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複賽了,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外援回不來。然而這次複賽,對於國內球員,既是一種考驗,也是一個機會,畢竟全華班,外援沒了,擁有大量的球權,現在能不能扛起球隊,能不能證明自己,反正機會是來了。複賽幾場依賴,真的是有驚喜,驚喜的是讓人看到了曙光,中國男籃在世界盃的失利,讓球迷們是徹底寒了心,我們的未來在哪裡?這次CBA複賽,我們或許能找到一些答案,今天討論的是控衛位置,也就是孫銘徽和郭艾倫之爭。
先說一個題外話,郭艾倫到底多少歲了,說的是26歲,其實大家都認為是接近30歲,很簡單,郭艾倫的堂弟郭凱倫是91年的。也就是說,郭艾倫的職業生涯應該不多了。而世界大賽上,這個年齡,除非能力特別拔尖,一般都不要。而廣廈是私企,孫銘徽的年齡應該是真的,但是沒有證據!
複賽以來,孫銘徽是冒了出來,令大家眼前一亮,而且第一控衛的討論也是越來越激烈,直到遼寧對陣廣廈的時候,好像就沒有了下文!孫銘徽的數據是完爆了郭艾倫,郭艾倫數據為22分+4籃板+5助攻,投籃方面為17投8中,三分是4中0,出場了46分鐘,差點打滿全場。孫銘徽得到34分+7籃板+10助攻,場面上郭艾倫也不如孫銘徽,第一控衛之爭是愈演愈烈。很多媒體都拿小孫說事,認為孫銘徽是超過郭艾倫了。
不知道大家的觀點如何,筆者認為目前的孫銘徽還是沒有超過郭艾倫,未來的希望是非常大的。我們來聽聽蘇群和王猛兩位評論員是怎麼評價的。
蘇群認為,小外援沒有進來,過多的球權被國內球員消化,很多控衛都抓住了機會。現在的局面真的是幸福的煩惱,因為之前的CBA第一控衛基本是無懸念的,我們也更加願意看到這種爭鳴的局面,這對於中國男籃是好事情。孫銘徽的個人技術現在是越來越全面,啟動速度快,第一步就能過人。身體力量也足,撕裂防守的能力太強了,節奏也非常好,但是還需要開發出投籃。而孫銘徽的防守也是非常棒的。
郭艾倫的技術特點就不用說了,控球非常好,但是節奏,大局觀還有待加強,突破的速度仍然是第一。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是不能脫離環境,目前的國家隊對一個人的要求更高,最好是全能型的控衛。並沒有直接給出答案,但是他的答案很明顯是偏向孫銘徽的。主要還是看陣容的搭配。還說非常喜歡看到球迷們爭吵的畫面,這對於中國男籃是好事情。那麼答案到底是誰呢?
而王猛的答案更是直接,直接說孫銘徽這一局完勝。就沒有點評過多了。但是我們可以從一場比賽看出很多東西。
從兩個方面來說,男籃再傻也知道選誰,首先從年齡上,郭艾倫將近30歲,孫銘徽如果沒改年齡就是24歲,也很大可能沒改。另外一個從另外一個點來說,就是特點了,郭艾倫的實力是特別強,現在確實高於孫銘徽,但是更適合當一個尖刀型球員。所以按照目前的情況,孫銘徽是更合適首發,而郭艾倫更適合國家隊的替補,當然孫銘徽實力還有待加強,我們只是看到了未來,能不能兌現,就看自己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