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一首 |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2021-02-18 古文詩詞歌賦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唐代: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譯文
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捨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幹。
女子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雲的鬢髮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注釋
⑴無題:唐代以來,有的詩人不願意標出能夠表示主題的題目時,常用「 無題」作詩的標題。
⑵東風無力百花殘:這裡指百花凋謝的暮春時節。東風,春風。殘,凋零。
⑶絲方盡:絲,與「思」諧音,以「絲」喻「思」,含相思之意。
⑷蠟炬:蠟燭。
⑸淚始幹:淚,指燃燒時的蠟燭油,這裡取雙關義,指相思的眼淚。
⑹曉鏡:早晨梳妝照鏡子。鏡,用作動詞,照鏡子的意思。
⑺雲鬢:女子多而美的頭髮,這裡比喻青春年華。
⑻應覺:設想之詞。
⑼月光寒:指夜漸深。
⑽蓬山:蓬萊山,傳說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⑾青鳥:神話中為西王母傳遞音訊的信使。
⑿殷勤:情誼懇切深厚。
⒀探看(kān):探望。

創作背景

在唐時,人們崇尚道教,信奉道術。李商隱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陽山學道。其間與玉陽山靈都觀女氏宋華陽相識相戀,但兩人的感情卻不能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內又奔湧著無法抑制的愛情狂瀾,因此他只能以詩記情,並隱其題,從而使詩顯得既朦朧婉曲、又深情無限。據考,李商隱所寫的以《無題》為題的詩篇,計有二十首,大多是抒寫他們兩人之間的戀情詩。這首《無題》詩也是如此,並且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篇。

作者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相關焦點

  •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 詩詞朗讀: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點上方綠標收聽唐詩宋詞朗讀者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蓬山 一作:蓬萊)相見很難,離別更難,何況在這東風無力、百花凋謝的暮春時節。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燒成灰燼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幹。早晨梳妝照鏡,只擔憂如雲的鬢髮改變顏色,容顏不再。
  •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詩全集」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唐
  •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他擅長詩歌寫作,文學價值很高,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俊麗,尤其是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中,一生很不得志,有《李義山詩集》傳世。賞析:這是一首纏綿委婉的愛情詩,寫出了濃鬱的離別之恨和纏綿的相思之苦。
  • 【詩詞鑑賞】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唐代李商隱《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譯文相見很難,離別更難,何況在這東風無力、百花凋謝的暮春時節。   三、四句,接著寫因為「相見時難」而「別亦難」的感情,表現得更為曲折入微。「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絲」字與「思」諧音,全句是說,自己對於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蠟炬成灰淚始幹」是比喻自己為不能相聚而痛苦,無盡無休,仿佛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一樣。所以,在這兩句裡,既有失望的悲傷與痛苦,也有纏綿、灼熱的執著與追求。
  • 相見時難別亦難,品李商隱情詩中隱藏的小故事
    年少時真可謂「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人生四大喜事,一下就得了兩件。成了人人羨慕的人生贏家,然後又有誰知道他的愛情之路經歷了怎樣的曲折和苦楚,才能將愛情詩寫得如此纏綿悱惻,悽婉動人。就在他含情脈脈之時,不料,她也回眸一笑。也許這幾天是緣分吧,他們的第一次愛情就這樣開始了。她是洛陽富商的女兒,名叫柳枝;他是詩人李商隱。他們總在晴空萬裡,風和日麗的時候相約而遊。每一他們格外珍惜這美好的時光,每一次約會,李商隱都要為柳枝寫一首詩,而她把它們視若珍寶,帶回家放入最精美的木匣子裡。這浪漫的愛情給李商隱帶來了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 李商隱一首《無題》,達到了愛情最高境界,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為了表達自己對柳枝的愛意,李商隱為此創作了這首《無題》。02開篇表達了詩人情感追求很艱難,「訴苦」情深意切「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開篇首句翻譯過來就是,相見的時候是非常艱難的,分開後就會更難,尤其是在暮春之際,東風如果沒有力量,那麼百花也會相繼凋殘。由此可以看出詩人在表達了一種對感情追求困難心境,與相愛的人分隔兩地,相見很難,相聚再分開更難,詩人似乎在向外人表達自己的苦衷。處在痛苦的感情深淵中,詩人無力再堅持下去,好似百花凋殘一般。
  • 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體現了他怎麼樣的胸懷?
    千百年 來, 人們樂此不疲地對詩歌的思想內容等做著各種 猜測, 同時「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相 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身無彩鳳雙飛 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春心莫共花爭發, 一寸相思 一寸灰」等詩句也為人們耳熟能詳。
  • 唐詩來了|李商隱《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無題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 李商隱寫了一首愛情詩,頷聯成為經典名句,常被用來歌頌奉獻精神
    晚唐大詩人李商隱擅長創作「無題」詩,內容大多涉及男女之情。但是,他最著名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流傳六百餘年來,一直爭議不斷。詩中到底寫的是李商隱的「愛情」還是政治「寄情」?詩評者各執一詞。當中牽涉到他的一名好友,以及他的一段婚姻,直接影響了他一生的仕途。
  • 李商隱《無題》詩
    詩人擅長詩歌寫作,構思新穎奇特,其無題詩多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但內容較多隱晦多寫男女愛情或借愛情而言它。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 愛寫《無題》詩的李商隱,讓無數後人好奇他到底在寫什麼
    李商隱的詩中最難懂的是多首《無題》,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李商隱可能也說不清楚他寫的到底是什麼內容,於是就起了個《無題》的名字,希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按照後人自己的理解去分析。詩歌本來就是一種高度概括的文學體裁,詩中的情感更是多種多樣,如果要想讀懂李商隱的《無題》還要先了解一下他這個人。
  • 無題|李商隱
    無題[唐] 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 河圖的《隱》:李商隱無題的一生
    李商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中學課本上可還有幾篇高考必背課文,比如下面:《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隱》這首歌,開篇「我一生無題,多情都不提」,怎麼說呢,詞作也是一位神仙,第一句就讓聞者心中生出了幾分悲情無奈之感。古往今來,寫無題詩最為有名的當屬——李商隱。李商隱因為時局困頓不得志,心中萬般才情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實現,造就了無題眾多題組的詩表達的情緒著實晦澀難懂。
  • 20句關於風花雪月的唯美詩詞,表達的不僅僅是風景,亦或是愛情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飲三杯兩盞淡酒,怎能抵禦它、傍晚之時來的冷風吹的緊急。04.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捨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05.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 晚唐大詩人李商隱名詩《無題》背後是真實含義
    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也有部分詩歌卻過於隱晦迷離,令人難於索解。李商隱有一首《無題》詩。其中有兩句著名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但凡受過教育的國人都讀過,背後,對這兩句詩都耳熟能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