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變幻,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好說豪華車市場的冠軍之位最終會花落誰家。
近日,11月銷量公布,奧迪全系爆發,收穫滿滿,不得不說打了一場漂亮的收官之戰。眼下,從數據上來看,今年前11個月,奧迪在華銷量為59.54萬輛,反超奔馳、寶馬,在豪華品牌中排名首位,奔馳則以56.84萬輛的成績排在第二位,寶馬以55.01萬輛的銷量成績跌落至第三位。
雖然自去年以來,奧迪依靠終端「以價換量」頻頻在銷量上拿下「最佳成績」,使得業內對於奧迪這種行為產生了不小的看法,但不管如何,能夠與冠軍之位更近一步,也不失為一種好的結果。眼下,三大豪華品牌銷量增速均跑贏大盤,對於BBA而言已完成車市KPI,接下來的年終排名才是各家競逐的目標。
最終誰會站上2020年豪華車市場榜首之位呢?距離答案揭曉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眼下,從今年1-11月三家品牌的銷量上來判斷,似乎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奧迪奮起直追 以價換量見成效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車市按下暫停鍵,即便是高速增長的豪華車市場,也沒能倖免。今年一季度,國內豪華車銷量為51.8萬輛,同比下降26%。
然而,抗壓力了得的豪華車市場依舊沒讓車市失望,隨著復工節奏的加快,銷量逐漸呈現上升勢頭,成為了率先回暖的第一個細分市場,此後復甦勢頭逐漸加強。
數據顯示,今年4月以來,豪華車銷量已連續7個月同比增長,且跑贏大盤,率先實現全年銷量正增長。前10個月,國內汽車累計銷量為1969.9萬輛,同比下降4.7%。其中,豪華車累計銷量為268萬輛,同比增長7.4%。
在豪華市場率先回暖的大背景下,佔據細分市場份額超過90%的德系三強,可以說貢獻最大,但與此同時,疫情之下三大品牌對於市場及銷量的渴望度也越來越強烈。這其中,奧迪尤其明顯。
今年上半年結束,奔馳以銷量346067輛拿下冠軍,同比微增0.4%,此時的奧迪銷量累計下滑3.2%至301817輛,位列第三。可以看到,奧迪在上半年仍處於銷量爬坡中。然而,自7月開始,奧迪在銷量上迎來「轉折點」,此後逐漸發力。
事實上,自「以價換量」取得銷量成效之後,今年奧迪在價格戰上更為激進,為了奪回冠軍之位,下半年奧迪在終端市場上的降價幅度一直居於三強之首,不管是轎車,還是SUV車型,紛紛在價格上做起了文章。
剛剛過去的11月份,奧迪兩款主銷車型A6L、A4L,憑藉終端大幅降價躍至高端轎車榜單前兩位,而SUV車型Q5L同樣表現不俗,單月售出15948輛。目前來看,奧迪低開高走的銷售態勢,給奔馳和寶馬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但是,作為年底衝量的最後一月,奔馳與寶馬並不是沒有翻盤的可能。畢竟目前三品牌之間的銷量差距並不明顯,前11個月奔馳與奧迪在銷量上相差2萬餘輛,與寶馬的差距更是只有一萬臺左右,在這種情況下,誰會成為最後的贏家?
ABB紛紛加碼 從價格比拼到綜合實力競爭
疫情之下,雖說豪華車市場率先回暖,但不得不說,即便如奔馳寶馬奧迪,上半年的日子依舊是煎熬的。進入下半年後,在市場整體回暖的大背景下,三強之間的爭奪愈發激烈,甚至到了貼身肉搏的地步。
除了終端市場上演刺激的價格比拼之外,在姍姍來遲的車展上,三大品牌之間的爭奪更加搶眼。在年底的廣州車展上,可以看到三強各有側重,奔馳通過推出一直在頂級豪華車市場處於優勢的邁巴赫S級轎車來強調品牌調性;奧迪則推出了A3加長版車型,進一步補齊了其在緊湊級家轎市場的空間短板;而全新BMW M3和全新BMW M4雙門轎跑車雷霆版的定價呈現一定下探。
放眼豪華車市場,由於消費需求更加個性化,三大品牌紛紛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加碼發力。今年10月,奔馳發布全新戰略,強化豪華品牌地位,提升產品陣容定位及優化產品矩陣,並加速品牌在電力驅動和汽車軟體等領域的發展,相比之下,寶馬集團則宣布轉變為一個數據驅動研發的公司,同時將投資轉向電動化和數位化相關的核心領域;而另一邊的奧迪今年以來在組織架構方面進行調整,同時重塑品牌形象。
不難看出,新能源市場成為了ABB接下來重點布局的細分市場,這也是我國汽車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眼下,奧迪e-tron和奔馳EQC都已陸續進入國內市場,寶馬iX3也已開始銷售,豪華車三強爭搶中級SUV市場,在電動車時代還將延續,而這一細分市場,也將成為德系三強新的業務增長點。
不斷擴容的豪華車市場
月均5%左右的銷量正增長,消費升級下的豪華車市場,已成為拉動國內車市的主引擎。不論是車市向陽,還是低迷,豪華車市場似乎都會成為「豪橫」的那一個。
近年來,隨著國內汽車消費市場的繁榮以及消費高端化趨勢的加大,豪華車市場在體量上不斷擴容。2012年,我國豪華車年銷量首次突破百萬輛大關,2016年,豪華車市場銷量超過200萬輛。
到今年,即便受到疫情影響,市場整體下滑,但豪華車市場依舊錶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尤其在11月,國內生產的豪華車銷量單月完成30.1萬輛,同比增長達31.8%。如果算上今年前十個月的銷量,國產豪華車銷量201萬輛,進口豪華車銷量為60萬輛,那麼,今年豪華車銷量突破300萬輛已無懸念。
過去10年來,我國豪華車市場的銷量不斷壯大,但其背後,價格底線一再被突破的現實情況也逐漸暴露出來。這其中,除了以ABB為代表的豪華品牌不斷推出入門級車型降低價格門檻之外,其終端促銷力度不斷加大也是重要原因。
華泰證券在一份研報中指出,2009年,奧迪、奔馳和寶馬這三個品牌只有兩個車型在中國本地化生產,入門級的價格在28萬元以上。到了2019年,三個品牌都有6-7個車型實現了本土生產,入門級車型的指導價區間下探到19萬元左右。由於國產車型增加致使價格下探,奔馳和寶馬在中國銷量的本地化比例有了明顯的上升。
眼下,隨著奔馳和寶馬的後來居上,豪華車市場已經打破了以往由奧迪一家獨大的局面,而是轉化為ABB齊頭並進的格局。去年,三強年終排位已經發生了變化,寶馬擠下奧迪成為去年豪華車冠軍,奔馳緊隨其後,奧迪則排名第三。
今年以來,受各種因素影響,豪華車市場競爭加劇,三強之間座次不斷發生變化,上半年奔馳獨領風騷,下半年奧迪憑藉價格優勢奮起追趕,再次成為奪冠熱門。收官倒計時在即,今年的豪華車市場「銷冠之位」到底會落入誰的口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