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社會,計算機專業成為了社會的寵兒,受到廣大考生的追捧。不過,大多數考生的追捧只停留在紙面上,停留在學科評估的結果上,只知其排名強卻不知為什麼強?由於計算機專業方向複雜,這樣選擇實際上相當盲目。下面,我們做一個簡單分析。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一級學科,下設三個二級學科: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應用技術。每個二級學科下又有多個研究方向。要想分清計算機專業方向優勢在哪?的確不容易。有好事者區分二級學科把部分院校做了一個排序。具體如下: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計算機系統結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北大學、安徽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姑且不論上述排名是否合理,我們重點來看一看這些院校,在計算機專業方向究竟有哪些亮點。
1、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一直是清華規模最大的學院之一,師資力量雄厚,不僅每年都有國內外最優秀的學者加入到教師隊伍中來,而且每年都能招來最優秀的考生。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6人,工程院院士7人。其中最優秀的教師代表姚期智教授,是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2000年圖靈獎得主。大名鼎鼎的姚班,就是以姚期智教授命名的。
清華不僅在計算機理論、程序設計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在整體實力方面也排在全國前列。
2、北京大學信息與工程科學部建立在紮實的數、理、化等學科基礎之上,涉及國防、航空、航天、航海、能源、環境汙染、醫學影像、大數據等領域的問題,取得了一系列國內領先、具有國際影響的重大研究成果。如王選漢字雷射照排系統,目前在跨媒體智能識別技術、人工智慧寫稿機器人、個性化字體生成技術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3、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形成了高性能計算與自主可控信息系統兩大優勢科研群,超級計算機領域已走在世界前列。取得了以銀河、天河系列高性能計算機、飛騰系列自主微處理器、麒麟作業系統、玉衡系列網絡設備為代表的一大批科研成果。現有兩院院士6人,是軍內唯一獲教育部批准開辦"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和"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的單位。學院六次入圍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世界總決賽。
4、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學科ESI學科已進入世界前1‰。擁有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CAD&CG)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列車智能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鄔江興(雙聘院士)、陳純,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朝暉。
潘雲鶴是中國智能CAD領域的開拓者,用人工智慧技術解決了構圖、色彩等多類知識表達問題,實現藝術圖案設計自動推理。在真實感圖形描繪、光照模型和空間感色彩模型等方面均有創新。這些成果主要應用於紡織印染設計,甚至被用於敦煌藝術的復原和保護。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擁有軟體開發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虛擬實境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形成了計算機科學與智能技術、數據科學與軟體工程兩個重點學科群;傳統優勢學科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軟體工程,在國內繼續保持相對優勢;特色優勢學科方向數據科學、虛擬實境、群體軟體,綜合實力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
李未,國內著名計算機專家,研究領域包括並發程序設計語言語義理論、軟體開發方法、人工智慧基礎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輔助設計技術。
6、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建有網絡與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可信分布式計算與服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電子政務雲計算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大數據技術、物聯網、軟體工程等方向形成了辦學優勢。2019年ESI計算機學科學術機構最新排名進入全球1‰。擁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含兼職)。
7、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部,擁有共享院士3人、ACL終身成就獎1人、CCF傑出教育獎1人。網絡與信息安全、智能人機互動、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服務計算與軟體工程、容錯計算技術、海量數據計算、生物信息學研究有顯著優勢與特色,處於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
8、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由老一輩計算機科學家夏培肅親自執教,打下了良好基礎。現有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合肥)、語音及語音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信息與計算機科學實驗教學中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等4個國家級教學科研平臺。"大數據分析及應用"入選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現有兩院院士2名。
9、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主要在計算機科學理論、系統和控制、信號處理、系統辨識以及其它工程領域取得重要成果。現有2名中科院外籍院士,其中約翰.霍普克羅夫特是1986年圖靈獎得主。學院先後獲得三個ACM冠軍。
10、東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特色鮮明,依託計算機網絡和信息集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計算機網絡、資料庫及信息系統、CIMS、人工智慧及其應用等研究領域有長期的積累。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11、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注重計算機技術應用,開設了智能金融與區塊鏈金融"雙A"聯合學位實驗班,在數位化醫療的醫學圖像關鍵技術、分布式計算的平臺與應用、數據處理關鍵技術、網絡環境內部威脅發現與遏制關鍵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計算機學科位於ESI全球前0.64‰。擁有1位中科院院士(雙聘)。
12、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形成了網絡與系統安全、計算機外部設備、大規模數據處理、計算智能理論與技術、計算生物信息學等為特色的研究方向。現有雙聘院士2名。計算機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13、南京大學,擁有計算機軟體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科研方向有:軟體自動化與形式化、分布與並行計算及新型網絡、新型程序設計與軟體方法學、多媒體與信息處理、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系統軟體及信息安全等。
14、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在信息存儲技術與系統、並行分布式計算、現代資料庫理論與技術、數字媒體、網絡系統、信息安全和NP難度問題求解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突出的綜合實力。
信息存儲技術與系統方向,其研究團隊是教育部創新團隊,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單位,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
並行與分布式計算方向,其研究團隊是教育部創新團隊,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單位和教育部211工程重大專項的牽頭單位,其研究整體上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
15、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計算機學科進入ESI學科排名全球前3‰。形成了智能計算架構及系統晶片、人機物融合智能計算、大數據管理與分析、智能感知與媒體計算、系統測控仿真與信息存儲、複雜軟體系統、計算機網絡與智能決策等特色與優勢學科方向。現有雙聘院士3人。
16、東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建有智慧系統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現有圖靈獎獲得者1人、歐洲科學院院士3人。
17、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擁有視覺合成圖形圖像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國家空管自動化系統技術重點實驗室。現有兩院院士2名。
上述院校在計算機專業上,各具特點,要想選擇到自己心儀的院校與專業,切不可盲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