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票房破8億! 中國排球以前的偶像你還記得嗎

2020-12-14 華聲娛樂

根據貓眼電影的實時數據,截至11月10日上午10時30分,中國女排題材的電影《奪冠》在上映47天後,票房約為8.29億元人民幣。

隨著排片越來越少,《奪冠》破10億的目標,似乎已經很難實現。而大眾對於排球的熱情,也從電影剛上映時的「高位」迅速回落。

與此同時,11月8日,新賽季的中國女排超級聯賽在廣東江門開打,半個月前,全國男排錦標賽剛落幕,北京隊力壓浙江體彩男排奪冠。

同樣是三大球,比起同時進行的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和男籃職業聯賽,排球聯賽是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中超和CBA聯賽由央視和諸多平臺轉播,各類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競相報導,球迷人數眾多,各類話題引發強烈關注和熱烈討論。

男排聯賽和錦標賽落幕、男排國家隊新帥上位,這類消息只在相關球隊所在的省市媒體上才有小小的露出,在其他時候、其他地方,基本無人操心,無人關注,完全不能成為全國性體育熱點,更別提上熱搜。

在三大球中,中國排球曾是神一般的存在,有輝煌的歷史、卓越的成就,上世紀八十年代,不但中國女排站到世界之巔,中國男排也是世界勁旅,他們的成績,他們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讓籃球和足球同行望塵莫及。

在中國足球和籃球進行了二十多年的職業化改革之後,雖然競技成績沒有太大的提高,但群眾基礎、社會影響力、市場開拓、職業化程度等方面,中國排球已被遠遠甩在後面,落到野渡無人舟自橫的狀態。中國排球到了需要正視現實、痛下決心,改變活法的時候,否則別說在三大球行列裡,就是在整個中國競技體育陣營裡,都會被徹底邊緣,自生自滅。

輝煌的中國女排

像荒野上的城堡

說起排球,球迷們最近的印象應該是去年世界盃上中國女排全勝奪冠,捧回第十座世界冠軍(奧運會、世錦賽、世界盃)獎盃,三天後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女排隊員們更是登上了花車,在全國人民的關注下載譽而歸。

對於女排的榮耀,就算不太關注排球的人也能如數家珍:10次世界冠軍、13次亞錦賽冠軍、8塊亞運金牌……而女排精神更是突破體育範疇,成為了各行各業學習的典範。

但在女排精神光芒萬丈的背後,是冰冷的現實:除了世界大賽上奪冠那一刻,有多少人在關注女排?有多少人知道女排超級聯賽?每場女排聯賽現場有多少觀眾?電視機前、網絡平臺上有多少粉絲?

答案是殘酷的。如果你是一個排球鐵粉,CCTV5的客戶端偶爾會有直播,其他渠道很難看到排球聯賽的轉播。想看排球比賽,只能去現場,而排球聯賽的現場,一般都門可羅雀。

即使大多數的球票是免費送,女排聯賽的上座率仍然寥寥,各俱樂部盈利無從談起,資金投入大多只能用來維持運營,女排隊員們的工資很大一部分需要靠當地的體工大隊來解決。

這也造成了女排隊員巨大的收入差距,以國家隊為例,明星選手與普通國手的收入或許是百萬級與十萬級年薪的差距;而在國家隊之外,還有著其他排球運動員,普通俱樂部當中的普通球員,月工資不過數千。更悲涼的是,由於各俱樂部運作困難,這個水平的工資收入也時有拖欠,很多隊員在二十四五歲就退役,尋找出路。

比無人喝彩還讓人倒吸一口涼氣的是,三、四十年前紅遍全國、群眾基礎廣泛的排球,現在僅剩專業隊和部分高校的校隊,已談不上什麼群眾基礎。大中學校校園裡,已鮮少排球愛好者的身影。社會上,還在玩排球的多數是爺爺、奶奶輩。說起排球,往往指的是老年氣排球。

職業領域,國內女排一線註冊隊員常年只有數百人,且大多是各地基層體校選送的特長生,幾乎……不,應該說是完全沒有俱樂部企業專門培養的排球梯隊與排球人才。

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中國女排,是一種十分獨特的現象,在全世界,在整個競技體育界,都是孤例,她的輝煌是靠天吃飯,建立在一個偉大的教練和一群天才選手的基礎上,她像荒原上一座孤獨的城堡,更像沙灘上一座豪華的大廈,這樣的風景能倔強挺立多少年,誰也不知道。

男排曾是優質偶像

如今徹底被人遺忘

頭頂著耀眼光環的女排尚且如此,男排運動員的苦處,就好理解了。中國男排用一句話形容就是:「沒成績,沒收入,沒關注」。

一位男排隊員曾開玩笑說:「羨慕中國男籃和男足隊員,打得不好還有球迷罵,我們沒連罵都沒人罵。」這句看似玩笑的背後透著無限心酸。一個人如果沒有人愛,沒有人恨,只有無盡的孤獨,那是什麼滋味?

去年的世界男排聯賽,15站比賽中國男排僅在主場贏了一場,最終以1勝14敗的成績排名倒數第一位,之後的男排奧運會落選賽,中國男排火線換帥,發揮神勇,但最終也沒能完成進軍東京的目標。

同樣沒去得了東京的男籃掀起軒然大波,周琦遭受到球迷和媒體的口誅筆伐,而男排的失利無聲無息,這樣的狀況,已是中國男排的常態。作為國字號隊伍,中國男排已經習慣這種孤獨,跟中國冰球、水球、曲棍球同病相憐。

國家隊都無人關注,聯賽當然更無人問津。以河南男排為例,這支曾經是聯賽亞軍的球隊已連續數年沒有找到贊助。「我們跑了大概有十幾家客戶,酒企、地產企業、製造業、食品企業、製藥企業等等,跑了一大圈,幾乎沒人願意贊助,大家一聽是排球,都很委婉地拒絕了。」即使是有贊助的球隊,也是少得可憐,杯水車薪。

「我們每次開會都問隊員要成績,可是贏了球,我們能給隊員什麼呢?一個月2000多塊錢的工資,一身傷病,未來的保障也沒有定數,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可不是喊喊口號就可以的。」國內某支球隊的教練員曾忍不住訴苦。

無人喝彩的中國男排,現在的群體基礎接近瀕危。「80年代,我們打聯賽的時候,全國光男排就有甲乙丙丁四個級別,每個級別都有20多支隊伍,那真叫盛況。現在呢,你去翻一下秩序冊就知道了,男隊女隊加一起26支,這就是後備力量薄弱的後果。」曾經叱吒排壇、如今已隱身幕後的教練回憶往昔。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男排是國民優質偶像,他們跟韓國男排大決戰大逆轉後,北京大學學生連夜慶祝,喊出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激勵了幾代人。當時的核心球員汪嘉偉是世界級巨星,也是橫跨體育、娛樂界的男一號。90年代他作為中國男排主教練,還帶隊在亞錦賽和亞運會上奪得冠軍。球風瀟灑,長相帥氣的汪嘉偉成了無數女孩子魂牽夢繞的偶像,一個日本球迷為了一睹他的風採甚至將他所住酒店對面的三層樓房都包了下來。

不誇張地說,整個80年代全中國最紅的兩個人,一個是出演《廬山戀》的女演員張瑜,另一個就是汪嘉偉。拿到當下來比較,汪嘉偉的影響力比起朱婷、孫楊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今的中國男排,沒有成績,沒有市場,沒有觀眾,也無法誕生出汪嘉偉這樣的全民偶像。

中國排球不應該如此沉淪

面對職業化不能無動於衷

是排球這項運動被時代拋棄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歐洲的土耳其、義大利和俄羅斯排球聯賽,南美的巴西排球聯賽,都開展得如火如荼,匯聚了世界上眾多的排球明星,上座率可觀,商業運營熱火朝天,競技水平也長盛不衰。

亞洲的伊朗,最近十年異軍突起,全力打造國內聯賽,湧現了一批批高水平球員,國家隊登上亞洲之巔後志存高遠,世界大賽上頻頻向歐美強隊發起挑戰,成為世界排壇一支不可忽視的勁旅。

日本借奧運會的機會,重振排球雄風,國家隊冒出一群極具天賦的球員,競技水平上遙遙領先於中國男排。他們的群眾基礎讓我們眼饞:日本春季高中排球聯賽也叫日本排球高等學校選手權大會,是日本全國性的高中排球比賽,有男子和女子比賽,並同時進行。

日本媒體曾這樣描寫過聯賽開始時的盛況:「球館裡人聲鼎沸,看臺上座無虛席,二層和三層的觀眾席上甚至有許多觀眾站在過道中。參賽球隊的支持者包括校長、家長、同學。粉絲身著球隊後援會統一的服裝,有序的在觀眾席中排成方陣,喊著整齊的口號,做出一致的手勢,盡情為球隊加油,甚至還有來自學校的管弦樂隊現場伴奏加油。」

只有七八支隊伍的韓國女排聯賽同樣熱鬧,國內某女排領隊還記得去韓國交流學習時看到的場面。「他們的球隊都是現代、三星這樣的韓國大企業贊助的,比賽時僅這些企業的職工就幾乎把看臺坐滿了,幾萬人的體育館基本沒有什麼空位。」

作為世界排壇數一數二的聯賽,土耳其女排聯賽更是吸引了一系列頂尖國際球員加盟。包括中國女排隊長朱婷、塞爾維亞女排隊長拉西奇、美國女排前隊長拉爾森、巴西女排隊長娜塔莉亞,等多位世界頂級球員都曾在這裡打過球,可見聯賽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近年來,國家體育總局提出了「振興三大球」的戰略。同屬三大球,就每項運動來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足球和籃球市場化程度高,隊員待遇好,但成績不如意;排球尤其是女排已經成為了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卻遭遇著收入低、基礎弱、發展前景不明朗的尷尬。

相比足球和籃球,排球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作為隔網項目,排球沒有直接身體對抗,更講究技術,理論上,它比足球和籃球更容易出成績。伊朗、日本男排的異軍突起,能為我們提供最好的借鑑。更主要的是,排球在中國三大球裡率先走向世界,最有號召力的,何況中國女排現在就是一張金字招牌。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中國排球界的問題,表面上的問題是沒錢沒人沒成績,深層次上,面對這些多年存在的問題,有多少人、作出過多少努力?

相關焦點

  • 總票房破8億,電影《奪冠》上線首播,女排經歷令人稱「奇」!
    電影《奪冠》早在去年就有了定檔上映的消息,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推遲了,經過一段時間後,隨著電影院的開門營業、電影行業的逐漸甦醒,在今年的9月25日,奪冠上映了。上映之後,雖然開盤結果一般,但後期顯示出了自身強大的生命力,僅20天就突破7.18億元,總票房破8億,陳可辛內地票房再創新高。這個票房放在以前可能沒什麼,但作為影院重振的第一部體育片,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
  • 單日票房破億,南大姑娘用《奪冠》為自己的排球生涯畫上句號
    現代快報(記者 侯天卉)9月25日18時,由陳可辛執導的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正式上映。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截至9月26日15時34分57秒,《奪冠》總票房破億。不少南京大學學子觀影后驚喜發現,「南京大學女子排球隊」出現在了片尾鳴謝名單中。
  • 國慶檔首日預售票房破2億!奪冠彩蛋奪冠結局劇情介紹 奪冠彩蛋...
    9月25日,《奪冠》於中國大陸正式上映,由鞏俐、黃渤、吳剛等老演員領銜主演,影片還原了中國女排在賽場上的輝煌歷史,選了真實的女排運動員參演電影,中國女排三十餘年的奮鬥拼搏影像真實地在人們眼前展現。國慶檔首日預售票房破2億
  • 《奪冠》票房破7億,郎平白浪母女同框,白浪為角色減重30斤
    10月12日17時,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電影《奪冠》票房破7億,目前《奪冠》已上映18天,還沒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可以走進電影院去觀看。《奪冠》講述的是中國女排的故事,不僅是熱血的年輕一輩值得觀看,全年齡段的人都可以在這部電影中找到只屬於體育的熱血
  • 《奪冠》密鑰延期,票房突破8億,中國體育電影在未來蓄勢待發
    10月26日下午,電影《奪冠》宣布密鑰延期,將延長上映至2020年11月27日。作為一部原春節檔的電影,《奪冠》經歷了改名、刪減、撤檔、提檔,最終在9月25號率先開跑。目前,電影《奪冠》已經上映33天,累計票房也已突破8億。在《金剛川》來勢洶洶的情況下,《奪冠》仍能在工作日保持5%左右的排片,生命力強勁。
  • 《奪冠》票房破億單日票房冠軍評價兩極分化預測票房不到10億
    遲到了8個多月的《奪冠》終於上映,9月25日上映,21小時票房破億,這一票房成績足以說明中國女排的票房號召力。網上第一波評價已出,總體好評居多,評分兩極分化嚴重,購票平臺給出票房預測10億,隨著第二天票房,數據有所下調。
  • 《奪冠》票房破億!山東大學校友本色出演"國家隊隊長",真實感人!
    9月25日,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公映。《奪冠》是由中宣部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拍攝,影片以中國女排和郎平為原型,講述了中國女排在1981首奪世界冠軍到2019年拿下第十個世界冠軍的歷程,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傳奇經歷,展現出時代變化中"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上映僅兩天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票房破億 影院復工後第4部破億電影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票房破億 影院復工後第4部破億電影時間:2020-08-15 17: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票房破億 影院復工後第4部破億電影 8月14日周五,隨著《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重映和《八佰》的點映,中國內地電影市場迎來復工後的一個高潮,
  • 《奪冠》票房破億,最大的亮點在這裡
    9月25日,《奪冠》(原名《中國女排》)上映了,經歷了改名、撤檔、提檔,在一片期望與質疑聲中,終於緩緩拉開了帷幕,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應該說,《奪冠》交出的成績單還是基本令人滿意的,目前票房破億,豆瓣評分7.4。
  • 《奪冠》票房破億,女排奪冠向教育扣出了什麼「球」?
    整整12年,中國女排走過了低谷,熬過了傷病,挺過了質疑,如今再次回到世界之巔。近日,電影《奪冠》正在熱映。影片剛上映第2天票房就破億。8進4淘汰賽,迎戰當時世界頭號強隊古巴隊,這也是郎平在不被看好的絕境中逆風翻盤的關鍵比賽。
  • 《奪冠》上映兩天,票房破億,這個時代仍然需要「女排精神」
    最近,電影《奪冠》正式與大家見面了。在影片上映的第一天,票房就達到了5800萬元,第二天就破億了。而且,從目前來看,這部電影的口碑還是不錯的,豆瓣評分達到了7.4分。那一年在訓練賽上,中國女排與中國男排的冠軍江蘇隊,展開了對決。這場對決女排輸了。但是,這次失敗也讓女排姑娘們意識到了,如果要獲得明年大阪世界盃比賽的冠軍,她們還得付出更多的努力。於是,當年時任中國女排總教練的袁指導也開始加強了姑娘們的訓練。
  • 《奪冠》3天票房破1.6億!三大驚喜讓人又哭又笑,但有一遺憾
    終於,在2019年底經歷「可能被撤檔流言」,因疫情阻止和觀眾見面的中國女排故事《奪冠》於本月25日上映了。首日熱度奪冠,拿下日票房冠軍。第二天票房破億,三天破1.6億,精彩故事讓觀眾又哭又笑,好評如潮。
  • 《奪冠》一天破億!鞏俐和女排姑娘們贏了!
    記者了解到,截至 昨天(9 月 26 日 )15 時 34 分 57 秒,《奪冠》總票房破億。" 一個字,絕!"" 電影中兩次國歌響起都讓我眼淚決堤!" 許多影迷在看完影片後都留下了 " 感人 " 的熱評。
  • 中國女排首冠39周年,《奪冠》8億票房為其冠冕!
    而在中國體育界的發展在近十年來可謂是收穫頗豐,但不論是容國團獲得的第一個桌球世界冠軍,還是許海峰拿下的第一塊奧運會金牌,都非常具有歷史意義。今年年底的春節檔期間,出現了一部體育類的電影《中國女排》,是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等著名優秀演員主演的關於中國女排一路走來的心路旅程。但受疫情原因,這部電影不得不改檔至9月25日上映。
  • 4個月破150億 中國電影市場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
    生活報訊(記者 王雪瑩)自7月20日中國電影行業復工復產以來,在《八佰》《奪冠》《我和我的家鄉》等電影的助力下,僅僅4個月便創造了150億元的電影票房紀錄,中國也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市場。記者從中影中數國際影城獲悉,《八佰》以31.09億票房位列第一。
  • 《八佰》票房破8億,芭莎電影特別策劃:了不起的中國動畫人
    希望更多的人認識他們,經他們的口重新認識中國動畫、期待中國動畫的未來。中國動畫,確實因為他們足夠的「了不起」! 2.《八佰》點映破億,累計票房突破8億 由管虎執導,主演陣容相當豪華的《八佰》8月14日舉行全球雲首映禮,電影的首波口碑也隨著首映與點映釋出。
  • 票房破3億口碑持續爆跌,賺錢又挨罵的《姜子牙》,你看了嗎?
    文/西瓜 國慶檔電影的陣勢終於拉開,《急先鋒》、《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奪冠》今日對決結果已出,國產動漫大電影《姜子牙》以單日票房破3億的成績,穩居第一位! 但,這會是它最終的排位嗎?個人推測: 絕不是!
  • 奪冠僅1天《急先鋒》被趕下寶座,《姜子牙》9小時票房破1.57億
    《姜子牙》9小時票房破1.5億,以絕對優勢拿下國慶檔首日票房第一 《姜子牙》無疑是今年國慶檔的一匹大黑馬,截至9點電影已經拿下了1.57億單日票房冠軍
  • 中國女排魅力!鞏俐飾演郎平備受好評,《奪冠》上映2天票房破億
    經過長時間的等待,紀錄中國女排奧運徵程的《奪冠》終於上映,第一天就將《八佰》&34;單日票房首位的寶座。影片上映2天後,《奪冠》的票房已經突破1億元,在即將到來的國慶假期中,這個數字還有可能迎來井噴式增長。由於受到全球大環境影響,電影院關閉了近半年之久,從上個月開始才陸續恢復營業。
  • 單日票房破億的《奪冠》告訴你:比努力更重要的,是這件事
    有人做了統計,截至9月26日15時,不到一天的時間,《奪冠》總票房就破億。郎平卻平靜地說:「因為你太優秀了,對手都熟悉你,知道你的弱點,所以你不行。」比賽中,恰恰因為換上了一個新隊員,巴西的教練團隊找不到這個隊員的資料,打亂了節奏,最終中國女排絕地翻盤。印證了郎平整體戰術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