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很少露面的林志玲,前不久迎來了自己46歲的生日。
生日當天,她在微博曬了一張自拍。
照片中,她託腮微笑,皮膚白皙光滑,眼神透亮,根本看不出來已經46歲了。
原本我以為大家都會祝福她,誇她漂亮,狀態好。
結果打開評論,我被裡面的惡臭評論驚呆了:
「怎麼這麼久還不生孩子?」
「我還以為懷孕了呢?」
這還不算什麼,還有更過分的:
「再不生就絕經了!」
「別人這個年紀都是奶奶了。」
「這個年紀,確定還能懷孕?!」
網友的評論真的一次次刷新我的三觀。
林志玲活成了多少人羨慕的模樣,溫柔善良,形象氣質俱佳,情商智商在線,還嫁了一個愛自己的老公。
即便這樣,大家在乎的,也只是能不能生孩子,什麼時候要孩子。
難道已婚女人的人生,只剩下懷孕這一件事啦?
難道女性最大的價值,就只存在於子宮啦?
難道女性存在的唯一使命,就是生兒育女啦?
我們經常談論生育自由,但是真的要想實現,到底有多難?
01不生孩子不代表失敗
還記得被罵上熱搜的楊麗萍嗎?
前不久,楊麗萍錄了一個吃火鍋的短視頻,上傳到網絡上。
結果底下卻有人惡語相向:
「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就是沒有一個兒女,什麼活出自己都是蒙人的……」
這條評論,有上萬人點讚。
62歲,即便無兒無女,但她有關係交好的徒弟,有自己熱愛的事業,一生成就無數。
結果依然有人洋洋得意地高喊:
「連孩子都沒有,事業再成功,也是個失敗的女人。」
明明女性也在很努力生活,也有自己的追求,在很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
結果一句「沒孩子」,就抹殺了一切。
何其殘忍。
更殘酷的是,楊麗萍尚且有足夠的資本,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普通女性面臨的生育壓力,更是沉重。
到了年齡就必須結婚生子,幾乎是女性成年以後的魔咒。
不結婚,是不孝。
結了婚,不生孩子,是自私。
卻沒有人告訴女性,生孩子都要經歷著什麼。
也沒人分擔哺育的勞累,更沒有人關心產婦的內心世界。
生育造成的身體傷害和精神疲憊,只能是女性獨自承擔。
那麼,生或者不生,是不是也應該由女性自己決定?
擁有子宮,從來不是女人的原罪。
女性價值的實現,也絕不是用是否生孩子來衡量。
02選擇生孩子只是因為愛孩子
女性的生育困境,不僅是沒有不生的自由。
生的自由,也很有限。
不生孩子,一堆人追在後面指責你。
想生吧,又有人跑出來出來嘲諷你、同情你:
「看,她就是個生育機器。」
「被子宮綁架了,真可悲。」
「這年代,還有人願意當婚驢。」
這真不是我誇張,而是赤裸裸的現實。
伊能靜嫁給秦昊時,已經47歲了。
她很希望生下兩人共同的孩子,於是不斷去打排卵針。
其中遭受的折磨,只有她自己清楚。
女兒小米粒出生後,得來的只是嘲諷:「拿命生孩子,還不是為了拴住自己的老公。」
還有已經生了三個女兒的鐘麗緹,50歲的她依然在備孕生子。
於是不少人說她是「生子機器」、「被子宮綁架」。
事實上呢?
她們只是單純喜歡孩子,她們只是希望能生下和丈夫愛的結晶。
鍾麗緹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很無奈地說:
「為什麼不覺得是我本人很喜歡孩子呢?
想跟我愛的人要一個孩子有錯嗎?」
當然沒錯。
我真的希望所有人都能明白:
喜歡孩子,享受做母親的感覺,沒有錯。
兩個人真心相愛,希望有一個愛情的結晶,沒有錯。
認為只有生了孩子,家庭才完整,人生才完整,沒有錯。
選擇生孩子,從來不是為了討好任何人,更不是為了拴住誰,僅僅是我自己願意生。
生育的真正的意義,也不是什麼時候應該生,而是自己什麼時候想要孩子。
生,有生的自由;
不生,也有不生的選擇。
除了女性自己,沒有任何人可以做決定,因為她們才是孕育生命的母體。
03生一個或幾個都是自己的選擇
除了生與不生的自由,生多生少,也是女性應有的自由。
我在和老公結婚前,就已經商量好了,我們只生一個孩子,堅決不要二胎。
當生下第一個孩子後,我真切地感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
每次親戚聚會,最後的話題都會落在催生二胎上:
「趁著還年輕,再多生一個,省得以後後悔。」
「再生一個,給老大做個伴,孩子一個人孤零零多可憐。」
「好字還差一半呢,給姐姐生個弟弟,兒女雙全多好呀。」
婆婆也時常催生:
「你儘管生,我幫忙帶。」
沒有任何人問我的意願,就把生育責任強加於我。
那時,我才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個普通女性,擁有生育自由有多難。
我們終其一生的努力,在別人眼裡,卻只有兒女雙全才是圓滿。
即便如此,我依然堅決捍衛自己生一個孩子的自由。
當然,那些願意生兩三個孩子的,也擁有完全的自由。
我身邊也有不少朋友,發自內心喜歡孩子,並且希望多生幾個孩子。
還有不少朋友,正在拼二胎、三胎。
這是他們的選擇,也是他們的自由。
只生一個是因為愛,選擇生好幾個也是因為愛。
每一個孩子都是因為愛而降臨人世,而不是為了生而生。
只要每個人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能夠承擔起養育孩子的責任,生多生少,都沒有任何錯。
最後
馬伊利曾在一檔節目裡說:
「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一顆受精卵。
讓那顆卵子成為它自己。」
深表贊同。
我並不是宣揚不婚不育,結婚不是壞事,生兒育女也是一種幸福。
但是,生育不應該成為女性的枷鎖,更不應該成為衡量女性價值的標準。
生或者不生,生一個或者幾個,只是一個選擇題,而不是必選項。
如果有一天,我的女兒問我:「媽媽,我可以不生孩子嗎?」
我會很肯定地回答她:
當然可以!生或者不生,生多少,你自己決定。
但如果生了,就必須對TA負責。
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是因為愛而降生世間,而不是為了傳宗接代。
每一個女性,她的身體,都應該自己說了算,生一個可以,生三四個也行,不生也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