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芝加哥,相信很多年輕人的印象都是,芝加哥——公牛隊,一個NBA史上著名的球隊。這個在美國氣候適宜、經濟富裕的城市,卻是美國黑幫的聚集地,這裡充斥著暴力犯罪事件。
在2016年,在芝加哥平均十萬人裡有23.8人都會死於黑幫。其中92%的犯罪率由非洲美國人或西裔美國人提供,83%的謀殺案與槍械有關,在這其中有60%的槍械犯罪與黑幫有關。
從2001年到2016年,美國在中東戰場上的死亡人數總和為6888人。在這期間,芝加哥因黑暗暴力致死的人數為7916人,遠超美國在中東戰場的死亡人數。
芝加哥是美國第三大城市,位於密西根湖的南部,是北美重要的經濟中心。因為芝加哥的工業化建設時間很早,這裡也是北美重要的工業中心。隨著芝加哥的期貨交易所、股票交易所落戶,芝加哥成為了美國的經濟中心之一,芝加哥證交所在美國原料農業市場上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由於發展的不均衡,現在的芝加哥被比喻成一面天堂、一面地獄。
在城北,這裡是白人的聚集地,擁有整個城市的全部地標和摩天大樓,基礎設施、文化教育、市政服務都是整座城市的中心地帶。
而在城南和城西,只剩下騎車旅館、窮人區、黑人聚集地以及黑幫。髒亂差的衛生環境,低下的教育程度還有食不果腹的生活環境。
城北的小孩生長在高檔公寓,接受良好的教育;城南、城西的小孩則蜷縮在破舊的公寓,耳邊流傳著叱吒風雨的黑幫大佬事跡。
1920到1930年,在一戰後的歐洲移民潮中,大量的義大利移民進入芝加哥,美國黑手黨便在這裡起步。大量的義大利人依靠黑手黨,壟斷一些黑色產業,形成了第一批傳統的黑幫。
卡彭
為了安頓大量的移民人口,芝加哥政府1938年開始建立&34;,最初公屋也是為了給沒有居所的人提供一個乾淨的居所。生活變好之後,移民自然不會繼續居住在&34;,但芝加哥政府想著&34;對於無業游民是個可以生存的地方,便沒有將其拆除。
到了1950年左右,美國南方各州實行種族隔離法律,白人和黑人必須分開,比方說白人廁所和黑人廁所、白人坐坐車頭、黑人坐車尾等。大量的南方黑人遷徙到北方謀求生活(後邊會用非裔代替黑人)。
在就業幾乎飽和的芝加哥,由於大量的非裔湧入,無法就業,導致社會治安嚴重下滑。
此時的芝加哥政府便想到了,當初對待義大利移民的方法——&34;。他們在芝加哥南部修建了新的相對密集的公屋,用來收治非裔。芝加哥政府按照收治義大利移民的方法收治非裔,想著即便是這些非裔成立了黑幫,也比無業游民帶來的社會治安影響要小。
在這種情況下,芝加哥的現代黑幫成立了 。
拉裡·胡佛
在建設公屋時,為了效率、也為了節省材料,導致很多屋子中間的牆壁是空心的,導致了相鄰的兩個屋子之間極易聯通。而黑幫正是利用這點,將公房改造成了一個巨大的迷宮。
曾有黑幫成員表示,他們只用幾個人便可以控制一棟大樓,哪裡放置毒品,哪裡放置軍火,他們一清二楚。
黑幫之間的區別
傳統黑幫是依靠血緣關係來維持,因此,這些人形成了龐大的黑幫家族。傳統黑板的目的是為了身份,為了洗白成為社會的上流人士,更多的是為了名,然後再去謀利。
而現代黑幫則完全不同。他們是一群為了利益而整合起來的亡命之徒。管理混亂、手段殘忍、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芝加哥政府想要整治黑幫,但芝加哥的警力不夠,而國民警衛隊沒有義務去幫助芝加哥政府,也就是說需要有償去請人幫忙。
而黑幫分子早已經將公屋改造成了迷宮,一棟樓需要40人進行長達幾個小時的搜查。截止2000年芝加哥可以出動的全部警力也才1000人左右,而公屋的數量還很多。
黑幫分子常把毒品、槍枝等物品藏在居民家中,這也給警察造成了極大的定罪難度。有黑幫分子曾說過:一棟樓的居民不可能每天見到經常,但可以每天見到他們。這也造成住戶不敢舉報的原因。
隨著美國工業產業鏈的轉移和人工智慧的普及,舊工業模式的消亡,芝加哥的財政也陷入了困境,警備力量也在減弱,芝加哥的就業率也在逐漸的降低。受教育低的非裔就業的機會更加困難。
警備力量變弱,物業遊民增加,犯罪率在提升。
芝加哥政府甚至想把希望寄托在聯合國上,在2017年12月14日,芝加哥的庫克郡警察局長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就曾表示,希望聯合國可以派出維和部隊來協助他們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