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世木雕——通海小新村格子門

2021-02-14 禮樂名邦通海

在雲南省通海縣的不少古建築,有許多精美的木雕。最叫絕的木雕當之無愧是清末木雕大師高玉美雕刻的一堂格子門,小編帶您到楊廣鎮小新村的三聖宮去看一看。

三聖宮坐落在距縣城約5公裡的一座小山腳下,它三面環山,周圍終年流淌著兩股清幽的山溪。遠看三聖宮似一艘古老的大船,停泊在碧疇、青山、小溪的優美環境中。

傳說中的小新村三聖宮在二千多年前是一個港口,後來海水落了,停在港口的一隻大船就擱淺在現在的位置。到了明朝初期,沐國公(沐英)統軍平雲南,明軍落籍雲南通海,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始建三聖宮。因這片土地像只船,就將三聖宮建蓋成一隻船的形狀。明朝洪武年間,由當地人傅承運主持建造前殿、中殿,因供奉有關聖,被命名為「關聖宮」。到清末光緒年間建後殿,殿內塑有儒、道、佛三聖,故名「三聖宮」。現後殿及兩廂是一片荒蕪的草地,生長著樹幹直徑粗達半米以上的柏枝樹幾十株,環境頗為清幽。

在六扇格子門上,總共雕刻「春秋」、「戰國」、「三國演義」、「封神演義」、「水滸傳」,以及古代神話傳說瑤池赴會、十八羅漢、八仙故事、大禹治水、老子、孔子故事等,全部故事種雕刻151個人物,18匹戰馬,15條龍,3頭麒麟,9隻怪獸,4頭牛,其他有魚、水禽和樓臺亭閣等。據說高應美雕小新村格子門時,生活是上等夥食,工資前期大料做好後,到作細活時第一段二兩木渣兌一兩銀子,第二階段一兩木渣兌一兩銀子,第三階段,一兩木渣兌一兩金子。

題頭的雕刻是九老拜童子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山東省。張百萬家九代同堂,第10代才生下來三天,就爬到供佛的桌上坐著,他的父親說是怪物,要把他除掉,而他家九代人說:不是怪物是貴人,九代老人都來拜他。十年後這小人修成正果,帶領九代人升天。

見過些古建築木雕的人,像北京故宮,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山西祁縣喬家大院,建水的張家花園、朱家花園,石屏的鄭營我都去過,特別是河南開封的山陝甘會館,有專家評價「是國內木雕裝飾最為集中,藝術成就最高的地方,國內沒有超過此處者。」它的大殿建築的木構件上,特別是屋簷下邊的桁、枋、鬥拱、雀替、擋板、垂柱等幾乎都是精美的木雕裝飾,它的桃尖梁頭為虎面紋浮雕,耍頭全部雕成龍頭,下墜垂花,周圍共計二十六個,一律鏤空透雕。最為精彩的是,採用圓雕手法,將龍頭懸空處理。民間匠師把它稱為「懸雕」。山陝甘會館在明末由中原開封經濟實力最強的山西、陝西商人投資興建(後甘肅加入會館的董理事會,會館由原來的山陝會館變更為山陝甘會館)。其豪華富麗,建築藝術居當時省城之冠。開封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木雕藝術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自然不足為奇。看過山陝甘會館的木雕藝術,曾認為小新村三聖宮格子門可能是過分的渲染,會讓人留下「只不過如此!」的遺憾。然而,當走進三聖宮,拾級而上,六扇格子門映入眼帘時,被驚呆了,這格子門是何等的金碧輝煌、富麗堂皇和工藝精美啊!

這一堂由6扇組成的木材雕刻門,是中國傳統建築正廳的大門。今年81歲的管理員朱傳忍用濃重的通海口音介紹:這堂格子門的料子是毛椿樹,其特點是千年不會生蟲,不會變形,不會腐朽,易於雕刻,是請馬幫從丘北縣林區馱來的。格子門高3.2米,寬0.6米,厚0.07米。在這接近12平方米的毛椿木門上,美輪美奐,錯落有致地雕刻著封神、戰國、三國、水滸、民間神話等故事場景。山水樹木、魚蟲花鳥、奇花異卉、珍禽異獸、亭臺樓閣、人物動態無不細緻入微,出神入畫。木雕三層至六層的鏤空雕刻,使得立體空間層次更加豐富,6扇格子門,構思精巧,繁而不亂,氣勢恢弘,巧奪天工,可見雕刻者細膩流暢的功力。人們常以「雕梁畫棟」、「鬼斧神工」盛讚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用它來形容三聖宮格子門,應是恰如其分的。

中國傳統的格子門以縱向分,可分為三部分,上部裝窗欞的叫「隔心」、「格眼」或「菱花」;下部裝木板的叫「裙板」或稱「障水板」;中部隔心與裙板之間的狹長部分稱「腰華板」。三部份中,隔心是雕刻表現的重點部分,一般為工藝複雜、精美的透雕;腰花板部分為浮雕,也有採用透雕的;下部的裙板,全部採用圖案簡單的浮雕。但你仔細觀察三聖宮這6扇格子門,除隔心雕刻精美細膩外,腰華板和裙板的圖案也並不簡單,即使在最易被忽略的裙板部位,也是十分精彩。如第三四扇格子門的裙板部分主要浮雕了竹林,橫豎參差錯落的竹葉 又是一組文字,它組成一首七絕:

水繞樓船起聖宮,雙龍發脈勢豐隆。

春山擁翠千年秀,不賴丹青點染工。

這首詩描寫了三聖宮周圍的地勢、地貌、環境、歷史沿革、風物傳說等。「雙龍發脈」指小新村三聖宮在本村正中,左有大石山,右有牛頭山(又稱富春山),形如兩條龍舞欲騰、故有雙龍發脈之勢。「春山擁翠」即指寺旁的富春山古木蒼翠,它背靠小新村,面對大新村,它的蒼翠長青,無需畫家用丹青妙筆點染。「不賴丹青點染工」還寓意雕刻格子門者鬼斧神工,妙趣天成,自然流暢,沒有刀鑿斧劈的痕跡,可謂一語雙關,讓人讀後遐思綿綿。

六扇格子門從南至北(從右到左),從上而下主要包含以下內容:第一扇,四羅漢、太極圖上收殷洪(殷王的二兒子)、九老拜童子、王官歹遊天宮、大禹治水、麒麟馱孔子學道;第二扇,五羅漢、王母娘娘召開蟠桃會、八仙赴會、劉海戲金蟾、封神演義、三仙下棋——太乙真人、普賢真人、燃燈道人、太上老君倒騎牛;第三扇,兩條龍、三星獻壽、竹葉詩、張飛大鬧長坂橋;第四扇,三條龍、三打祝家莊、竹葉詩、劉備過江招親;第五扇,四羅漢、馬躍檀溪、溫酒斬華雄、黃石公對張良點破兵書、孫(臏)龐(涓)學道;第六扇,五羅漢、三顧茅廬、張任勸劉璋、金雁橋收張任、八仙之二仙、孫臏龐涓學道歸來。

雕刻這堂格子門的師傅是清末河西縣(今通海河西鎮)著名的木匠高玉美。高玉美(1861—1932),其父是通海、河西一帶著名的雕刻家。高玉美幼時隨父學雕刻,喜繪畫,耳濡目染,學有成。年稍長,拜本縣大營村著名木匠呂義山為師並參與修建通海聚奎閣。光緒末年至民國初的十七年時間裡,高玉美先後應聘在通海、河西、個舊等地設計、雕刻了四堂格子門。一堂在河西圓明寺大雄寶殿內(1983年毀於火);一堂在個舊李家花園內;一堂在通海城周家花園內(現在縣文化館保存);一堂就是三聖宮的這6扇格子門。傳說個舊李家花園的格子門,先被賣到香港,後又賣到法國巴黎,現被法國一家博物館收藏。 這四堂格子門中,小新村三聖宮的這堂格子門藝術價值最高,工藝最為精美,是高玉美一生的代表作。

三聖宮格子門雕刻於清末光緒26年(1900年)迄今已歷經一個多世紀的風雨滄桑。高玉美的父親高樹得是滇劇演員,故有雕塑歷史人物的本領,其子繼承父業,深得要領。據說通海聚奎閣上的一些雕刻也是高玉美的傑作。高玉美精雕小新村格子門歷時三年(還有一種說法前後用了17年的時間)。雕刻時吃的是上等夥食,大料做好後到作細活時,第一階段二兩木渣兌一兩銀子作報酬;第二階段一兩木渣兌一兩銀子;第三階段,一兩木渣兌二兩銀子。故有「高玉美雕刻格子門鑿出的木渣,與他的工價銀相等」之說。格子門雕刻好後用真金裝飾至今。三聖宮格子門雕刻好後,算得上是一件稀世奇寶,有人寫了一幅飽含藝術創作哲理的對聯評述了這堂格子門和它的創作者:

「靜而定,定而安,安而盡,盡而得,得止至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萬相皆空。」

大約在上個世紀70年代,曾有香港人出30萬人民幣或用汽車來買換格子門,但被村民拒絕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格子門今天的價值不可估量。

精雕細琢而得名的通海三聖宮格子門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今天已經名聞遐邇,堪稱國內一絕。來觀者絡繹不絕,已有26個國家的外賓來到三聖宮觀賞格子門。一位美國人評價「走了半個世界,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精美的木雕藝術品。」通海三聖宮的格子門是國內罕見的木雕藝術精品,和開封山陝甘會館的木雕藝術相比毫不遜色,稱之為國寶也是當之無愧的。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資訊」

「美麗開放的通海歡迎您!」——《禮樂名邦通海》

【如何分享】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訂閱我們】搜索「禮樂名邦通海」或「lymbth」

相關焦點

  • 雲南省資訊|雲南玉溪三聖宮的6扇格子門,被稱為海內外第一木雕:系...
    雲南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雲南玉溪三聖宮的6扇格子門,被稱為海內外第一木雕:系高應美雕刻在雲南省玉溪通海縣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有不少古建築,有許多精美的木雕最叫絕的木雕當之無愧是清末民間木雕大師高應美雕刻的一堂格子門。精雕細琢而得名的通海三聖宮格子門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今天已經名揚海內外,堪稱國內一絕。前來觀賞的遊客數不盛數,從改革開放打開國門以來已有26個國家的外賓來到三聖宮觀賞過這六扇格子門。
  • 大理白族木雕的秘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中國的木雕藝術起源於新石器時期,秦漢兩代木雕工藝趨於成熟,歷史十分悠久,發展至今,主要形成浙江東陽木雕、浙江寧波朱金木雕、浙江溫州、樂清的黃楊木雕、福建龍眼木雕和廣東金漆木雕
  • 通海特產推薦
    【秀山鎮特產】豆末糖豆末糖是通海歷史悠久的傳統產品,以「香、甜、酥、脆,入口無渣」著稱,選用優質黃豆作為主要原料,另加白糖、飴糖等精工製成。層薄如紙,色白如乳,食用起來,甜而不膩,松酥、香脆,十分爽口。綠豆糕通海的綠豆糕也久負盛名,在選料上也頗為講究:選用當地所產的優質綠豆和白糖,依方調製而成,入口油而不膩,鬆軟香甜。現在,通海的綠豆糕工藝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創新發展,深受大家喜愛。
  • 通海抗日名將茅珵
    70多年前茅珵在家鄉通海(南通東部與海門西部)拉起抗日隊伍,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通海人民親切地稱之為「茅三旅」。這支隊伍為保通海保南通,和敵人進行了殊死的鬥爭,威震通崇海啟,血灑江海大地,成為蘇中新四軍抗擊日寇的一支勁旅。他們為抗擊日寇,為保衛南通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茅珵一九四九年在南京。
  • 通海秀山免費開放了!裡山每周一、周五要趕集了!
    通海趕集日,收藏好了! 楊廣:每逢周三、周五(距縣城3公裡) 【特產】:麵條、五堖山臭參 【玩點】:三聖宮格子門、東華山、龍泉寺、興義石頭城堡、地會 四街:
  • 《蠟筆小新》蠟筆小新塗鴉王國版
    喜愛蠟筆小新的朋友又有新的轉蛋玩具可以收購囉!由日本萬代 BANDAI 轉蛋事業部 GASHAPON (ガシャポン)將在 2020 年 4 月,推出最新版的蠟筆小新之劇場版電影主題轉蛋玩具「蠟筆小新塗鴉王國版轉蛋組合」2020 年 4 月原本應該要在日本當地上映的蠟筆小新 30 周年紀念劇場版最新作品《蠟筆小新:激戰!塗鴉王國和四位勇士》(クレヨンしんちゃん 激突!
  • 那些客串《蠟筆小新》的動漫人物,小新玩過的梗,你知道幾個?
    大家好,今天我們的主題是《蠟筆小新》,《蠟筆小新》講述的是來自日本春日部的五歲小男孩野原新之助的日常搞笑故事,《蠟筆小新》可以說是一部非常有年代感的動漫了,這個看似只有5歲的小孩,卻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發出非常多搞笑尷尬的故事。
  • 通海傳統年夜飯菜單,請查收!
    通海人的燒麥餡多以豬肉為主,餡多皮薄,沾上油潑辣子蘸料,一口一個,清香可口。 取通海杞麓湖新鮮的「海魚」煎炸後倒入通海釀製的醬油蒸燉出一碗美味鮮香的醬油魚,寓意年年有餘。
  • 嶽飛後裔為何會定居通海?
    嶽飛後裔為何會定居通海?記者來到通海縣楊廣鎮嶽家營,見到了嶽飛第三十一代孫嶽修旺。這裡是以嶽飛為第一代算起。問起祖輩為何會到此?嶽修旺說,嶽姓進入雲南主要有兩次契機:一次在明朝初年, 和大多數雲南的漢族姓氏一樣,源於朱元璋對雲貴地區發動的南徵。嶽飛的後裔嶽宗禮,從湖南衡陽遷徙到了雲南通海。
  • 意匠生輝:東陽木雕·黃楊木雕
    (摘自浙江省博物館《意匠生輝——浙江民間造型藝術》陳列「前言」) 介紹雕塑藝術專題中的「東陽木雕」和「黃楊木雕」。 東陽木雕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民間工藝之一,被譽為「國之瑰寶」,居中國四大木雕之首,廣泛應用於建築裝飾、家具裝飾、陳設及宗教造像,以造型豐富、神韻生動、雕飾精美、技藝精湛和內容廣泛而蜚聲海內外
  • 通海民間傳說,是從未聽說還是被遺忘... ...
    向上來到了登瀛橋,據說原來的通海少女個個貌美如花,可是美中不足的在於,通海女人的風騷也是遠近聞名的。當地有一個賢人就對鄉鄰說:「你們看登瀛橋那不就是秀山的下體嗎?」大夥一看果真如他所說。賢人就接著說:「秀山的下體正對著通海城所以才這樣,只要立一面照壁一擋就好了。」大夥照做後,果然通海的風氣有了很大的改善,周邊的人也都知道通海女人的賢德。
  • 木雕入門教程自學木雕不求人 雕塑基礎教程:木雕
    書名:木雕(中央美術學院規劃教材雕塑基礎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木雕》內容簡介:本教程按照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的專業基本課程設置編寫
  • 這才是國風:「以木為紙,化木成金」的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與東陽木雕、黃楊木雕、龍眼木雕並譽為我國民間木雕四大流派,於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兩門正背面均有裝飾。正面上下橫肚分別為通雕花鳥圖及淺浮雕卷草紋,門肚通雕潮劇《郭子儀拜壽》戲出。
  • 通海裡山:櫻花爛漫似春來
    通海·裡山 五金工業園區櫻花大道當其它花兒還在沉睡櫻花就已風姿綽約初綻的櫻花豔麗如滴春未到 花已開 櫻花是春天的使者但通海的櫻花比春天先到裡山五金產業工業園區的櫻花大道已經是一片片緋紅燦爛綻放藍天和白雲是最純粹的背景板
  • 滇中引水工程通海段建設有序推進
    與此同時,滇中引水工程通海段主體工程涉及的大塘子隧洞出口,螺峰山2#、3#支洞也在加緊施工,全面推進。截至目前,項目部管理人員及作業人員共有387人到崗,做到既抓好疫情防控,又全面推進工程建設。建設進度已達到正常水平。今年以來,滇中引水工程通海段已完成工程投資3837萬元。
  • 蠟筆小新裡恐怖的幼稚園
    蠟筆小新是一部平靜的日常番嗎?我的回答是:不是!除去動漫中特意去設計的夏日都市傳說系列,在動漫中還有幾起超自然恐怖故事,更加的令人害怕。今天,小編來講講動漫話恐怖的幼稚園(689集),在我看來最細思極恐的一集。
  • 滇中引水工程通海段建設取得新進展
    今年以來,滇中引水工程通海段建設單位中鐵二局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加強疫情防控管理,有序有力推動復工復產,全力推進工程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混凝土拌合設備轟隆作響、扒碴機緊張作業、運輸車有序往來……嚴格落實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的滇中引水工程通海段的建設者們在此起彼伏的機械聲中忙碌著。  螺峰山1#隧洞是通海段項目部進洞的第一個工作點,眼下每天正以3.2米的速度掘進。
  • 省非遺項目-藝達木雕
    主題介紹個人的藝術歷程、藝達木雕的工藝特點、作品亮點、對臺對外交流等。他是工藝美術行業的領軍人,也是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潘山廟宇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鄭銀聘不但全面繼承潘山木雕藝術,而且對中國傳統寺廟雕刻技術有獨到領悟,並不斷創新潘山木雕藝術,豐富了潘山木雕藝術的內涵,為中國臺灣三百多個廟宇作了雕刻,為廟宇雕刻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作出了貢獻,同時也為兩岸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
  • 蠟筆小新一家有多奇特呢
    在看蠟筆小新的時候總覺得看起來很高笑但也會給人帶來一種好奇的心情,描述出了某些情節給動畫帶來精彩的畫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隨著蠟筆小新這部動畫片好看但大多數講述的是蠟筆小新一家遇到不可思議的事情也同時給劇情創造的獨特,笫一次奇特小新小葵兩兄妹在天堂挑先家庭嘗試了許久也沒有合適的無奈之下選擇了投胎到野原夫妻家就這樣小新小葵誕生了有了一個美滿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