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東莞共同成長!東莞臺企「轉」出廣闊新天地

2021-02-19 東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

東莞是廣東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40年來,東莞乘著改革開放春風,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實現了從一個傳統農業大縣

到一座「世界工廠」的發展奇跡。

東莞也是祖國大陸臺商投資

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

有企業會員達3000多家的

全國最大的臺商協會,

東莞過去幾十年經濟騰飛的背後

處處可見臺商的影子。

外交部長王毅在任國臺辦主任期間曾經說過,東莞的發展離不開臺商,東莞是臺商最為聚集的地方之一,東莞臺商的發展在全國具有標杆作用,是大陸臺商發展的晴雨錶。

1988年初,47歲的臺灣商人連阿榮以探親為名經香港第一次進入大陸考察,幾乎跑遍了中國的大中城市。考慮到東莞離香港近,離臺灣近,產品等貨物出入境比較方便,最後他選在東莞樟木頭鎮投資創辦美華針織禮品公司。

 

比連阿榮晚了兩年,1990年臺灣的製鞋世家傳承人張漢文來到內地考察,尋求投資地點。次年3月,他決定在東城街道辦設立第一家大陸工廠,開通第一條生產線。

 

事實上,當時張漢文在臺灣已經擁有5條生產線,常年握著耐克、阿迪達斯這類大客戶的訂單。不過,在東莞設廠的嘗試極為成功,便宜的勞動力和優惠的政策使得利潤率一度高達40%,1994年,張漢文在臺灣的製鞋生產線已經悉數轉移至東莞。

 

在1990年前後,像連阿榮、張漢文一樣,許多臺商不堪島內日益上升的人力和原材料成本,加之東莞政府在土地方面給予的諸多優惠,紛紛來莞投資,從而形成一個獨特的經濟現象。

智能化的車間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以外銷市場為主的東莞製造業受到較大的衝擊,這其中就包括大量的臺企。

 

轉型升級,這是東莞製造業的發展戰略,也是臺企因時因勢調整、繼續發展壯大的必經之路。近年來,隨著東莞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臺企或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品附加值、或通過機器換人提高生產效率、或通過電商打開全新市場,走出一條東莞臺商轉型升級的成功之路。

 

專注精密構件的東莞勁勝精密組件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依靠製造方式的創新,從一家加工貿易企業逐漸轉變成手機精密構件產品生產商。通過智能改造,勁勝精密東城廠區用工數從原來的204人減至目前的33人,產品開發週期也大大縮短。原來一條生產線只能生產一種產品,通過加裝智能識別等設備和軟體,目前單條線可同時製造9種產品。目前,勁勝精密已經成為智能製造的行業標杆,其在東莞東城廠區打造的「無人工廠」,是全國首批智能製造示範專案。

 

這些臺企成功轉型升級的背後,離不開東莞市政府的積極助推和強力引導。為推動臺企轉型升級,東莞市政府引進臺灣電電公會、中衛發展中心等多家臺灣產業服務機構,為臺企提供轉型升級診斷輔導服務。

目前,東莞臺商協會會員企業發展至3000多家,協會成員企業分佈電子電器、五金工模與電鍍、製鞋、電腦與通訊周邊等多種製造類行業,是東莞製造類行業發展的骨幹。然而這些企業中,涉足電子商務的僅有三成,不少臺企電商領域帶來的訂單佔比不到一成。

 

為了推動臺商藉助電商拓展內外銷市場,東莞市政府積極搭建電商公共服務體系。近年來,東莞創新「網際網路+工業」模式,率先啟用了全國統一版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實現了跨境電商通關「全國第一票」 ;以虎門服裝、大朗毛織、厚街傢俱等重點電商產業園區為載體,以菜鳥網路、京東、1號店等電子商務供應鏈中心為重點,加速形成電商發展的全產業鏈和生態系統,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利用「網際網路+」拓展新興市場,不斷擴大市場競爭力。

 

在東莞不少的臺企,都具備較強的研發設計生產能力,如今電商平臺為企業切入內地市場創造了無限商機。1994年,喬鴻鞋業從臺灣彰化縣搬遷到東莞厚街,在它長達20多年的代加工生涯裡,生產過包括Hello Kitty、New Balance等在內的眾多品牌的鞋子。然而人力成本的不斷上漲、外銷市場的持續疲軟,讓喬鴻鞋業萌生了做自創品牌和網路銷售的心思。2013年底,喬鴻鞋業投資數百萬元,開闢另外一條生產線,正式註冊了自主品牌「洛克熊」。2015年5月,喬鴻鞋業進入淘寶「中國質造·廣貨網上行」活動,在此次活動中,喬鴻鞋業3天賣出了1.7萬雙鞋。洛克熊品牌創始人郭俊宏表示:「幾年來,我沒有因為旁人的意見而放棄,因為我知道許多前輩沒接觸過淘寶,因此排斥、否定、想說服我放棄。現在,我不敢說成功,但在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之下,已經向成功踏出一大步。」

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很多臺灣商人來到東莞設廠,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奮鬥和生活,見證東莞經濟的騰飛與轉型。這些來東莞創業就業的「臺一代」 曾一度坐擁東莞商界的半壁江山,創造了臺商傳奇。

 

如今,他們的後輩——青年臺商,也逐步登上歷史舞臺,他們當中有選擇接過父輩接力棒的「臺二代」,也有隨父輩到此卻選擇重新打拼的「創二代」,更有孤身一人獨闖東莞誓要造出自己一片天的「拼一代」。

為了讓更多的臺灣青年享受到大陸發展的好處,近年來東莞市安排財政專項資金,用於支持臺灣青年人才來莞創新創業。目前,東莞擁有松山湖臺灣高科技園兩岸青年基地和901青創聯盟等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其中,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松山湖臺灣高青創基地計畫用3年時間,引進不少於100名臺灣青年人才到東莞創新創業。

 

來自東莞市商務局的數據顯示,東莞臺資企業的結構在不斷優化,生產模式從貼牌生產向委託設計、自有品牌轉變。

素材來源:綜合科技日報、南方日報、莞播臺,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相關焦點

  • 2020東莞臺博會第二次新聞發佈會圓滿舉辦!
    發佈會介紹了展會的展館展區籌備、招商招展、雲端臺博會籌備、論壇活動策劃等方面的籌備進展。全國數百家臺商科技企業將齊聚東莞,群雄抱團開拓大灣區新商機!本屆臺博會轉型科技專業展,彙聚來自全國多個省市350多家優秀臺企參展,設900多個展位。
  • 東莞臺博會轉型專業展喜獲「開門紅」
    眾多首次亮相臺博會的科技臺企普遍認為。  本屆展會以升格國家級展會為目標,以「聚力大灣區,開拓新商機」為主題,轉型升級專業展,助力臺資企業轉型升級,主動融入雙迴圈新發展格局,展會更具專業性、全國性與創新性。
  • 臺商│東莞臺博會 電商拚線上不落幕
    東莞市政府主辦,市政府臺灣事務局、市商務局、市貿促會共同承辦的2017東莞臺博會,9月7日到10日在東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與往年在11月舉辦相比,整整提前兩個月。 這屆展會主題為「跨界資源整合—創新智造倍增」,有330家企業參加,共安排800個攤位;與去年300家企業參加、1000個攤位相比,今年數字略減。
  • 關注│東莞臺博會 黑鮪魚搶手
    一個人扶著魚頭,另外兩個人扶著魚身,使盡力氣才把黑鮪魚翻身,接著師傅以俐落刀法,現切出一片片的鮪魚生魚片,民眾只需花人民幣100元限時促銷價,就能品嘗到新鮮的黑鮪生魚片一片,吸引民眾現場排隊嘗鮮,不到半小時就已搶購大半。而第二條黑鮪魚將於9月9日上午進行現場切割。東莞臺協會副會長石基鴻表示,黑鮪魚是臺灣屏東的特產,肉質肥美,已經有不少客商前來洽談合作事宜。
  • 幾米「月亮」要來東莞臺博會了!
    幾米繪本即將跨界2017東莞臺灣名品博覽會,讓更多人喜歡上幾米繪本,也讓更多人一起享受文化新體宴,不一樣的
  • 東莞臺校2020 繁星熠熠再創佳績
    延續著學測成績的好表現,2020年大學繁星推薦放榜,東莞臺校表現亮眼,錄取頂尖大學人數大增。今年總計有45位學生榮登金榜,其中公立大學有21人﹐另有二人通過牙醫系第一階段篩選﹐創歷年來最佳表現。自本校國中部直升的黃佩琳,以選考自然四科60滿級分成績順利錄取臺大資工系,而她也以自身經驗撰寫「在臺校學習的優勢」,鼓勵學弟妹掌握在臺校學習的契機;邱怡禎和王姿懿分別順利通過高雄醫學大學和臺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第一階段篩選,有望繼前年潘孝諺高醫大牙醫系、去年林毓翔高醫大醫學系後,連續三年都有學生榮登醫大金榜。兩人都同時表示臺校特有的晨跑傳統,對提升身體素質、心智和毅力非常重要。
  • 第十一屆東莞臺灣名品博覽會開幕 360多家優秀臺企同臺爭豔
    其中,海峽兩岸電子產業合作專區下的5G雲端物聯網主題館、智慧生活暨大健康主題館、電子競技遊戲館、電子零組件配件館,以5G雲端物聯網主題館為展會「C位主角」,集中亮出半導體、光學傳感元器、雲端伺服器、雲端儲存器、智慧穿戴、智慧汽車、智慧交通、智能醫療、智能辦公、智能照護等領域大批「黑科技」新產品、零部件,科技感十足。
  • 焦點│建校20年再創輝煌 東莞臺校治學願景「心」方向
    以一股熱誠來辦學,是大愛的精神,也是東莞臺校與其他臺校不同之處。」鄭校長說。 秉持著多數人無私的精神,讓臺商子弟學校在東莞這片土地上紮根。鄭校長表示,回望臺校20年的成長,他最佩服葉宏燈董事長的愛心,並對每一位願意到此服務的老師感到欽佩,他們以愛護臺灣孩子的心情照顧他們、教育他們。
  • 東莞臺校2018繁星閃爍 臺成清交政全囊括
    東莞臺校2018繁星閃爍
  • 臺商情報│東莞臺商撤退潮? 「沒有一半那麼多」
    記者蘇健忠/攝影大陸「十三五」規劃即將定稿,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昨表示,希望大陸將臺商意見納入規畫,定稿後也盡早讓臺商了解,以利投資興業。林中森說,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與海協會長陳德銘均對此做了承諾。據了解,此次考察規格高,除商務部官員陪同,各地皆由當地省級領導接待,每團臺商僅約廿人左右,將深入考察一帶一路城市。 林中森表示,藉由考察,臺商可了解一帶一路商機並評估風險,謀定而後動。 大陸經營環境改變,讓臺商面臨轉型陣痛期,臺企聯會長郭山輝昨出席大陸臺商秋節座談聯誼活動時大吐苦水。他表示,大陸的臺商處在「這幾十年來最難過的階段」。
  • 東莞臺校19週年校慶,展現厚植素養 成就未來
    東莞市臺港澳事務局 黃慧紅局長參加東莞臺校19週年校慶,在致詞時提到今年是東莞市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的關鍵之年,是莞臺港澳大交流、大融合、大發展的深化之年。在這重要時刻,期許臺校不斷為兩岸教育合作和交流交往作出新的貢獻。
  • 一不小心又上頭條 l 睇嚇先,是誰來了,竟然轟動整個東莞設計圈?
    感受設計共享的力量,推動澳門與東莞設計行業交流。來自澳門、東莞當地協會領導及湛江籍設計師和多家媒體200多人雲集一堂,活動全程視頻直播,開場十分鍾吸引超萬人在線觀看,共同見證了這一行業盛事。沈堅先生IBID國際品牌與設計交流中心材料委吳文雅先生IBID國際品牌與設計交流中心東莞分會秘書長莫開琴女士亞太設計師聯盟東莞學術專委會、華南亞太空間秘書長李星源先生東莞市建築裝飾協會秘書長葉桂蓮女士東莞市定製家居行業協會會長莫銳輝先生廣東省青聯委員,東莞市青聯常委、中國室內設計學會全國理事,東莞市建築裝飾協會副會長
  • 焦點│東莞臺心醫院老年門診 給老臺商依靠(內含視頻)
    ▼視頻請點擊東莞臺心醫院老年醫學科門診昨由執行院長謝瀛華領軍揭牌,他表示,團隊雖月初才進駐,但前幾天母親節治療了一名60歲吳姓媽媽因鼻竇炎引發的嚴重發燒感染,另名70歲黃姓臺商腦脈瘤滲血,也緊急開刀治療,讓他們可與子女共度快樂溫馨的母親節。
  • 關注│慈濟骨髓 首次捐東莞(內含視頻)
    記者苗君平/攝影 東莞市前晚首次迎來臺灣非血緣的配對骨髓,歷經卅四小時,兩千多公裡的路程,由慈濟志工分傳遞接,分秒必爭,將三份來自臺灣供血者的骨髓,千裡迢迢迢送至東莞臺心醫院,由院內的南方春富(兒童)血液病研究中心立刻手術,雖然術後需一個月的觀察,但成功率都在90%以上。
  • 臺商二代談大陸創業與守業:「三十而立」接力創新
    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周代祥受訪時談及,對於臺商二代而言,既要傳承,更要創新,「否則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著「企業員工不聽你的」。」周代祥也是臺商二代,他認為,兩岸青年成長環境等有所不同,臺商二代只有真正了解和融入大陸,才能讓企業員工信任你,並在時代競爭中搶佔先機。
  • 大灣區一周觀察|港澳子弟班招生,大灣區大學有望「花落」東莞
    / 看點二:/「大灣區大學」有望落地東莞濱海灣新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推動教育合作發展,支持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在今年3月份召開的2019年廣東省教育工作會議上,加快推進大灣區大學建設已被寫入該省新一年的有關規劃。
  • 東莞入戶新政,終於要來了!以後這樣入戶…
    ▼文件中提到,「與申請人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18周歲以下)可隨遷。」就是說,夫妻雙方只要有一方滿足條件就可以申請,然後老婆(老公)以及未滿18歲的子女可以隨遷入戶東莞。▼如果滿足了上面兩個條件,那麼落戶落在東莞哪裡呢?
  • 300多公斤臺灣黑鮪魚首次亮相東莞臺博會,這樣的機會怎能錯過!
    2017東莞臺灣名品博覽會(以下簡稱「臺博會」)9月7日至10日在東莞國際展覽中心舉辦東莞臺博會自2010年創辦以來,至今已成功舉辦7屆。東莞臺博會是東莞和臺灣深化經貿合作、共謀發展的重要平臺,不僅彙聚了臺灣名品,展示了寶島風土人情和商業文化,更展現了兩岸合作交流的新成果。這次經過多方的努力協調,在本屆臺博會,參展商霆鎰企業有限公司特意把黑鮪(wei)魚從臺灣帶來現場。
  • 東莞「兩個五年」入戶新政下個月正式實施!超簡便!
    以後入戶東莞更加簡單啦只要參加東莞社保滿5年、辦理居住證滿5年!不限年齡、不限學歷、不限有沒有房產、不限是否超生! (二)在東莞正常參保,且在東莞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累計時間滿5年(60個月,不含一次性繳費年限)。   與申請人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18周歲以下)可隨遷。
  • 焦點│元智東莞理工合辦碩士在職專班務實邁向工業4.0
    因此,臺灣元智大學與東莞理工學院合作開設「產業菁英智慧製造大陸境外碩士在職專班」,培育產業所需高階人才幫助企業突破智慧轉型的困境。 工業4.0旨在通過充分利用資訊通訊技術和網路空間虛擬系統,包括智慧工廠、智慧生產、智慧物流三方面,主要通過網際網路、物聯網、物流網,整合物流資源,能夠快速獲得服務匹配,得到物流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