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次高考都被清華錄取,一次664分,一次705分,原因耐人尋味。
這幾天的高考是大家非常關注的一個話題,有人覺得今年高考的試題難度一般,只要考生們平時知識掌握好了,考出一個理想分數也不難,但更有人認為今年的高考難度不小,例如高考數學的全國2卷就難倒了一大片的考生。似乎「1000個人眼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的言語對高考難度也很適用。
不管如何,時至今日,高考已成定局,各位考生們估計自己能考多少分呢?能不能考上重點大學?能不能考上清華北大呢?當然筆者今天不是想跟大家討論估分問題,筆者是想為大家分享一位2次參加高考都考入清華大學的學霸。
鄒英傑,自幼聰明,在高中時期能夠考入國內的頂尖學府是老師和家長意料之內的事。所以,當他2013年參加高考時,考了664分被清華大學精密儀器和技術專業錄取時,大家都為這名副其實的學霸感到開心。
如果按他的大學努力程度和大學期末考試成績(排名年級前十)來講,只要等到大學畢業就順理成章能找到一個好工作,有一個讓人無比羨慕的未來。但如果事情一切按常理發展,如果鄒英傑也很滿足於現狀,那就沒有接下來的事情發生了。
2014年,升入了大二的他,越學越沒有勁兒,越學越懷疑自己到底能不能在精密儀器和技術專業這個領域有所建樹。他覺得這不是他最感興趣的事情,也不是他想要為之奮鬥終生的專業。於是,他申請退學了。當然,這個事情在當時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對,畢竟在普通人眼中能夠考入清華是非常難的事情,尤其是已經念了一年大學再回高中去備戰高考,是要撿起丟掉的高中知識的,這簡直是難上加難。
但阻礙有多大,鄒英傑想要突破它的心就有多堅定。冒著很大機率考不上這樣的頂尖學府的風險,他回到了高中,重新備戰高考。不得不說一句:「越努力,越幸運」,再戰高考的他考試成績出來的時候,大家都為他歡呼了。語文126、數學144、英語147、理綜288,總分705分!這樣的高考分數無疑是優秀的,哪怕是考清華大學也能夠隨心所欲選擇自己想讀的專業。
但是,他選擇報考了自己非常感興趣的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最終被自己所愛的大學和專業錄取。不說未來發展,只說現下他的努力能夠得到回報就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其實,每年都有這樣考入名牌大學又選擇退學的學生,原因很多。但他們選擇復讀的最多原因大概就只有兩個字:興趣。他們不想做違背內心的想法的事情,他們想要遵循自己最初的夢想,於是他們選擇了放棄,等到浴火重生之後,又是一位學霸誕生。
那麼,興趣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當然,有句話說得好「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有興趣做的事情就能夠堅持下去,感興趣的夢想就能堅定不移。正如鄒英傑同學不僅能夠考入清華,還能再次考入北大,都是為了他的夢,為了他自己能夠上了一個自己最喜歡、最感興趣、最擅長的專業。
興趣當然重要,但學習方法也很重要,當你學習時感到無聊,你就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然後堅持下去。例如: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制定自己的學習時間表等等。「興趣所在,夢想所在,就能夠有所成就」的說法絕不是空穴來風。
對於這樣一位,第一次高考被清華大學所錄取之後選擇退學,第二次又以高分考入北京大學的考生,你們有些什麼話想說呢?歡迎交流。
圖片來源網絡,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