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防老。
過去的人一直都信奉的是「養兒防老」的這種觀念。在過去的人看來,有了孩子,自己以後的晚年生活就有了保障。
但是,在現在這個社會,這種觀念早就不再那麼適用了。很多兒女雙全的家長,晚年的時候都變得老無所依。
而這個時候,子女不是他們的依靠,錢是。
劉奶奶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年輕的時候,人們都非常羨慕劉奶奶,因為劉奶奶兒女雙全。劉奶奶自己也很是高興,看到兩個孩子的時候,總是很開心。
劉奶奶本以為自己有了兒子和女兒,兩個孩子在自己老了以後都會孝順自己,所以還把自己所有的存款都平分給了兩個孩子。
結果,讓她沒有想到的是,最後並沒有如她預料的那般。到了她需要子女養老的時候,兒子女兒卻不管不顧了,根本不考慮劉奶奶的死活。
這讓劉奶奶很是後悔,她本以為孩子們會因此而對自己更孝順,結果到了她真的需要子女養老的時候,兩個孩子卻互相推卸起了責任,讓她很是心寒。
從那以後,每當劉奶奶和身邊人聊天的時候,就勸告他們說,不要把自己所有的錢都給孩子,就算是子女雙全,有很多孩子,也千萬不能讓孩子平分,而是要留給自己。
因為只有真真切切地握在自己手中的錢才是有保障的,給了孩子以後,自己的晚年該何去何從,根本沒有辦法保障。
其實有很多家長都會像劉奶奶一樣,等到老了的時候更願意把自己的錢留給孩子。但是,這樣做對老人自身,是很不利的。
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子女都是願意孝順老人的,有很多子女都非常自私。如果老人無法分辨子女是否會孝順自己還把自己的所有錢都給了孩子,那晚年時養老就沒了保障。
所以說,我們是不建議老人把自己僅有的存款,過早地給子女。特別是那些家裡有不止一個孩子的老人,我們更是不建議拿給孩子平分。
因為一旦平分,孩子們在老人養老的問題上就容易推卸責任。如果說最後做不出一個令大家都滿意的決定的話,老人養老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由此可見,老人最好還是不要早早地把養老金給了孩子,以免自己將來沒了保障,孤獨終老。
當然,除了不要給養老金以外,如果我們想要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的話,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應該多多注意我們的教育方式。
因為孩子不孝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家長教育方法出了問題。想要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就要做到這些:
首先,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不能溺愛孩子。
現在有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非常寵溺孩子,毫無底線可言。無論孩子提出怎樣的要求,這要求是否合理,這些家長都會同意孩子的要求。
這樣的家長最容易培養出「不孝子」,因為他們根本不懂得和孩子相處的界限,這樣的家長必然不會被孩子尊重,孩子只會覺得這些家長所作所為都是應該的。
其次,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了和獨立意識。
不想自己老無所依,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就必須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獨立意識。因為只有孩子懂得了這些,才能養成不依靠他人的好習慣。
再其次,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和同理心。
想要讓孩子在我們老了的時候孝順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還必須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和同理心。
因為只有孩子懂得感恩,能夠體會父母的不容易,才會在晚年的時候更孝順父母,主動承擔起照顧父母、給父母養老的責任。
最後,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不能控制欲過強。
還有一些家長,因為太愛孩子了,所以非常焦慮。他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害怕孩子走錯路。
所以說,這些家長對孩子很嚴厲不說,還總是想要控制孩子,讓孩子完完全全地按照自己的安排去做。
可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家長的這種強迫式控制,只會讓孩子想逃,讓孩子怨恨父母,逐漸和父母疏遠,成為「不孝子」。
寄語:
作為家長,我們總是會希望老了的時候可以依靠子女。但是,想要讓子女成為我們的依靠,我們也要注意我們自身的一些行為才行。
今日話題:你覺得應不應該把所有的錢都給孩子?還是應該留著自己養老?歡迎大家在屏幕下方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