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圈又出事了,這次是彭博社,外媒。
一名駐北京僱員被拘。
在首善之區出的事,不是小事。
最新的外交部記者會上,連續有記者提問。
首先是彭博社記者,因為是他的同事上周被拘,急切替同事打探信息的心情可以理解。
外交部發言人短短幾句話,說根據了解,中國公民範某,涉嫌從事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的犯罪活動,近期被北京市國家安全局依法採取強制措施。案件正在依法偵辦過程中,範某的各項合法權益,均得到充分保障。
說完,法新社記者立馬追問,說歐盟方面就範被捕事發表聲明,有何回應?
發言人:敦促歐方切實尊重中國司法主權,停止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
彭博社的這名中國僱員叫Haze Fan,據彭博總編輯說,是個「很有才華、受尊敬,受歡迎的人,是彭博社駐京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範於2017年進入彭博工作,先前曾在美國CNBC、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半島電視臺,以及湯森路透工作。由於她是大陸公民,因此只能在外國新聞機構擔任新聞助理,不得進行獨立採訪報導。
這只是我們了解到的關於範的背景,但她被拘的根本原因是,是涉嫌從事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的犯罪活動。具體是什麼活動,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北京國安介入,必定是和她身份不符,或利用職務之便,踩了法律紅線。
範姓僱員本身是中國公民,但她是為外媒工作。
我想,她的第一屬性,也是根本屬性,是中國公民,彭博社僱員只是她的職業屬性。
因為職業關係,人在北京,她應該有大把有機會,接觸中國科技、金融、政治、軍事、經濟等各方面前沿甚至相對機密的數據和信息。
這裡面有個度的把握,手別伸太長。
規規矩矩從事僱員工作,國安不會找她麻煩。
在我看來,對她本人來說,先做好一個守法、不出賣國家、不損害中國利益的公民,這是她可以在中國境內,繼續從事外媒僱員的前提。
否則,在她這個連接中外兩個信息通道的節點上,就可能把中國公民的位置擺偏,做出格的事。
國安如果有漏洞,必定能補就補上。
比如,香港原來是國際上出名的間諜之都,也是刺探中國情報的最方便場所。
《香港國安法》落地,中國把國安籬笆扎得更牢了,這也促使我們安全部門,在其他地方更需要提高警惕。
試圖和中國競爭、較量甚至對抗的國家,對涉中國情報,永遠多多益善,手段自然也是層出不窮。
在涉外機構從業的中國公民,可能成為一道被撕裂的口子。
國安該出手時就出手了,也有以儆效尤的味道。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否則,在今日今時,中外圍繞「國安」深度博弈的時候,這種性質的犯事,必定三個字,零容忍。
那些近水樓臺的涉外工作人員,其實身份在相關部門都有備案的。
如果受利益驅使,踩到國安紅線,不但從業牌照會被吊銷,身為中國公民,做損害中國利益的事,這個汙點大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