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東京奧運會奪冠熱門的中國女排正在進行第二輪集訓(時間周期為7月~9月),畢竟集訓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今後中國女排的實力走向,那麼,從中國女排的集訓名單來看,中國女排什麼位置的人員安排最不合理呢?
對比一下名單分布,即可一目了然:
主攻位置的球員名單:朱婷、張常寧、李盈瑩、劉曉彤、劉晏含,共計5人
副攻位置的球員名單:顏妮、袁心玥、王媛媛、楊涵玉、胡銘媛,共計5人
接應位置的球員名單:龔翔宇、曾春蕾,共計2人
二傳位置的球員名單:丁霞、姚迪、刁琳宇、梅笑寒、孫燕,共計5人
自由人位置的球員名單:王夢潔、林莉、倪非凡,共計3人
由此可見,除了接應位置上的球員比較少(僅僅只有龔翔宇和曾春2人),其他位置都配備了3-5人的集訓人數,整體上來講,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搭配了!
如果硬要說什麼位置的人員安排最不合理,自然也是接應位置,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2人的接應位置集訓名單讓球隊的可選擇性基本為0,也就相當於中國女排已經確定了1個核心接應球員「打遍天下」的方向性!
二是沒有年輕球員同時在國家隊中得到培養,老將曾春蕾已經31歲,已經接近退役的年紀,讓中國女排的新老交替充滿了太多不確定性!
三是讓中國女排應對意外傷病影響時的調整空間太過狹窄,只能傾向於期待龔翔宇不被意外因素所影響,並期待老將曾春蕾仍舊能夠持續發光發熱!
當然,在中國女排的球員之中,像張常寧、劉晏含等人也能打接應位置,就看郎平指導有沒有「一人多用」的妙招來確保中國女排接應位置的能力提升和長久保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