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閥門工程師曬嫦娥5號的探月之旅,他的朋友圈火了

2020-12-18 全球閥門網

11月24日4時30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長五」剛發射完,浙江三方人的朋友圈一片沸騰和自豪!你是否很好奇,為什呢?事情,其實是這樣的。

浙江三方控制閥售後經理張衛龍的微信朋友圈裡發布了現場錄製的一段短短十幾秒的視頻,畫面距離發射現場較遠,鏡頭也有些晃動,相較於央視現場直播來說效果相差甚遠,但對於身處現場為長五發射提供低溫加注系統設備保障任務的三方控制閥的工程師來說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此次發射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3次飛行。視頻只配發了短短39個字:浙江三方控制閥股份有限公司現場基地保障閥門設備勝利完成, 再次祝賀長五發射圓滿成功!字裡行間,讓我想到艾青的詩句「為什麼在我的眼中飽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偉大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浙江三方這些工程師默默付出的結晶!三方人朋友圈立即引爆,大家紛紛點讚轉發,有多年使用三方產品的客戶也有三方的員工。出於對三方品質的由衷讚佩,也有發自內心自豪感的共鳴!這家成立近四十年的公司,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我國軍工、核能、石化等領域的重大裝備國產化替代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 嫦娥五號探測器示意圖

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在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軌道器攜帶返回器留軌運行,著陸器承載上升器擇機實施月球正面預選區域軟著陸,按計劃開展月面自動採樣約2公斤月壤等後續工作。

據悉,嫦娥五號任務計劃實現三大工程目標:一是突破窄窗口多軌道裝訂發射、月面自動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球樣品儲存等關鍵技術,提升我國航天技術水平;二是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自動採樣返回,推動科技進步;三是完善探月工程體系,為我國未來開展載人登月與深空探測積累重要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嫦娥五號任務的科學目標主要是開展著陸點區域形貌探測和地質背景勘察,獲取與月球樣品相關的現場分析數據,建立現場探測數據與實驗室分析數據之間的聯繫;對月球樣品進行系統、長期的實驗室研究,分析月壤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

嫦娥五號任務由國家航天局組織實施,具體由工程總體和探測器、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與回收、地面應用等五大系統組成。探月工程自2004年1月立項並正式啟動以來,已連續成功實施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和嫦娥四號等五次任務。

浙江三方提供素材全球閥門網編輯整理

相關焦點

  • 嫦娥5號順利回家,全國人民歡欣雀躍,探月工程師透露一秘密計劃
    嫦娥5號順利回家,全國人民歡欣雀躍,探月工程師透露一秘密計劃嫦娥5號順利回家,全國人民歡欣雀躍2020年12月17日,中國登月返回器嫦娥5號,帶著2kg的月球樣本,成功降落在預定地點現如今,嫦娥5號順利回家,這也就意味著中國人民又完成了一項壯舉。在這個令人高興的日子裡,全國人民都歡欣雀躍。不過,還是有人會提出疑問,難道嫦娥5號回家,一切就都結束了嗎?探月工程師透露一秘密計劃其實,並非如此。
  • 「嫦娥」 回來了!一文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
    ●據微信公眾號「中國探月工程」消息,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返回器成功落地位於內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航天著陸場。此次探月旅行中,「嫦娥五號」順利將採集到的月球樣品(月壤及月巖)帶回地球,實現了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和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本文將帶你回顧「嫦娥五號」自籌備、發射到返回過程中的一系列關鍵節點,看看「嫦娥五號」在過去的23天裡都逛了哪些「景點」、拍了哪些「遊客照」。
  • 嫦娥五號幾個首次?棒!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 回顧嫦娥五號探月...
    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 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高光時刻 央視新聞 eet 快科 發表於 2020-12-17 17:49:49   你曉得嫦娥五號幾個首次嗎?權威準確的數據是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五項!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成就,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珍藏版)
    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目前,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徵程;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 4分鐘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全程
    11月24日,「出發」——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並進入地月轉移軌道。  12月1日,「到達目的地」——嫦娥五號在月球正面預選區域著陸並開展採樣工作。  12月2日,「已攬件」——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表自動採樣,並將樣品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  12月3日,上升器點火起飛、精準入軌。  12月6日,「已裝車」——嫦娥五號完成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之間的交會對接及樣品轉移。
  • 揭秘嫦娥五號探月十三大步驟
    7aOednc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目前,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徵程;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 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高光時刻 網友直呼我放開我我要看
    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高光時刻 網友直呼放開我我要看時間:2020-12-17 10: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高光時刻 網友直呼我放開我我要看 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圓滿成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來源/國家航天局
  •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紀實
    回顧嫦娥五號這舉世矚目的23天,人們一面為它驚險的太空之旅捏一把汗,一面為它不斷傳回的一條條捷報而欣喜和感動。人們將永遠銘記,2020年底這次意義非凡的太空之旅:  ——「驚天一落」扣人心弦。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穩穩降落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月球風暴洋成為中國探月新地標。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團隊:梳理嫦娥四號的技術突破
    而除了嫦娥五號發射這一激動人心的消息之外,科學家們也始終在探月曆程中不斷尋求新的突破並進行探月技術總結。此外,嫦娥四號任務團隊還獲得了美國航天基金會 2020 年度航天唯一金獎,國際月球村協會自成立以來的首個優秀探月任務獎,英國皇家航空學會 2019 年度全球唯一的團隊金獎等多項殊榮。正如嫦娥四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賈陽所說:「我國探月工程,不斷寫下中國人探索浩瀚宇宙的嶄新篇章。但從嫦娥四號起,中國航天的歷史才開始不斷出現『人類首次』字樣。」
  • 嫦娥五號同行夥伴飛鶴為你揭秘探月之旅
    作為 「嫦娥五號」嬰幼兒配方食品官方合作夥伴飛鶴在微信看點、微信微贊、一直播、抖音、小紅書等平臺,聯合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共同啟動「聽飛鶴講月亮的故事」公益科普直播活動,12月17日20:00-21:30,中國首位卡爾·薩根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博士將做客直播間,為中國寶寶們對探月工程提出的問題進行趣味科普。
  • 中國航天局官宣:不僅是嫦娥六號七號,國際月球科研站也將建立!
    每次一說到中國的航天技術,可能每個人都會豎起一根大拇指表示厲害,而不得不說中國的航天技術可以說是所有國家中發展最快的,從兩彈一星中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直到現在也僅僅只是過了40多年的時間,確發展到了世界頂尖高度。
  • 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嫦娥六號、七號、八號要幹...
    這是人類探月歷史60年來由中國人書寫的又一壯舉。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探測器攜帶月球樣本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在距離地表10公裡高度開傘,按照預定方案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這一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
  • 「探月之父」歐陽自遠高度評價並收藏《嫦娥五號探月寶璽》
    歐陽自遠,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被譽為「探月之父」。從「嫦娥一號」讓中國走出探測月球的第一步,到「嫦娥五號」實現中國探月工程無人探月階段的收官,都離不開歐陽院士孜孜不倦的奉獻。
  • 日夜奮戰,成就探月之旅(深度觀察)
    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內蒙古四子王旗,經歷了23天驚心動魄的太空之旅,嫦娥五號懷揣取自月球的土壤安全著陸。這是人類時隔40多年後再次完成從月球採樣返回的壯舉,創造了5項「中國首次」。習近平總書記致電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將為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作出貢獻。壯舉的背後,是無數航天人的拼搏與堅守。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團隊梳理嫦娥四號的技術突破
    而除了嫦娥五號發射這一激動人心的消息之外,科學家們也始終在探月曆程中不斷尋求新的突破並進行探月技術總結。此外,嫦娥四號任務團隊還獲得了美國航天基金會 2020 年度航天唯一金獎,國際月球村協會自成立以來的首個優秀探月任務獎,英國皇家航空學會 2019 年度全球唯一的團隊金獎等多項殊榮。正如嫦娥四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賈陽所說:「我國探月工程,不斷寫下中國人探索浩瀚宇宙的嶄新篇章。但從嫦娥四號起,中國航天的歷史才開始不斷出現『人類首次』字樣。」
  • 嫦娥五號登月,作家陳新《嫦娥攬月》圖書再火
    《嫦娥攬月》是國內第一部以情感為經,以科技為緯,以文學語言為載體,全面、系統、真誠地書寫中國探月工程的報告文學;是世界第一部描寫和揭秘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奔月前後過程的報告文學。也是中國作家協會的重點作品。
  • 嫦娥5號上升器落月,印度:1年前我們就做到了,可惜是非受控的
    嫦娥5號著陸器,上面的小傢伙就是上升器嫦娥5號是我國探月工程最後階段「回」的執行者,它將實現從月球採集月壤樣本並返回地球,這一過程最重要的子系統就是上升器,它的作用是將著陸器採集的月壤送到月球上空的軌道器上,而在完成這一切後,為了避免成為太空垃圾
  • 嫦娥5號探月,細品氦-3未來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30分,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地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到了預定軌道,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之旅。中國航天人經過幾十年的潛心努力,從定位探月項目開始,已經經歷了繞、落兩個階段。這次嫦娥五號再次探月,計劃帶回2千克月壤。從而實現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任務。
  • 俄專家評價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真太棒了
    資料圖 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環球網綜合報導】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對此,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了多名俄羅斯航天工程師,了解他們對中國探月工程的看法。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科研負責人列夫•澤林內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他的第一反應是:「真太棒了!」澤林內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嫦娥五號任務中讓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在月球上軟著陸,將土壤樣品帶入軌道。他說,這表明中國不想留下太空垃圾。他說:「美國在川普時期,原本可以成為航天領袖。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團隊最新英文評述:梳理嫦娥四號...
    而除了嫦娥五號發射這一激動人心的消息之外,科學家們也始終在探月曆程中不斷尋求新的突破並進行探月技術總結。此外,嫦娥四號任務團隊還獲得了美國航天基金會 2020 年度航天唯一金獎,國際月球村協會自成立以來的首個優秀探月任務獎,英國皇家航空學會 2019 年度全球唯一的團隊金獎等多項殊榮。正如嫦娥四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賈陽所說:「我國探月工程,不斷寫下中國人探索浩瀚宇宙的嶄新篇章。但從嫦娥四號起,中國航天的歷史才開始不斷出現『人類首次』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