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凝露而白,漸知秋實之美,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富詩意的節氣,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此時節一過,天氣由暖到寒一天比一天溫度低,早晚溫差也會比較大,穿衣上有「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的說法,意思是適當的添加衣物,不要再赤膊露體以免生病,而在飲食上也需要多食一些滋養身體的食材「防秋燥」。
那麼誘人就要問了,白露時節吃什麼?白露當食白。在南方一些地區,在白露日採集『十樣白』,白茯苓、白百合、白扁豆、白山藥、白芍、白蓮、白芨、白茅根、白朮、白曬參,就是10種名稱帶「白」字的草藥,以煨烏骨白毛雞,認為食後可滋補身體。」還有個傳統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民間的意思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等多種功效,
「外行吃燕窩,內行吃銀耳」,銀耳是秋季滋陰潤燥的佳品,雖然價格沒有燕窩昂貴,但營養價值絲毫不輸於燕窩,除此之外,醪糟也是老祖宗留下的佳品,秋季適量食用能舒活經絡,對女性十分友好,用銀耳、醪糟和紅棗燉出來的湯不僅香醇味美,還有滋陰降燥的功效,明日白露,記得給家人煮一碗 「白露湯」,滋潤身體防秋燥。
準備食材:雪梨1個、銀耳一朵、杏仁30克、百合30克、淮山18克、紅棗5枚、瘦肉200克,鹽。
1、銀耳、百合、淮山浸泡一小時備用
2、紅棗去核洗淨和杏仁一起泡入碗中備用
3、雪梨、銀耳、百合、淮山、大棗、杏仁、瘦肉一起放入鍋中
4、加入適量清水,武火煮開,撇去浮沫。文火煲兩小時左右,倒入鹽調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