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華潤二十四城一期發生禁養犬德牧咬傷13歲少年一事後,成都市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犬只集中管理整治。11月16日,成都犬只管理將再逗硬,公安機關將全面清理禁養犬只。
「大限」將近,11月8日、9日,封面新聞記者走訪發現,就在發生德牧咬人事件的小區附近,仍有禁養犬的身影。此外,一戶多犬、未辦理犬證的現象仍不少見。
街頭仍有禁養犬出沒 狗主人存僥倖「按兵不動」
11月8日晚上9點40分許,成都成華區雙成二路,路邊一塊草坪上,五六隻邊境牧羊犬、金毛正在追逐打鬧。旁邊,一隻白色的杜高,躍躍欲試,卻狗主人死死地拉住。「不敢讓它跟其他狗鬧,萬一哪點沒對,要打起來。」狗主人張先生(化名)說。
在成都市禁養的22種烈性犬中,阿根廷杜高犬赫然在列。
杜高是源於阿根廷的一種護衛犬,它是為了對付兇猛的野獸如野豬之類的才培育出來的犬品種,屬於全球十大猛犬之一。目前已經有10多個國家禁止阿根廷杜高的飼養。在中國,杜高屬於全國禁養。
去年,張先生從樂山的朋友處買到這隻杜高,「養起耍的,之前沒管那麼嚴。」自從加強犬只管理以來,這隻杜高都過著「不見光」的日子——晚上9點後才出門。
10月24日,成都市公安局發布消息稱,11月16日開始,公安機關將對成都市限養區範圍內的禁養犬只開展收容處置工作。在此之前,狗主人有大半個月的時間對狗狗進行安置,送出限養區或者自行送至動物保護中心寄養。
不過,張先生並未打算把自己的這隻杜高送走。「不可能說不養就不養了,現在也還沒到那一步。」對於這一禁令,張先生依舊懷有僥倖,「不可能24小時都有人看著。」
多地現敞放狗狗 也有市民開始文明養狗
除了禁養犬,一戶多犬、不牽狗繩、辦理犬證等問題也頗受關注。
2010年,《成都市養犬管理條例》開始實施。該條例對限養區內每戶限養一隻犬、犬只登記辦證以及禁止散放等都有明文規定。
11月8日,成都迎來秋日裡難得的晴天,儘管並不是周末,但遛狗的市民也不少。
8日下午1點,封面新聞記者來到凍青樹農貿市場一帶,不到一公裡的距離先後碰到多隻自由活動的狗。慈惠堂街,一隻未拴繩的貴賓犬,突然跑向路過的年輕女子並開始狂吠,把女子嚇得不輕。
在沙河公園,一對年輕情侶帶著兩隻狗狗在曬太陽。兩隻狗狗均未辦理犬證,對於辦證以及每戶限養一隻犬的規定,兩人並不太清楚,「本來也打算過年的時候把狗狗送回老家,就不想再去麻煩辦證了。」
不過,在記者走訪的過程中發現,還是有不少狗狗都辦理了合法「身份證」。
兩歲的「胖胖」是只邊境牧羊犬,去年打完疫苗後,它的主人袁先生便帶它去辦理了犬證,「實體證和電子證都辦了,既然有規定,就遵守,辦起來也不麻煩。」另一隻柯基犬,則是在今年德牧咬人事件發生後,被主人帶去辦了犬證。「全市都嚴管,還是辦一個好些。」狗主人說。
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 見習記者 宋瀟 鍾曉璐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