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突徙薪,上海疾控人的公益之路

2020-12-14 志願行動

2593號公益基地: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益基地長期組織開展面向全市公共衛生領域的志願服務公益活動。作為本市首批「公益服務基地」之一,基地立足公共衛生機構定位和職能,以全市疾控系統志願者為中堅力量,同時招募醫療人員、高校學生、非政府公益組織及個人;積極挖掘孵化與公共衛生密切相關的公益項目。利用業餘時間,針對特定人群,組織開展專業技術層面的志願服務公益活動。

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2020年新冠疫情如風暴般席捲全球,基地接到任務,在追蹤管理、綜合保障、健康諮詢等方面設立志願服務崗位。召之即來,來之能戰,24小時日夜兼程與病毒賽跑。

在這個過程中,招募了公共衛生專業志願者42名,設立24小時新冠諮詢專線,開展防疫科普、收集社會輿情,累計開通180天,累計服務時長8640人時;招募上海健康醫學院學生志願者45名,經專業培訓和帶教,參與密切接觸者追蹤管理工作並頒發證書。先後選派7名疾控專家馳援湖北、北京、吉林、伊朗疫情嚴重地區,同時向愛爾蘭、馬來西亞、南非、孟加拉國、印尼等多國分享抗疫經驗;針對個人防護、復工復產復學等社會關注問題,組織專業志願者開展文字類、視頻類宣教創作,在全國多家電視頻道、「上海發布」「澎湃新聞」等官方微信號、紙媒等多平臺投放宣傳。

打造品牌輸出文化

基地致力於打造品牌公益活動,注重疾控文化輸出。以慢性傳染病預防為例:在常規監測工作之外,「肝願為你」肝炎防治公益項目已連續多年,在本市16家醫療機構,邀請百餘位全市頂尖的臨床和公共衛生專家,為肝炎患者提供權威的諮詢與診療服務。製作主題話劇、創作微電影、連續3年為百餘名C肝患者提供數千元免費體檢,進一步促進並推動患者進行規範化治療,上海市居民肝炎防治知識知曉率達73.04%。

「健康呼吸」結核病防治公益項目,積極聯動市區兩級疾控中心,統籌全市5000多名結核病防治志願者,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形式開展公益服務近1300餘次、義診講座300餘場,覆蓋人群包括社區居民、醫務人員、中小學生、流動人口等。以公益項目為核心的疾病管理模式打通壁壘,構建從專家、醫生、志願者、公益機構到媒體宣傳的完整公益鏈。

四位一體搭建平臺

基地貫徹政府領導、疾控系統、醫療機構、社區市民「四位一體」的公共衛生服務理念,積極組織中心專家、技術人員、熱心青年多層次參與對外對內志願服務。定期走進科普場館、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等,有的放矢開展宣教,探索橫向業務共建,通過志願服務形式,助力城市公共衛生安全。開設「青耕課堂」系列沙龍及專題培訓班,培養志願者醫防融合理念與公共衛生專業知識。同時,積極發揮基地平臺作用,搭建公益項目評選活動,吸納成熟公益項目並孵化,為其提供項目諮詢、督導評估、成果展示、政策引領和背書,支持項目成長和能力建設。

基地始終關注這座城市人民的健康,曲突徙薪是疾控人的公益之路。

相關焦點

  • 多一些「曲突徙薪」的意識
    有人替客人抱不平:明明可以消除隱患卻不見諸行動,如今救火論功,卻是「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實在不應該。患生於所忽,禍起於細微。這則「曲突徙薪」的故事告訴我們這一道理。然而在日常工作中,也會出現類似現象,「焦頭爛額」者常常因緊要關頭的得力之舉,獲得褒獎,「曲突徙薪」者卻往往因實效不彰、績效不顯,容易被人忽略。
  • 2020年安全健康教育網講好當代「曲突徙薪」的故事
    針對近期發生的因私家車佔用消防通道,導致消防車無法進入小區而錯過黃金救援時間,最終造成多起人員傷亡的悲劇,安全健康教育網安全培訓講師在重慶建北社區開展消防安全公益講座上進行科普,呼籲大家一定要為生命安全讓出一條通道,讓悲劇不再上演。
  • 曲突徙薪:被誤讀的寓言
    >中國古代有個很著名的寓言故事「曲突徙薪」:有個人蓋了一棟很漂亮的新房子,邀請鄰居和親朋好友前來參觀。他只認識到多虧「焦頭爛額」的鄰居們,房子才得以倖存,卻忘記了如果「曲突徙薪」,火災根本就不會發生。人的思維分為直覺思維和邏輯思維。房主之所以會產生「倖存者偏差」,是跳過了邏輯思維,採用直覺思維。著名心理學大師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一書中,將這兩種思維,歸納為「快」和「慢」兩種決策系統。
  • 曲突徙薪亡恩澤 焦頭爛額為上客
    曲突徙薪[ qū tū xǐ xīn] (百度百科)意思是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採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出自《漢書·霍光傳》。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 疾控人靠專業守護這座特大城市
    9月29日下午,上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首場報告會舉行,張文宏、鐘鳴等人作報告。來自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孫曉冬說,作為中心副主任分管衛生應急和傳染病防控工作,我帶領團隊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遏制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 溫莎公益之路
    善行者是中國扶貧基金會與2014年發起的一項公益和運動相結合的大型戶外公益徒步活動。
  • 失火之後應該請誰吃飯,說說成語「曲突徙薪」裡的道理
    講故事諸多經典的成語故事裡,有一個成語叫「曲突徙薪」,今天我來說一說。智士譏之曰:「曲突徙薪無恩澤,燋頭爛額為上客。」蓋傷其賤本而貴末也。故事大意是說有個主人把柴草堆放在爐火邊,修的煙囪也是直的。淳于髡好心勸告主人,主人不聽。後來果然大火,燒掉了主人的房屋。此時,人們見狀紛紛救火,一個個焦頭爛額才把火撲滅。事後,主人開宴席,感謝來救火的人們,卻不肯感謝淳于髡。
  • 致敬疾控人!你們脫下口罩的樣子真美
    張書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技師 張林:我們的祖國是溫暖的,我也要為祖國的溫暖獻上自己的溫暖。張林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實習員 周瑒:這是我的職責,這是疾控人的擔當。何金戈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醫師 鬱文:在國家和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每一個疾控人都應有自己的責任和擔當。
  • 致敬逆行天使,這部奉賢的微電影獲上海公益微電影節優秀公益作品獎
    祝 賀 ◆ ◆ ◆ ◆ 由奉賢區融媒體中心製作的 《大愛無聲 逆行無悔》 獲得第六屆上海公益微電影節
  • 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今天的疫情就是我們明天的鏡子
    這就是 「焦頭爛額座上賓,曲突徙薪靠邊站」 的由來。席間有人看不過去,善意提醒主人:「您把幫助救火的人都請來了,可為什麼不請那位最早建議您改砌煙囪、搬開柴草的人呢?如果您當初聽了他的建議,就不會發生這場火災了。現在論功請客,怎麼反而不請對您提出忠告的人呢?主人聽了以後,義正辭嚴地正告對方:「這是我的家事,一切都由我們自己做主!
  • 公益夢想計劃受關注:培養青少年公益情懷和實踐能力
    「家庭公益夢想計劃·致敬首都衛生防疫工作者」公益行動捐贈儀式在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舉行。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健坤慈善基金會及北京預防醫學會、北京移動網際網路健康服務協會、北京有害生物防制協會、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衛生法務分會等領導出席捐贈儀式,向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捐贈1000件「致敬最美逆行者」手繪T恤,並為參與手繪創作的青少年兒童家庭代表頒發公益證書。
  • 上海海康貝公益基金會·上海徵世公益基金啟動儀式舉行
    上海徵世公益基金揭牌儀式現場。上海特奧會主席,上海海康貝公益基金會發起人施德容博士(右1)海康貝公益基金主任季海琳(右2)2020年12月19日下午16時,繼《2020奧林匹克青少年音樂展演上海三區(黃浦區、長寧區、靜安區)展演》之後,主題為《「璀璨愛永恆」》上海海康貝公益基金會·上海徵世公益基金啟動儀式在明天廣場38樓JW萬豪酒店·宴會廳舉行。
  • 公益燃亮夢想,藝星美力女生踐行美力公益之路!
    Yestar藝星美力女生傳遞青春時尚美麗生活態度,與全球星粉一起,,共同踐行美力公益之路!公益藝星為愛發聲,傳承Yestar藝星品牌社會責任。2020,我們堅持夢想、熱愛生活,聚集和傳播更多美的力量,用美力照亮夢想,用公益傳遞美力。
  • 上海音樂廳新音樂季揭幕 大師公益系列受熱捧
    上海音樂廳2014/2015音樂季昨晚揭幕,「大師+公益」成為揭幕演出的最大特色。德國大提琴家萊因哈德·拉茨科奉獻了自己的中國首秀,全場定價80元的門票在開演前兩周就已售罄,44張加座票也被一搶而空。這場演出和將於11月以及明年5月上演的另兩場演出一起,組成了上海音樂廳首個大師公益系列。
  • 公益「暖」城市 2020年度上海公益夥伴月開幕
    活動為期一個月,聚焦後疫情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在上海全市營造公益氛圍,推廣公益理念。據上海市民政局方面介紹,「疫情阻擊戰」打響後,上海全市公益慈善組織和個人,線下線上同時發力,支援抗疫一線。截至2020年8月24日,上海全市疫情防控社會捐贈累計收入18.75億元,累計捐贈支出18.26億元。
  • 水星家紡「關愛兒童健康成長」公益捐贈走進上海廣慈福利院
    愛心無處不在,公益有你有我。水星家紡作為一家有責任有愛心的企業,一直在公益道路上積極行動。日前,水星家紡走進上海廣慈殘疾兒童福利院,為福利院的孩子們捐贈了總價值四萬餘元的愛心羽絲絨四季被。上海廣慈殘疾兒童福利院創立於1996年,它是上海市內唯一 一家由私人出資設立的民間兒童福利院,專門救助孤殘患病兒童。院長孫金耀先生秉承其母親遺願,數十年如一日地看顧著院內來自全國各貧困地區的患有自閉症、腦癱、聾啞等疾病的孤殘兒童,照顧他們的日常起居,幫助他們康復治療。
  • 焦頭爛額座上賓,曲突徙薪靠邊站
    這就叫作:焦頭爛額座上賓,曲突徙薪靠邊站。這時,有人提醒主人:「您把幫助救火的人都請來了,可為什麼不請那位建議您改砌煙囪,搬開柴草的人呢?如果您當初聽了那位客人的勸告,就不會發生這場火災了。現在,是論功而請客,怎麼能不請對您提出忠告的人,而只請救火的人坐在上席呢?」主人聽了以後,幡然醒悟,連忙把當初那位提出忠告的人請了來。
  • 滬蘇龍湖冠寓為公益加油載愛而行-中新社上海
    中新網上海新聞
  • 上海龍湖天曜:滬蘇龍湖龍情農意延續愛 助農公益在行動
    公益是一條進無止境的成長之路,每個人都在付出,每個人也都在收穫,大家並肩同行,播撒愛心,與愛同行,助農築夢。滬蘇龍湖在上海、蘇州、南通三座城市,開啟了一項暖心公益助農行動。上海龍湖天曜特色農產品一經展出就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駐足關注。消費者在了解到助農背景後,更是紛紛下單,期望為山區的農民送去一點心意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