新三板掛牌等方面的專業優勢,積極協助貧困地區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
  • 籤約入駐前海金融中心 慧擇:借改革活水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
    籤約入駐前海金融中心 慧擇:借改革活水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 2020-12-24 15:59
  • 金融活水引春來,娟娟細流潤曹州
    在他們的堅守和奉獻下,普惠金融政策、支農惠農的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的金融活水源源不斷、精準有序地送到千家萬企,他們用實際行動助推區域經濟發展,用服務成效詮釋了鄉村振興戰略的金融服務內涵,為菏澤大地的豐收注入了強勁的金融動力。   截至目前,郵儲銀行菏澤分行各項貸款餘額120.56億元,年增17.85億元,增幅17.38%。
  • 引金融「活水」還一江清水
    原標題:引金融「活水」還一江清水   助力珊珀湖重現碧水   綿延萬裡、浩蕩東去,長江在湖南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