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們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一句話:「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念過往,不畏將來,如此,安好!」
在前不久,筆者讀到了叔本華的一篇文章,題為《不要牽掛未來,唯有現在才是實在和確定的》,文章對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段作了很深刻的闡述。
對於這三個時空概念,我們聽過太多的感慨與論述,甚至自己也不止一次思考,但這篇文章,卻是筆者讀到過含金量最高的。
文中有這麼一句話:「未來總是無一例外地使我們的希望落空,過去也常與我們預料的相去甚遠」。
生活往往就是這樣,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我們當初立下的flag,實現了幾個?我們現在的人生,與當初想像的,又是否一致呢?
於是乎,才明白了「不念過往,不畏將來」這8個字的分量,能做到的這8個字的人,不敢說他們能夠成為最初想像中的那個自己,但至少都是人生贏家。
為何要這麼說?且讓筆者慢慢道來
1.不念過往
不念過往,說白了就是不去懷舊,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懷舊,而什麼樣的人最能懷舊?大都是情感泛濫的人、上了年紀的人。
喜歡懷舊的人,往往會沉淪在過往時光中,那一樁樁一件件的往事常常浮現在他們的腦海,而當下的時光,無形之間便成了過往時光的附屬品。
這總會給「懷舊派」造成一種錯覺:人生中再也不會有那麼一段時光,比記憶中的那段時光更加驚豔了。
於是便形成了惡性循環,他們每天都活在回憶裡,殊不知當下的時光就是這麼被自己浪費掉的,未來的無限可能,也被自己一點點撲滅。
2.不畏將來
說起「未來」,所有人都覺得這是一個美好的詞,總會在無形之中將它與希望、夢想等充滿青春活力的事物聯繫在一起,正是因為未來蘊藏著無限可能,所以才會有更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為之瘋狂。
然而,滿心期待未來就一定是有利無害的嗎?不是。未來有無限可能,但人們想得最多的,還是好的那方面,至於壞的方面,很多人都不敢去想。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總會有一些事物,不經意間降臨,甚至會打亂一個人全部的計劃,這時,對於未來過分期待的人往往會受到沉重的打擊,希望落空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會失去生活的方向。
他們一直對未來翹首以盼,離目標越近,就越是興奮,甚至是緊張和不安。將當下的時光都消耗在對未來看不見的期許和無釐頭的焦灼當中,往往只會辜負了夢想。
3.不念過往,不畏將來,如此,安好
一個真正懂得「不念過往,不懼將來」的人,他明白只有現在,自己正在度過的每一分一秒是最真實的,過去的已然過去,未來的一切都是未知,這二者都不在你我區區一介凡夫俗子的掌控之中,我們唯一能夠掌握的,只有現在。
而懷念過往與暢想未來的時間,應安排得恰到好處,最起碼不能讓它們影響到當下的正常生活。
如果能做好現在這個時刻應該做的事情,不拿現在與過去作比較,也不在此刻偷懶,寄希望於明天,那麼,這一刻的你,便已經戰勝了生活,成為最好的自己。如若一個人每一刻都能做一個最好的自己,那麼他必將成為人生贏家。
說了這麼多,最後總結一句話,與諸君共勉:沒有故事不可怕,沒有野心不可怕,可怕的是感受不到眼前正在流逝的時光。但行好事,莫問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