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普遍信奉的原則是「精緻」「對自己好一點兒」。
所以,TA們會為了買一雙限量款的球鞋,花掉了一整月的工資,為了買一隻名牌包包,透支信用卡額度。哪怕到最後,會變成了「卡奴」「月光族」甚至負債纍纍。
▌示意圖
有人說這種行為是為了「面子」而失去了「裡子」,也有人說這是對自己精緻生活的要求。
難道,選擇讓自己過更精緻的、更好的生活,真的錯了嗎?回答這個問題時,也許更應該思考的是在追求精緻的路上是活成了「精緻窮」還是「窮」精緻。
▌示意圖
精緻窮是在追求更好物質生活的路上,使自己變得貧窮,但卻活得明白,窮的高高興興。
窮精緻是哪怕房子是租來的,還是可以做一頓健康又乾淨的大餐,可以安放一張簡單整潔的書桌。在日常生活中刪繁就簡,專注於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示意圖
本質上其實無論哪種生活,都沒有錯,只要活得開心自由,那一切都是值得的,並且正確的。
借用錢鍾書先生的一句話:「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並非全因為澡洗得乾淨,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
一心一意,只取悅自己,「精緻」從來和錢無關,它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示意圖
有人享受的是物質堆砌的精緻。也有人是找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愛與自由,滿足精神上的精緻。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任何人都無法定義真正的精緻生活是什麼樣子。
在有限的生命長河中,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努力堅持的過好這一生就是最好的生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