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廣漢中江仁壽安嶽五地攜手——以「同城化無差別」政務服務助推下好「雙城記」先手棋
金堂、廣漢、中江、仁壽、安嶽五地政務服務同城通辦。圖為市民在金堂縣政務服務中心行政審批局綜合窗口辦理業務。
開欄語
將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作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先手棋,大力實施「一幹多支」發展戰略牽引性工程,做強成都極核,共建面向未來、面向世界、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成都都市圈……隨著同城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和183項年度重點任務的落地落實,軌道交通網絡構建、產業生態圈和市場體系共建、公共服務便民共享等領域的同城化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連日來,本報派出多路記者對政務服務、醫療保障、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成德眉資同城化工作進行了探訪。
在德陽市政務服務中心,市民曾婧陪同朋友辦理了公積金異地轉移手續。「以前要到成都辦轉移手續,現在在當地就可以辦理了,非常方便。」她告訴記者,「同城化無差別」服務十分高效,辦事流程也很便捷。
資源要素同用、城市營運同體、競爭優勢同構、公共服務同享。這是成德眉資四市人民的熱切期盼,也是成都都市圈建設的著力方向。展望未來,按照省委提出的起步期、成長期、提升期三個階段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要求,面向未來、面向世界、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成都都市圈正加速成形。
記者了解到,目前,居民身份證遺失補辦、社保卡查詢掛失、醫師執業註冊多機構備案、納稅申報、護照換發……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70個政務服務事項,已經可以在金堂、廣漢、中江、仁壽、安嶽五地實現同城通辦。
政務服務
同城化無差別辦理
11月18日,成德眉資政務服務同城化(第一期)金(堂)廣(漢)中(江)仁(壽)安(嶽)啟動儀式在金堂淮州新城招商中心舉行。五地現場籤訂政務服務同城化通辦協議,將70個政務服務事項納入第一批跨區域通辦範圍,其中38項可實現即時辦理(辦結)。
「我們在大廳設立了『同城化無差別』受理窗口,由專門的服務人員引導市民辦理相關業務。」金堂縣政務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政務服務改革打破了戶籍或居住地區域限制,按照統一標準,對事項要素、辦理流程和辦事指南進行了完善,並在五地政務服務大廳同步開啟「同城化無差別」受理服務模式。
記者在德陽市政務服務中心看到,公安、人社、稅務等部門都設立了「同城化無差別」受理窗口,辦理包括居民身份證異地辦理、社會保障卡補卡、消費稅申報等審批服務事項。
「政務服務同城化作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創新之舉,是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貫徹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重要環節。」金堂縣政務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3月,我省發布了《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隨後,金堂縣、廣漢市、中江縣、仁壽縣、安嶽縣五地以實現政務服務同城化為工作目標,啟動首批試點工作,推進政務服務事項跨區域無差別辦理。五地及時組建了工作專班,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按照「直接辦理、收受分離」兩種辦理模式,依託四川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等審批服務平臺,運用「窗口協助幫辦、數據線上跑路、快遞線下配送」的工作方式來實現跨區域通辦。
新的起點
物理上的同城需要統籌軟硬體
「金堂縣、廣漢市、中江縣、仁壽縣、安嶽縣五地70個事項跨區域通辦是成德眉資政務服務同城化項目的第一期。」金堂縣政務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五地將根據企業、市民跨區域通辦需求,積極創新合作路徑和模式,逐步擴大事項範圍,建立「標準統一、異地受理、遠程辦理、協同聯動」的政務服務新模式,通過直接辦理、網上辦理和授權委託辦理等方式,為企業和市民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政務服務。
不僅如此,五地還將以政務服務同城化為起點,共建「金廣中仁安」營商環境聯盟,推動產業協同協作,高效促進勞動力、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流動,加快構建分工合理、高效協同的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形成雙向互濟的開放新格局。
「這是成德眉資政務服務同城化的新開篇。」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執行長湯繼強教授接受採訪時表示,同城化不光是物理上的同城,比如交通基礎設施的硬體統籌,還涉及軟體,比如政務服務、政策措施方面的統籌。「因此不光是毗鄰的區(市)縣,包括我們的中心城區,都要有一個全域同城化的概念,透過政務服務的一體化讓更多市民暢享同城化帶來的便利。」湯繼強說。
據介紹,下一步,政務服務同城化區(市)縣「朋友圈」將進一步拓展——各地將強化統籌協調統一發展理念,加速共建便捷暢達都市圈、開放型產業生態圈、高能級平臺載體、無障礙生活圈、綠色發展都市圈。同時,推進建立跟蹤學習機制,啟動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經驗做法和政策舉措的梳理研究,著力強化都市圈項目推介,務實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走深走實,將成都都市圈打造成為主動融入「雙循環」、齊心唱好「雙城記」的重要支撐。(記者 李自強 文/圖)
原標題:成德眉資政務服務開啟同城化新篇章 同城 通辦
【來源:成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