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候:雨水三候——草木萌動

2020-12-12 翼城縣廣播電視臺

七十二候是我國最早的結合天文、氣象、物候知識指導農事活動的曆法,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是我國的文化瑰寶。

雨水第三候"草木萌動"是七十二候中的第六候。天地之氣交而為泰,故草木萌生發動矣。是為可耕之候。《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雨水賦云:天一生水,東風解凍,潤物無聲,草木萌動。此時節,春山入簾,白鰷出水,黃鸝拂羽,野徑成泊。農家備桑耕,松山聽溪聲。開窗可蒔花草,臨篬坐看灌甽。小樓一夜聽雨,茶山擎傘獨行。待雨霽,初晴,但尋芳草綠,莫問白雲升。空山新雨後,鳥鳴春澗中。

雨水三候花信風為李花。唐代詩人李商隱曾這樣描述過:

李徑獨來數,愁情相與懸。

自明無月夜,強笑欲風天。

減粉與園籜,分香沾渚蓮。

徐妃久已嫁,猶自玉為鈿。

李花,即李樹的花。李樹,又名玉梅,古稱嘉慶子,為薔薇科落葉小喬木,花期因地區、因具體品種而異,通常南方為3月,秦嶺-淮河以北4至5月。白花,雖小而繁茂,素雅清新。果實呈黃色或深紅色。除可生食外,還可加工成李子幹或李子醬等。

李樹屬於薔薇科,落葉小喬木,高約3-5米。葉長橢圓形至橢圓狀倒卵形,邊緣有鋸齒。枝幹如桃,葉綠而茂,花小而繁,三四月間花先於葉而開或花葉同發。李與桃、杏、梅一樣,是我國最古老的栽培花木並結果實,其歷史大約已有三千多年。李花色潔白素雅,猶如滿樹香雪,自古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與桃花並稱。李的食用功效: 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止痛、利水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骨痛、水腫、糖尿病、赤白痢、小兒丹毒等病症。

(草木萌動篆刻:張木奇)

編輯:拜 雲

責編:常錦華

審核:喬華紅

相關焦點

  • 月令七十二候與二十四節氣
    提到『月令七十二候』,可能很多人未必清楚,但說到『二十四節氣』,就要熟悉的很多了。    這二十四節氣,也就是開篇二十四節氣歌提到的節氣,是咱們的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歲中時令、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那時沒有日曆,鐘錶,先民們就觀察天象,看日落日出,月出月沒,然後來認識這年,古時稱為歲。
  • 好雨知時節,詩中春意濃,看詩詞中的雨水時節
    不知不覺中春天已經到來,綿綿春雨便是春天最溫和的宣告,萬物萌動復甦,生命開始了新一輪篇章。今日雨水已至,讓我們在溫潤的古詩中品讀春雨的美妙。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意思是說:雨水節氣前後,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在《逸周書》中就有雨水節後「鴻雁來」「草木萌動」等物候記載。
  • 2017年雨水節氣是幾九 雨水是什麼意思
    ,雨水過後,氣溫開始回升、冰雪慢慢融化、降水逐漸增多,所以為雨水,雨水時節也有雨水節後鴻雁來的說法.而且雨水節氣之後,就是氣象層面上真正意義的春天.2017年1月16日     四九,參星半夜落下,辰星早上升起     「四九」:2017年1月17日——2017年1月25日     五九,白日漸長,太陽未時之後可照進堂屋     「五九」:2017年1月26日——2017年2月3日     六九,春風拂面,百草萌動
  • 雨水 | 土脈潤起、霞始靆、草木萌動
    立春過後,節氣就到了雨水,生命度過寒冬,可以感受到早春醒來的喜悅了。
  • 春風化雨 恰生萬物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
    雨水這一節氣標誌著春天的到來。雨水,顧名思義就是降水開始增多,冬天的雪也開始減少。」雨水一到,春回大地,田野一片生機,正是九九歌中的「七九河開、八九雁來」時節。在春雨脈脈含情中,柳絲開始含煙,待柳煙成陣,便春色撩人了。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個節氣,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前後,公曆的2月18至20日左右。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
  • 雨水是什麼季節 2020雨水節氣是幾月幾日 雨水節氣傳統習俗
    「立春」之後,2月19日將迎來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個節氣「雨水」。「雨水」是一個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個節氣。鬥指壬;太陽到達黃經330°;每年公曆2月18-20日交節。雨水和穀雨、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黃道十二宮的對應關係
    三候,魚陟負冰。(陟,音職,升也,高也。陽氣已動,魚漸上遊而近於冰也。)雨水∶初候,獺祭魚;(此時魚肥而出,故獺先祭而後食。)二候,候雁北;(自南而北也。)三候,草木萌動。(是為可耕之候。)(二月)驚蟄∶初候,桃始華,(陽和發生,自此漸盛。)二候,倉庚鳴;(黃鸝也。)三候,鷹化為鳩。(鷹,鷙鳥也。此時鷹化為鳩,至秋則鳩復化為鷹。)
  • 今日,雨水
    雨水節氣也不是不再下雪的節氣,按照現代氣候,節氣起源地區氣候平均結束降雪的時間,是在驚蟄時節。只是更晚的降雪,就很難再有積雪了,所以諺語說:「清明斷雪,穀雨斷霜。」霜雪可能發生在春季的任何一個節氣當中。所以雨水節氣,既不是降雨的開始,也不是降雪的終結。雨水節氣的氣候本義,是指節氣起源的黃河流域地區,降雨的概率開始高於降雪的概率。
  • 雨水節氣賞讀元稹的《詠廿四氣詩·雨水正月中》
    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後,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意思是說,雨水節氣前後,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書》中就有雨水節後「鴻雁來」「草木萌動」等物候記載。
  • 讚美雨水的詩句 描寫雨水節氣的詩詞雨水著名詩句關於雨水的諺語
    2月19日我們將迎來雨水節氣,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古人吟詩作賦讚賞春雨,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雨水的詩詞吧。  有關雨水節氣的天氣諺語很多,特別是在長江流域和江南廣大地區廣為流傳的諺語有:  雨水日晴,春雨發得早。(贛)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滿。(湘)  雨水落了雨,陰陰沉沉到穀雨。(贛)  雨打雨水節,二月落不歇。
  • 一文說清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月令七十二候和穀雨三候,建議收藏
    穀雨節氣更多得名於,《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記載:「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中國古代將穀雨分為三候(每一候為5天):初候(第一候):萍始生。
  • 明日雨水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丨雨水三候丨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第一個五日,水獺捕捉到魚後將捕獲的魚排列在岸邊展示,似乎要先祭拜一番後再享用。第三個五日,天地間陰陽交泰,出現生機,草木乘此生機,開始萌動。此外,雨水還有三妙:鴻雁傳情草木盛;獺祭春魚感恩情;雨水養生益處多。
  • 通博科普|二十四節氣裡的中國文化——雨水
    2021年02月18日 18:43:49農曆辛丑年 正月初七 星期四我們迎來了一個靈動的節氣——雨水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個節氣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何為雨水「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
  • 今日雨水,一曲《竹林聽雨》寧靜 淡泊 悠遠,送給大家~
    中國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三侯丨草木萌動再五日,「草木萌動」,雨媚風嬌中,鶯飛草長了。雨水這天,女婿要去給嶽父嶽母送節。雨水這天在民間,有一項特具風趣的活動叫「拉保保」(保保即是乾爹)。雨水節拉乾爹,取「雨露滋潤易生長」之意。以前人們都有為自己兒女求神問卦的習慣,看看自己兒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個乾爹。
  • 除了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你知道還有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說嗎?
    中國古代先民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結合天文、氣象、物候知識制定出指導農事活動的曆法,規定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這樣一年就分為了四個季節,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除此之外,人們又根據某個節氣時開的花,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花為代表,作為這一節氣中的花信風。花信風,是應花期而來的風,所以叫信,是中國節氣用語。意即帶來開花音訊的風候。
  • 今日雨水,我在手機裡感受到福州的春天
    雨水開始增多, 大地欣欣向榮…… , 田野一片生機…… 雨水 · 春雨貴如油 古人說:「東風解凍, 冰雪皆散而為水, 化而為雨,故名雨水。」
  • 2020大雪三候是什麼具體含義 大雪節氣有哪些習俗詳細介紹
    再過幾天就是大雪節氣了,每個節氣都有它的特點,節氣三候就代表著這個節氣的氣候條件,大雪節氣最常見的就是降溫、下雨或下雪。那麼2020大雪三候是什麼?2020大雪節氣是幾月幾日?  2020大雪三候是什麼  大雪三候是一候鵑鷗不嗚;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一候:鵑鷗不鳴。因為天氣寒冷,寒聲鳥也不再鳴叫了。
  • 關於雨水的農諺:「早晨落雨晚擔柴,下午落雨打草鞋」,是啥意思
    明天雨水節氣,關於雨水的農諺:早晨落雨晚擔柴,下午落雨打草鞋,啥意思?今天是農曆正月二十五,立春節氣過後,明天就迎來春天的第二個節氣雨水了,自雨水節氣到來後,田地裡的農民們也正式進入春耕的季節。以雨水來看,關於雨水的農村諺語還是很多的,比如「早晨落雨晚打柴,下午落雨打草鞋」,還有「雨水落雨三大碗,小河大河都要滿」等。雖然這些諺語看似簡單且有趣,但是這農村諺語卻包羅萬象,富含智慧的結晶,所以來說這節氣俗語也是古代人們的勞動成果。
  • 俗語「雨水落了雨,陰陰沉沉到穀雨」,雨水下雨好嗎?答案來了
    ——【宋】朱敦儒《好事近》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排在立春之後。每年公曆02月18日-02月20日,太陽到達330°時交節。它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看名字就知道,雨水節氣,既有雨,還有水。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云:「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