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其實就是硬碟驅動器,對於電腦用戶來說,ide接口技術的出現大大加快了硬碟安裝的速度,讓它變得簡單和直接;對於生產硬碟的廠家和企業來說,ide接口技術也加快了硬碟生產製造的速度,也幫助數據能夠更加可靠的進行傳輸。ide接口技術是對用戶和企業都非常有利,人們就想要了解ide接口具體的傳輸速度是多大。
ide接口速度: 內部傳輸速度一般在50M左右,外部傳輸在130左右,主要還得看你硬碟的緩存是多少,緩存越大,傳輸速度越快。
ide接口種類:
ATA-1
ATA-1在主板上有一個插口,支持一個主設備和一個從設備,每個設備的最大容量為504MB,支持的PIO-0模式傳輸速率只有3.3MB/s。ATA-1支持PIO模式包括有PIO-0和PIO-1、PIO-2模式,另外還支持四種DMA模式(沒有得到實際應用)。ATA-1接口的硬碟大小為5英寸,而不是現在主流的3.5英寸。
ATA-2
ATA-2是對ATA-1的擴展,習慣上也稱為EIDE(Enhanced IDE)或Fast ATA。它在ATA的基礎上增加了2種PIO和2種DMA模式(PIO-3),不僅將硬碟的最高傳輸率提高到16.6MB/S,還同時引進LBA地址轉換方式,突破了固有的504MB的限制,可以支持最高達8.1GB的硬碟。在支持ATA-2的電腦的BIOS設置中,一般可以見到LBA(Logical Block Address),和CHS(Cylinder,Head,Sector)的設置,同時在EIDE接口的主板一般有兩個EIDE插口,它們也可以分別連接一個主設備和一個從設備,這樣一塊主板就可以支持四個EIDE設備,這兩個EDIE接口一般稱為IDE1和IDE2。
ATA-3
ATA-3沒有引入更高速度的傳輸模式,在傳輸速度上並沒有任何的提升,最高速度仍舊為16.6MB/s。只在電源管理方案方面進行了修改,引入了了簡單的密碼保護的安全方案。但引入了一個劃時代的技術,那就是S.M.A.R.T(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自監測、分析和報告技術)。這項及時會對包括磁頭、碟片、電機、電路等硬碟部件進行監測,通過檢測電路和主機上的監測軟體對被監測對象進行檢測,把其運行狀況和歷史記錄同預設的安全值進行分析、比較,當超出了安全值的範圍,會自動向用戶發出警告,進而對硬碟潛在故障做出有效預測,提高了數據存儲的安全性。
ATA-4
從ATA-4接口標準開始正式支持Ultra DMA數據傳輸模式,因此也習慣稱ATA-4為Ultra DMA 33或ATA33。首次在ATA接口中採用了Double Data Rate(雙倍數據傳輸)技術,讓接口在一個時鐘周期內傳輸數據兩次,時鐘上升和下降期各有一次數據傳輸,這樣數據傳輸率一下從16MB/s提升至33MB/s。Ultra DMA 33還引入了一個新技術-冗餘校驗計術(CRC),該技術的設計方針是系統與硬碟在進行傳輸的過程中,隨數據發送循環的冗餘校驗碼,對方在收取的時候也對該校難碼進行檢驗,只有在完全核對正確的情況下才接收並處理得到的數據,這對於高速傳輸數據的安全性有著極有力的保障。
ATA-5
ATA-5也就是「Ultra DMA 66」,也叫ATA66,是建立在Ultra DMA 33硬碟接口的基礎上,同樣採用了UDMA技術。Ultra DMA 66讓主機接收/發送數據速率達到66.6 MB/s,是U-DMA/33的兩倍。保留了上代Ultra DMA 33的核心技術冗餘校驗計術(CRC)。在工作頻率提成的同時,電磁幹擾問題開始在ATA接口中,為保障數據傳輸的準確性,防止電磁幹擾,Ultra DMA 66接口開始使用40針腳80芯的 電纜 ,40針腳是為了兼容以往的ATA插槽,減小成本的增加。80芯中新增的都是 地線 ,與原有的數據線一一對應,這種設計可以降低相鄰信號線之間的電磁幹擾。
ATA-6
ATA100接口和數據線與ATA66一樣,也是使用40針80芯的數據傳輸電纜,並且ATA100接口完全向下兼容,支持ATA33、ATA66接口的設備完全可以繼續在ATA100接口中使用。ATA100規範可以輕鬆應付目前ATA33和ATA66接口所棘手的難題。ATA100可以讓硬碟的外部傳輸率達到100MB/s,它提高了硬碟數據的完整性與數據傳輸率,對桌面系統的磁碟子系統性能有較大的提升作用,而CRC技術更有效提高高速傳輸中數據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ATA-7
ATA-7是ATA接口的最後一個版本,也叫ATA133。只有邁拓公司推出一系列採用ATA133標準的硬碟,這是第一種在接口速度上超過100MB/s的IDE硬碟。邁拓是目前惟一一家推出這種接口標準硬碟的製造商,而其他IDE硬碟廠商則停止了對IDE接口的開發,轉而生產Serial ATA接口標準的硬碟。ATA133接口支持133 MB/s數據傳輸速度,在ATA接口發展到ATA100的時候,這種並行接口的電纜屬性、連接器和信號協議都表現出了很大的技術瓶頸,而在技術上突破這些瓶頸存在相當大的難度。新型的硬碟接口標準的產生也就在所難免。
ide接口速度及種類內容就如文章中所介紹的那樣,ide接口速度大小是受很多方面的影響,實際的速度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看。ide接口有它的優點,人們也要認識到它是具有一定的缺點,比如比較典型的是連接設備比較少,往往只能連接幾臺設備,讓人們無法順利的完成多種設備數據共享等等,帶來一定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