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 . 題雪松圖
文/愚公
峰高直上九重天,松老曾經幾萬年。
雪壓風欺何所懼,一輪紅日掌中懸。
寒山雪評:凡作題圖詩當輔以畫外之音,否則詩思凝滯,概無餘響。此絕最大限度的發揮了想像力,峰之高可上九重,松之老可經萬年,起承一出,頓使全詩古意盎然,氣勢雄渾。如寶劍半拔,便已鋒芒外露。轉句深入推進,描寫松樹所處的惡劣環境,而且毫無畏懼,雖表面寫松樹實則亦足警醒世人,學習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本詩詩眼更在尾句,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且才思卓絕,意境高妙,餘韻悠長,堪一贊之。
五絕·雪松(題圖)
文/邵本雙
雲煙籠半山,松雪覆峰巔。
壑外陽光燦,崖邊冷氣旋。
五絕·雪松
文/風淡雲清
雪壓松枝俏,迎風臥嶺西。
雄心何所懼,遙望與天齊。
五絕·題圖 雪松
文/侯皓然
雪壓松枝白,瓊花萬壑開,
霞光添錦色,更喜待春來。
七絕·幽崖雪松(通韻)
文/煙雨江南
天女裁雲灑玉沙,瓊妃下嫁到幽崖。
銀裝環翠千峰秀,雪覆蒼松映碧霞。
七絕·豪氣
文/連
峭壁懸巖遍險峰,連綿凍雪覆青松。
八方嫩綠多規避,獨得英姿展玉容!
七絕·(題圖)雪松(新韻)
文/泥河叟
懸崖千丈數棵松,白雪壓枝仙韻濃。
日照煙蒸飄紫氣,蓬萊可比此圖騰。
七絕雪松(新韻)
周建平
巖松裹素入眸明,六瓣銀花覆翠青。
似我年來霜鬢色,冰針欲捧嵌詩中。
圖片
七絕·題圖(新韻)
文/侯兆江
亂崖高處掛青松,迎日披霞向碧空。
大雪千尋遮不住,鱗生直欲化蒼龍。
七絕· 題圖 雪松(新韻)
文/侯皓然
雪滿枝頭峭壁中,晨曦一縷透霞紅,
千山素裹嬌姿美,更顯嚴寒不老松。
七絕·山松(題圖)
文/唐朝回眸
倚天絕壁劍崖松,頂雪英姿又一峰。
日出渾身淋細雨,塵埃滌盡不平庸。
七絕·觀題圖有感(通韻)
文/吳海佔
奇峰秘境亂崖間,瑞雪瓊花溢冷煙。
綻放鬆枝壓滿綴,金光透澗日神仙。
七絕· 題圖——兀松三首(新韻)
文/廖江
(一)
紮根峻岭戀山峰,玉絮籠紗嫵媚容。
冰霰雪壓何所懼,聖賢君子蔑寒風。
(二)
古樹參天鬥雪霜,吞雲吐霧任炎涼。
寒風難抵英雄色,不畏危巖挺脊梁。
(三)
峰石懸崖鬥雪霜,吞雲吐霧訴衷腸。
懷鄉思祖回家路,右任哀歌著國殤。
註:右任即于右任,著有愛國詩作《望大陸》(又名《國殤》)是他眷戀大陸家鄉所寫的哀歌,其中懷鄉思國之情溢於言表,是一首觸動炎黃子孫靈魂深處隱痛的絕唱。
圖片
七絕·題圖
文/寒冰
雲鎖千峰勢莽然,霧淞著意覆瓊川。
危崖撞破青陽出,直欲燃紅半壁天。
七絕·題圖
文/寒冰
雲隱層巒雪擁川,龍鱗遙帶九州煙。
吟襟振處餘遺響,已誤詩仙幾百年。
七絕·題雪松圖
文/寒山雪
海陸沉兮萬仞懸,冰峰直欲破雲巔。
九龍纏鬥飛鱗甲,忽化蒼松探碧淵。
七絕·題圖
文/寒山雪
鳥語樵聲凍不傳,數峰橫絕積寒煙。
蒼松正苦盈頭雪,日轉危崖冰欲燃。
七絕·題圖(通韻)
文/山水依依
煙雲曉霧籠寒空,萬仞之巔立雪松。
一道陽光穿壑谷,半山玉翠半山紅。
七絕題圖(通韻)
文/黃玉珍
霧色蒼茫鎖勁松,霞光盡灑似雲彤。
披沙仙女懸崖坐,素裹紅裝氣勢宏。
七絕·冬早
文/大印象
萬壑新妝披素紗,松擎冰火籍朝霞。
只疑原是瑤臺種,流落人間助歲華。
七絕貞松像(題圖)
文/見賢思齊
土顏粗布掛巒峰,雪色衣冠飾勁松。
金粉飛流通氣脈,俗間境界媲仙濃。
律部
圖片
五律·(題圖)霧凇吟
文/泥河叟
遙看白梅枝,仙翁銀髮絲。
霧蒙欣麗景,日照展幽姿。
慧眼詞奇妙,清心語醉痴。
題箋雲外客,杯酒論天時。
五律·絕壑雪松
同心
雪壓身猶直,寒侵葉愈青。
回眸迎白鳥,俯首笑蒼冥。
絕壑風濤寂,空山夕照醒。
恍然如一粟,天地任飄零。
七律·贊(題圖)
文/郭興全
峭壁懸崖站勁松,晨曦繚繞萬千重。
深山古木青煙少,皚雪寒流白霧濃。
不老非凡方作態,常新更好可修容。
天涯海角雖欣賞,最美風光在險峰。
七律·雪松
文/郭興全
紮根峭壁穩如鍾,歷雪經霜氣勢雄。
旭日東升朝彩映,祥雲西墜晚霞籠。
長青冬夏存書畫,淺碧春秋抗雨風。
世態炎涼多變換,依然挺立傲蒼穹。
七律·雪峰(新韻)
文/楊傑
你為穿雲攬月生,肩披鎧甲傲蒼穹。
凝眸似戟陰霾掃,蕩袖如旌惡霧衝。
胸臆騰騰燃烈火,身軀凜凜襯巖松。
銀裝素裹期晴日,抖擻千秋萬仞冰。
七律·雪松圖(新韻)
文/邵本雙
雲霧翻騰鎖半空,青松傲雪對蒼穹。
懸崖峭壁群峰縱,陡壑深溝眾嶺橫。
幾縷霞光一瞬亮,多層樹木霎時清。
冰霜不改英雄色,鐵骨凝神氣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