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還沒開始,開發商已經坐不住了,降價、特價的海報在朋友圈橫行,你降五百,我降七百,他降一千……
這些特價是真實讓利給購房者,還是網際網路「先漲價後打折」的舊套路?
什麼樣的特價房能買,什麼樣的特價房死都不能碰?
1
最近,打開手機總能看到各種「預告」五一降價的樓盤宣傳:
「融信奧體世紀,現推出15套特價房,均價14300元/㎡……」
「金輝優步花園,每天10套特價房,限時秒殺……」
「鑫苑名家,黃金周9折鉅惠……」
花式降價,琳琅滿目。
客觀上來說,有些樓盤是真的降價了:
東原閱城,之前15000元/㎡,特價房13000元/㎡左右,特價房便宜2000元/㎡;
融信奧體世紀,之前15000元/㎡,特價房14300元/㎡左右,特價房便宜700元/㎡;
金輝優步花園,之前12000元/㎡,特價房11***元/㎡左右,便宜1000元/㎡;
恆大城,最貴時候18000元/㎡,現均價14500元/㎡,降價3500元/㎡
按照平均降價1000元/㎡左右算,89㎡小三房一下子就省下8.9萬!對剛需購房者來說,上車門檻大大降低,是絕對的利好!
如果再疊加個別樓盤首付分期、公積金貸款,甚至公積金和商業貸款組合貸,置業環境空前寬鬆!
但是也不排除一些雞肋的打折信息:大戶型、頂樓和一樓、工抵房等非正常房源,這些房源即使打折,一般人依然買不起,純粹是假期趕噱頭。
2
還記得一個月之前的集體漲價事件嗎?
3月底,多家樓盤對外發出公告,自4月1日起,在售房源全線漲價100元/㎡-1000元/㎡左右。
朋友圈一片火紅鮮豔的漲價海報,烘託出喜慶祥和的氣氛,給人一種房價馬上就要大漲的錯覺。但其實真正漲價的項目並沒有多少,少數漲價樓盤的漲價幅度也很低,大多數都是:取消或部分取消當下折扣,過了4月1日,換一種說法,讓打折進行到底!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朋友圈開始出現截然相反的畫風:
從大張旗鼓的哄抬房價,到明目張胆的降價促銷。
而限量特價不過是更高明的刺激成交慣用詞彙。
無論是漲價套路還是降價套路,最終都是為了刺激猶豫不決的購房者,為了賣房,開發商的策劃團隊腦洞大開。
再看這些一會兒漲價、一會兒降價的樓盤,會發現兩個現象:
1.大開發商扎堆兒
2.新區項目居多
大開發商扎堆兒,一方面說明今年真的不好過,另一方面也提醒購房者,可以出手了。
如前文列出的恆大城,從入市的時候,就以鄭西住宅標杆的形象面世,巔峰時期賣到1.8萬/㎡,平銷期也賣到1.6萬/㎡,如今不到1.5萬/㎡的價格,對於高新區地緣自住購房者來說,性價比很高。而且恆大城均好性較強,雖不說有多麼優質高端,但還算是踏實放心。
同樣還有東原、融信、康橋等知名開發商,都有不同程度的降價。
新區項目居多,說明這些區域之前房價是有泡沫的,疫情加速了泡沫破裂的速度,如今房價基本夯實。
前面提到的項目多集中在常西湖新區和雙湖科技城,這兩個區域分別是中原區和高新區的新區,配套不成熟,價格支撐基礎不夠是通病。這些樓盤在市場好的時候或許能夠隨行就市,漲價也能賣的很好,但是市場下行的時候,新區就是首當其衝降價、擠泡沫的時候。
以上兩條,都能得出結論:
是時候買房了!
3
面對市場上鋪天蓋地的特價房,購房者應該怎麼做?
1、以大品牌、高周轉房企為優先考慮,如恆大、碧桂園、融城、正商等。首先因為這些開發商有實力,即使出現特價房,對交房結果還是有一定保障的;其次大品牌後期升值空間大,現在越是特價,後期漲價幅度越大。
2、從主城區往新區篩選。配套永遠都是房子的絕對價值因素!位於配套豐富主城區的房子,不僅生活便利,而且易保值、增值,即使是被驅逐到新區,也要優先選擇大開發商。
3、不要過度追求低價。除了品牌,還要綜合考慮工作、學校、配套等因素,沒有十全十美的房子,只有最合適的房子,過分低價的樓盤不排除爛尾風險,謹慎選擇。
4、不要輕易嘗試公寓。除了住宅,不少項目的公寓也加入了打折促銷的隊伍,精裝、雙氣、送家電、返月供等,多是當下公寓的銷售策略。雖然看似省心省力,總價低,負擔小,但是公寓產品還是要謹慎購買。
寫在最後
如果長期關注樓市的人,應該會有這樣的共識:現在鄭州的房價是真的降了的。
如果說以前的特價房還是扭扭捏捏的頂樓、一樓、工抵房、小開發商為主,現在的特價房開始形成以大房企為首的普遍行為。
目前房貸利率下調,首付分期,公積金貸款和公積金與商業貸款的組合貸橫空出世,多套組合拳打下來,鄭州的購房門檻相當相當低:沒有名額沒關係,首付不夠沒關係,貸款壓力大可以公積金,就差沒有說一句:
有錢沒錢都來買房啊!
坐等五一更多開發商開出更優質的條件,買房市場下,我們一起手拉手,薅開發商羊毛!
五一特價房來襲,帶好錢包衝衝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