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市險企前5月攬1.29萬億保費,券商:看好下半年結構性反彈機會

2020-12-26 金融界

來源:藍鯨財經

近日,中國人壽(601628.SH)、中國平安(601318.SH)、中國人保(601319.SH)、中國太保(601601.SH)、新華保險(601336.SH)保費成績單悉數出爐,前5月合計攬收1.29萬億保費,同比增長6.39%。

分業務看,前5月,5壽險公司合計攬收0.87萬億保費,同比增長5.39%,平安人壽、人保壽險負增長較前4月縮窄趨勢明顯。財險公司方面,前5月,老三家合計攬收0.38萬億保費,同比增長6.69%,經濟復甦、新車銷售情況轉好,促使車險業務回暖,保費佔比有所提升。

二級市場方面,5月以來,5上市險企均未跑贏同期滬指,其中,中國太保、中國人保、新華保險股價有所下滑。但券商分析師認為,保險股估值已處於低位,下探空間非常有限,在經濟動能逐漸恢復、代理人紅利延續等背景下,估值或將得到提振。

5壽險公司前5月攬0.87萬億保費,平安壽、人保壽負增長有所縮窄

具體來看,人身險公司方面,前5月,中國人壽實現保費收入3698億元,穩居行業龍頭位置;平安人壽實現保費收入2462.8億元,僅次於中國人壽;太保壽險、人保壽險、新華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1164.69億元、619.86億元、790.09億元。

增速方面,前5月,3家壽險公司實現同比正增長,其中,新華保險以32.12%的同比增速領跑,中國人壽以14.99%的同比增速次之,太保壽險微增0.04%;平安人壽、人保壽險同比分別下滑7.05%、6.22%,但相較於前4月-8.91%、-7.11%的同比增速,負增長保持縮窄趨勢。

從單月數據來看,5月單月,平安人壽保費收入為362.01億元,同比增長5.44%,環比增長0.96%;中國人壽保費收入為323億元,同比增長20.97%,環比增長8.75%;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人保壽險保費收入分別為137.12億元、104.25億元、40.3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0.32%、25.9%、8.61%,環比增速分別為25.6%、0.83%、-7.71%。

對於保費環比整體改善,國君非銀劉欣琦團隊表示,「主要原因是短期代理人紅利背景下,二季度各家公司加大營銷政策推動力度、重疾定義及發生率表修訂出臺所引發的老產品炒停,以及2019年當期基數較低所致」。

從業務來看,前5月,平安人壽取得壽險新業務745.89億元,同比下滑11.46%,但相較前4月的-12.36%,有所回升。其中,個險新業務保費收入為628.49億元,同比下滑15.01%;團險新業務保費收入為117.4億元,同比增長14.07%。

人保壽險長險首年保費收入為302.31億元,同比下滑20.5%。其中,躉交首年保費收入163.99億元,同比縮減32.9%;期繳首年保費收入為138.32億元,同比增長1.9%。

在中金公司看來,由於今年保險行業新業務的負增長已經推動市場下調了2020年增長預期,預計下半年增速低於預期可能性不大。

健康險公司方面,表現依舊亮眼,前5月,人保健康保費收入達181.09億元,同比增長53.22%;平安健康保費收入達40.61億元,同比增長62.11%。此外,平安養老前5月保費收入為127.53億元,同比增長8.95%。

老三家前5月攬0.38萬億保費,人保財、平安財車險業務佔比持續提升

財險公司方面,前5月,人保財險實現保費收入為2006.32億元,同比增長3.46%;平安產險實現保費收入1196.66億元,同比增長9.63%;太保產險取得保費收入630.42億元,以同比12.12%的增速領跑。老三家合計攬收0.38萬億保費,同比增長6.69%。

5月單月,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保費收入分別為359.11億元、231.2億元、122.62億元。其中太保產險以16.38%的增速領跑,平安產險以14.76%的增速次之,人保財險增速為6.04%。

從險種來看,前5月,平安產險車險保費收入796.72億元,同比增長2.59%。非車險保費收入399.94億元,同比增長26.98%,其中,意外與健康保險保費收入67.97億元,同比增長29.68%。

前5月,人保財險車險保費收入1082.81億元,同比增長1.9%;非車險保費收入923.51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非車險中的意外與健康保險保費收入為435.84億元,同比增長19%;農險保費收入為165.1億元,同比增長16.2%,這兩大險種成為拉動人保財險保費增長主力。同時,信用保證保險保費收入為37.23億元,同比縮減54.6%,較前4月的51.4%的降幅進一步擴大。

國盛證券分析師指出,「2019年以來,人保財險信保業務行業賠付有所惡化,疫情加劇風險暴露。人保財險雖受到較為明顯影響,但風險敞口逐步收窄,預計未來一年左右風險逐步出清,綜合成本率有望逐步回落,帶動盈利改善」。

從車險和非車險佔比變化來看,平安產險車險保費佔比從1月的61.06%逐漸攀升至前5月的66.58%;非車險相應從38.91%逐漸下降至33.42%。人保財險車險保費佔比從1季度的48.31%逐漸提升至前5月的53.97%;非車險從一季度的51.69%下降至46.03%。由此來看,兩家財險公司均出現了車險業務佔比提升的現象。

對於車險業務回暖,國君非銀劉欣琦團隊分析道,「5月經濟復甦、新車銷量大幅改善是車險新業務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根據乘聯會數據披露,2020年5月國內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增長1.8%,是2020年以來首次恢復正增長」。

保險股估值下探空間十分有限,三季度新單增速或迎階段性高景氣

再來看二級市場表現,5月6日,上證指數以2831.63點開盤,6月12日報收2919.74點,區間漲幅3.11%。相同區間內,保險板塊開盤報1313.68點,最新收盤報1319.34點,區間漲幅0.43%。

個股方面,從5月6日開盤到最新收盤,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區間漲幅分別為2.99%、1.22%;新華保險、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區間跌幅分別為0.67%、1.12%、3.68%。儘管中國平安、中國人壽股價有所回調,但5家A股上市險企均未跑贏同期滬指。

對於後市,多家券商分析師認為,在當前階段,保險股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因此向下空間十分有限。資產端預計超預期,負債端呈逐步改善趨勢,或將提振保險股估值,看好A股保險板塊下半年的結構性反彈機會。

國君非銀劉欣琦團隊認為,「當前股價反映的無風險利率預期過於悲觀,兩大因素支撐資產端實現超預期,一是當前經濟動能整體小幅改善,反映經濟復甦的高頻指標也均有明顯改善,推動經濟復甦超預期;二是政策環境出現結構性微調,貨幣政策從『寬貨幣』走向『寬信用』」。

中金公司也認為,「隨著二季度中國經濟活動恢復正常,長端利率保持低位的預期扭轉,這將是驅動保險股估值修復的核心變量」。

同時,國君非銀劉欣琦團隊指出,「負債端整體呈現逐步改善態勢,二季度代理人紅利延續、老款重疾產品炒停,以及低基數三大因素推動新單及新業務價值邊際復甦;全年來看,下半年人力推動政策及低基數兩大因素仍將成為負債端改善的主要因素,維持行業『增持』評級」。

中金公司認為,受益於重疾定義調整和上半年人力儲備帶來的短期刺激,預計三季度新單增速會有階段性高景氣,將提振保險股估值。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繼獲得證監會批准後,中國太保1.13億份GDR的發行並上市又順利獲得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批准。廣發證券分析師認為「當前中國太保價值被低估,明顯低於同業,考慮到其穩健的經營戰略、內含價值兩位數的增速,當前估值已充分反應市場對中國太保發行GDR的負面情緒。隨著GDR靴子落地及轉股期壓力過去後,中國太保估值有望迎來較強的修復」。(藍鯨保險 雷賽蘭 leisailan@lanjinger.com)

相關焦點

  • 群益證券(香港)--保險行業2020年11月上市險企保費收入綜評:保費端...
    從壽險方面來看,11月五家上市險企共實現壽險保費收入721億,YOY降5.6%,表現依舊弱勢,估計和險企將重心轉移至開門紅有關。今年11月五家上市險企共實現壽險保費1.53萬億,YOY增3.9%。  平安壽險11月實現保費收入291億元,YOY降1.2%,降幅較10月持平,前11月累計降2.5%至4673億。
  • 五大險企10月保費降三成 角力萬能險搶開門紅先機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周報特約記者 夏子軒 發自廣州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五大上市險企相較於9月保費收入增速進一步降低。時代周報記者梳理上市險企保費收入數據發現,今年1―10月,A股五大保險公司合計實現保險保費收入2.19萬億元,同比增長5.16%,較前9月5.8%的增速呈現收窄趨勢;10月單月合計攬0.14萬億元保費,環比下滑33%。
  • 上市險企前11月保費增速收窄「開門紅」戰略調整及車險綜改為主因
    近日,A股五大上市保險公司披露了今年前11個月保費收入情況。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3270.46 億元,同比增長4.30%,較前10個月5.16%的增速有所收窄。11月單月,五大上市險企合計實現保費1334.70億元,環比下降3.45% ,同比下降8.07%。
  • 前三季度五險企大賺2445億元
    保費收入1.95萬億元、淨利潤實現2445.54億元,今年前三季度,五大上市險企上交了一份不俗的成績單。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合計淨利潤同比大增超八成。
  • 五大A股險企上半年保費收入達1.5萬億;險資權益類資產配置差異化...
    五大上市險企上半年保費收入1.52萬億元,同比增6.3% 本周內,各上市險企對上半年保費收入進行了公告,5大A股上市險企上半年共攬保費收入1.52萬億元,同比增6.3%,新華保險保費收入增速30.9%最快,中國平安整體保費收入則微降0.22%。
  • 2020年9月上市險企保費數據點評:負債端保費增速穩定,21年開門一炮...
    本報告導讀:上市險企壽險保費累計增速小幅改善,財險得益於車險綜改前全力搶佔市場,保費增速提升。當前21年開門一炮而紅,預計負債端增長超預期,維持行業增持評級。投資要點壽險保費累計增速小幅改善,全年價值指標預計仍然承壓:2020年1-9月,上市險企壽險業務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增速小幅改善,分別為:新華保險(01336)(24.5%)>中國人壽(02628)(9.4%)>中國太平(00966)(1.7%)>中國太保(02601)(-1.6%)>
  • 券商普遍發聲「看好」
    券商普遍發聲「看好」】對於保險業而言,2020年是一個特別的年度,上半年在資產端和負債端的雙重壓制下股價持續低迷,走勢不及大盤;下半年的表現則強於大盤,尤其是7月初的集體大幅猛漲,保險板塊成為資本市場耀眼的星,不過近期保險板塊依然呈震蕩態勢,尚未表現出持續上攻之態勢。對於2021年保險股的投資策略,各大券商則一致在研究報告中表示「看好」,給出「買入」「增持」等評級。
  • 2020金融行業 哪些公司值得看好?
    1銀行今年1-11月新增社融累計21.2萬億,較18年同期多增3.36萬億。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佔比74%,是社融主要拉動因素,但佔比較上年同期降6.7個百分點;表外非標繼續調降(委貸+信託+未貼現票據負增長1.6萬億),較上年斷崖下跌2.76萬億,降幅明顯放緩;直接融資強勁,主要是債融新增2.88萬億,同比多增超6000億。總體來看,社融多增集中在季末,下半年增速基本穩於10.6%左右。
  • 負債端增速出現分化 上市險企或將提前備戰2021年「開門紅」
    7月單月保費增速放緩但負債端改善趨勢仍在持續表明,隨著寬信用的不斷推進,當前保險行業股價反映的無風險利率預期較為悲觀,隨著監管層穩定市場策略的逐步推出,高分紅、低估值的保險股配置價值將會越發凸顯。   根據上市險企近期發布的2020年7月保費收入數據,7月單月保費增速放緩,負債端改善趨勢仍在持續。
  • 上半年領跌的保險板塊翻身了 專業人士看好下半年投資價值
    總體來看,保險股下半年走勢值得期待,是投資者進行價值投資的良好配置對象。險企經營業績逐季改善今年因受新冠疫情影響,保險業在傳統的「開門紅」期間業績表現低迷,但從二季度開始逐漸恢復。申萬宏源保險分析師葛玉翔在接受《證券日報》採訪時表示,上市險企2020年經營業績逐季改善的趨勢已基本確立。
  • 滬深兩市11月日均成交額8409.29億元 券商前11月攬入佣金1310億元
    滬深兩市11月日均成交額8409.29億元 券商前11月攬入佣金1310億元 來源:證券日報網 • 2020-12-02 11:47:48 11月份,上證綜指在
  • 新華保險中國人壽保費增速領跑
    截至15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2020年上半年保費全部出爐,新華保險以30.93%的保費增速領跑。 今年1~6月,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五大上市險企共實現保費約1.52萬億元,同比增長6.75%。它們的收入分別為3350.45億元、4280億元、4452.45億元、2179.75億元、968.79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4.25%、13.17%、-0.22%、5.29%、30.93%。
  • 萬億巨頭漲停「M頭」危機解除?
    數據顯示,7月非銀存款增加1.8萬億元,增量為歷史次高,僅低於2015年5月的1.94萬億元。第二,統計數據顯示,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新成立84隻,合計募集份額3250.2億份,創歷史新高,比歷史次高多出近一倍。也就意味著有3000多億元等待入市,未來三個月為這些基金重要建倉期。
  • 保險業「開門紅」失速 險企應對各有路數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 保險業「開門紅」失速險企應對各有路數⊙韓宋輝 ○編輯 陳羽今年前3月,保險業原保費收入1.67萬億元,同比增長2.29%,增速較上年同期減少一位投行人士認為,前3個月數據已充分反映了保險業負債端受到的衝擊,疫情發生以後,保險公司原有產品銷售節奏被打亂,臨時轉戰線上銷售的結果不理想,保費增速普遍下滑,甚至出現負增長。「對大型險企來說,一個季度的業務收入下降,尚不足以影響公司現金流和財務投入安排。」上述投行人士分析稱,不過,基於不同的業務發展戰略,大型險企的應對策略已出現差異。
  • 5大上市險企淨利潤超2700億,各家「成績單」成色幾何?
    淨利潤普漲,光投資就賺超5000億五大A股上市險企2019年的淨利潤表現非常亮眼。《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統計其2019年報發現,五大險企共計實現歸母淨利潤2723.95億元,同比大增72.2%。具體來看,中國平安2019年淨利潤總額位居五家上市險企中第一,達1494.1億元,同比增長39.1%。中國人壽則領跑淨利潤增速,2019年淨利潤達582.87億元,同比增長411.5%。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和中國人保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77.41億元、145.59億元、224.01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54.0%、83.8%、66.6%%。
  • 險資開啟搶籌模式 舉牌大軍已至!險企買股票將鬆綁 萬億增量資金可...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險資開啟搶籌模式,一周4次出手,舉牌大軍已至!險企買股票將鬆綁,萬億增量資金可期? 在國壽、太保壽險相繼掃貨港股後,太平人壽、中信保誠人壽也出手了。前一天,太平人壽亦發布公告稱,3月23日,太平人壽耗資8500萬港元,通過滬港通從港股二級市場購買入2998.3萬股農行H股股份,舉牌後持有15.45億股農行H股,佔其香港流通股比例升至5.03%。今年以來,保險機構已九次舉牌上市公司,其中四次舉牌集中於一周時間內,且全部為H股。
  • 上市險企三季報合計盈利2445.54億元 5G領域或是四季度布局重點
    中國人壽認為,良好的投資收益得益於公司靈活把握投資機會,資產結構持續優化。今年A股市場表現較強,險企也加大了在A股市場上的投資,10月25日,銀保監會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9月末險資投向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即權益類資產)的規模為2.24萬億元,佔險資運用餘額的12.59%,較2018年年末新增投資3157億元,較去年年末權益投資的佔比提升1.24個百分點。
  • 12.16丨前11月人身險保費同比增長7.4%;英傑華出售香港和越南業務
    (中國銀行保險網)   交銀國際:保險行業估值或恢復,明年首推平安   交銀國際發布報告稱:11月上市公司壽險保費同比繼續下降,平安、國壽和太保單月壽險保費同比均下降3%左右,新華同比下降37%。該行預計21年1季度經濟呈復甦態勢,壽險業務有望在低基數上恢復較快增長,車險綜改使得車險保費顯著放緩,財險業務增長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