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友情中,有一種值得稱頌的叫戰友情。我至今忘不了我和戰友王坤秋的戰友情誼。王坤秋是我同鄉戰友。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們作為鐵道兵在金沙江邊修成昆鐵路。我倆在同一個班,生活工作在一起,朝夕相處,形影不離,危難之際相互關照。
一天我們打隧道操作鑽孔臺車時,安全員撬洞頂松石,撬下的石塊砸得頂層樓板桌球作響,我有點麻痺大意,突然間王坤秋猛地推我一下,就在這時一塊百多斤的石頭砸穿樓板掉在我身旁不到一尺遠的地方。要不是他推我一把,我可能就報銷了。
另一次危險發生於我們在金沙江邊的懸崖峭壁上修簡便公路的時候。當時施工手段還很落後,在山上挖炮坑是一人掌釺一人掄錘,挖好炮坑後便裝填炸藥。事情發生在下午四點鐘左右。當時我和他同掏一個炮坑。
就在往炮坑裝填炸藥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到有土塊掉在我背上。於是我邊喊「快跑!」邊往旁邊跑。我在右邊,自然往右邊跑。他在左邊,按理該往左邊跑,但忙亂中他也往我這邊跑,結果我跑開了,他卻被上面滾落下的一團土夾石砸中。
受傷後的他使不上勁,足下是浮土,又是四五十度的陡坡,他的身軀不由自主地往下滑,再往下20多米便是水流湍急的金沙江水面。上邊的人直喊:抓住!抓住!這時只有我離他最近,我沒想什麼,一返身抓住他一隻手臂,這樣他下滑的速度慢了下來。
這當兒班長拉著一根保險繩「哧溜」一下滑下來抓住他的另一隻手臂。跟著又下來幾位戰友,大夥七手八腳把他拖到安全地段。這時只見他臉色鐵青,驚魂未定。
由於出了重大安全事故,當晚開了全連軍人大會,連長講了有關事項後,說我臨危不懼救戰友,宣布給我一個嘉獎(連的權限只能嘉獎),我當時毫無感覺,心裡裝的全是王坤秋的傷情。長話短說。王坤秋被緊急送到一所陸軍醫院。經檢查右大腿骨被砸斷。
醫生將他大腿皮肉割開,把斷骨接好,用不鏽鋼板嵌進去固定。他出院回連隊後對我說,手術後第二天麻藥失效把他痛得死去活來,曾有過「不抓我那一把讓我掉金沙江死了算球」的念頭。我說,哪能不抓?我們是戰友的嘛!
王坤秋後來評了個三等乙級殘廢,每月可以領一筆補助費。他退伍後仍然回鄉當農民,我則提幹後又幹十多年才轉回地方工作。期間我們經常有聯繫。現在他已因病去世(遺體火化時那塊鋼板還在),但我們的戰友情仍縈懷在我心中。
作者:劉順良 原鐵一師宣傳科幹事
責編:毛秘 《白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