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賞析:[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

2021-02-08 棗莊國學教育促進會

提示:點上方↑↑棗莊國學教育促進會一鍵免費關注

關於作品

  《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這十九首詩習慣上以句首標題,依次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會》《西北有高樓》《涉江採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樹》《迢迢牽牛星》《回車駕言邁》《東城高且長》《驅車上東門》《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滿百》《凜凜歲雲暮》《孟冬寒氣至》《客從遠方來》和《明月何皎皎》。

  《古詩十九首》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誌,深刻地再現了文人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變時期,追求的幻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抒發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幾種情感和思緒。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風格,處處表現了道家與儒家的哲學意境,被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龍》)。

傅抱石《風光好》

劉炳森隸書古詩通屏‍

劉凌滄《韓熙載夜宴圖》

汪圻《西園雅集圖》

王仁華《韓熙載夜宴圖》

謝稚柳《臨宋人筆意圖》

《今日良宴會》

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

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無為守窮賤,坎坷長苦辛。

 

詩歌賞析

  古詩十九首是漢末的文人詩,大多帶有黯然的憂傷和無奈,但這首《今日良宴會》的基調有些不同。這首詩是作者一個人的獨白,寫了作者在一場宴會上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詩前四句寫了這場宴會的歡樂場面。這是一場「良宴會」,文人雅士齊聚一堂,吟詩作賦有絲竹管弦之樂,可以說是賓主盡歡。樂聲在宴會上一陣高過一陣,還有非常美妙的「新聲」令人如痴如醉。

  什麼是「新聲」呢?就是不同於以往傳唱的音樂,而是比較新的音樂,大約就是當時較為流行的胡樂。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開拓了絲綢之路,東西方文化和商業的交流逐漸增多,很多胡人文化傳入中原,對中原社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例如後來在中國遍地開花的佛教,就是在漢末三國時期由絲綢之路傳入的。而歌舞等流行文化,則更容易通過普通的行商歌者四處流傳,在民間掀起流行風潮。根據陸侃如先生在《中國詩史》中的考證,在《古詩十九首》另一篇《西北有高樓》中所提到的「清商曲」,就是由這種新曲演變而來。而清商曲和相和歌,也成為了三國魏晉時期通俗樂歌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提到陸侃如先生,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1935年,陸侃如在巴黎參加博士答辯,法國考官問他,為什麼是「孔雀東南飛」而不是「孔雀西北飛」呢?這個問題有點抬槓的嫌疑,但是陸侃如非常機智,他回答,因為「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孔雀飛不過去,所以只好東南飛了。這個故事調侃的意味居多,是不是確有其事也有待考證,但是陸侃如先生在中國詩歌研究領域著述頗豐,影響力巨大,感興趣的話不妨去讀一讀他的作品。

  繼續說這場宴會。在宴會中,有一位賓客起身唱了一首歌,這首歌的曲調優美,歌詞非常有深意,作者聽懂了,也非常贊同這位賓客歌中所唱,所以他說這位賓客是「令德」,他所說是高言,而自己是他的知音。那麼,歌中唱的是什麼呢?人生在世如浮塵,剎那便被風吹散。自然要想辦法捷足先登,身居高位,享盡人世間的榮華富貴。可別因為一時的貧賤不如意,就安於此道,不求上進啊。

  對於這首詩的詩意,後世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說是無奈,有說是譏諷,說是戲謔。但如果從深層次看來,這些負面的評價,都是由於受了儒家思想的影響。孔子在《論語》裡諄諄教誨學生,要安貧樂道,要君子固窮。既然是君子,就不能對貧困有什麼怨言,追名逐利那是小人幹的事。

  印象中,漢朝自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一直是致力宣揚儒家文化,其實並不是這樣。漢朝統治者一直奉行治國要在各種手段中尋求平衡,外儒內法,也不排斥其他學說。漢宣帝劉詢就曾經因為太子過於醉心儒家學說,想要廢掉太子。因此,在漢代文人詩中,出現這樣鼓勵別人及時行樂,追求榮華富貴,不要安於貧困的作品,也就不足為奇了。

  人的一生非常短暫,光陰易逝,容不得漫不經心的揮霍和輕視。雖說大多數人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為了生活四處奔波,但也應該時不時捫心自問,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在確定了方向之後,再去努力追尋。不管是追求名利,還是單純的物質滿足,還是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只要在這短暫的一生中有過一個或幾個明確的目標,並且為之努力,就足夠了。

敬請關注我們的關注號

主       編:賈傳強

副  主  編:和志紅

顧       問:閆吉文  黃友龍  邱啟永    韓邦亭  候銘

地       址:棗莊市市中區東盛路臥龍公園內

相關焦點

  • 五言之冠《古詩十九首》,篇篇情深字字珠璣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於《文選》,作者和名稱已不可考,每首詩歌都以首句為標題。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風格,被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
  • 《古詩十九首》精講合集
    《古詩十九首》之01《行行重行行》 《古詩十九首》之02《青青河畔草》 《古詩十九首》之03《青青陵上柏》 《古詩十九首
  • 《古詩十九首》之《今日良宴會》
    這首詩寫得很別致。全詩十四句,是主人公一口氣說完的,這當然很質直。所說的內容,不過是在宴會上聽曲以及他對曲意的理解,這當然很淺近。然而詩歌看似簡樸,實則卻婉曲;看似淺近,實則深遠。此詩開頭六句說:今天的宴會啊,真是太棒了!那個歡樂勁,簡直說不安,光說彈箏吧,彈出的聲調多飄逸!那是最時髦的樂曲,妙極了!有美德的人通過樂曲發表了高論,懂得音樂,便能聽出其真意。
  • 古詩十九首、文章雖是無名氏、情感卻是最動人
    《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 文選》而成。這十九首詩習慣上以句首標題,依次為:《 行行重行行》、《 青青河畔草》、《 青青陵上柏》、《 今日良宴會》、《 西北有高樓》、《 涉江採芙蓉》、《 明月皎夜光》、《 冉冉孤生竹》、《 庭中有奇樹》、《 迢迢牽牛星》、《 回車駕言邁》、《 東城高且長》、《 驅車上東門》、《 去者日以疏》、《 生年不滿百》、《 凜凜歲雲暮》、《 孟冬寒氣至》、《 客從遠方來》和《 明月何皎皎》。
  • 回到現場讀古詩:古詩十九首與兩千年前的一場暖冬
    文|白峰時光流轉,物換星移,古人的生活場景與今日有著諸多差異,所以古詩詞在今日讀來,有時候會變得費解。《古詩十九首》的創作年代頗有爭議,文人五言詩究竟起於西漢還是東漢?這在文學史上一直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 古詩十九首:四首哲理詩,及時行樂,方不負此生
    歡迎大家來到閒耍堂,我是堂土《古詩十九首》中雖然夫妻別離、兩地相思為題材的作品佔了大半,但其中亦有勸人及時行樂,或反映寒門子弟思想苦悶的詩作。人生只一世,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若說苦也算不得苦,若說樂似乎也不怎麼樂。
  • 《古詩十九首》,對抒情詩影響很大,它的內容和藝術特色是?
    「古詩」,本來是後人對古代詩歌的一種稱呼。如漢人稱《詩經》為古詩,六朝人也稱漢詩為古詩。東漢後期有許多無名氏的五言詩,魏晉之後稱之為「古詩」。這一批詩歌,據梁代鍾藤《詩品》說有59首。其中有十九首被昭明太子肖統收入《文選》,代表當時五言詩的最高成就。於是,《古詩十九首》便成了專名。
  • 葉嘉瑩先生講《古詩十九首》附:古詩十九首全文
    葉嘉瑩先生講《古詩十九首》之《青青河邊草》 文/ 葉嘉瑩在《古詩十九首》中,有些詩長期以來被認為是表達了一種不十分正當的感情。然而我以為,看一首詩,切忌只看它的表面。杜甫寫過《曲江二首》,那是在安史之亂還沒有平息、肅宗剛剛回到長安時寫的,詩中說,「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向江頭盡醉歸」。
  • 《古詩十九首》的人生主題
    《古詩十九首》的人生主題 2020年07月20日 10:0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文晨熹 字號 內容摘要:《古詩十九首》最早收錄於南朝蕭統《文選》,被劉勰譽為
  • 《古詩十九首》:五言之冠冕,不遜於唐詩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於《文選》,作者和名稱已不可考,所以,每首詩歌都以句首為標題。這十九首詩歌內容多寫離愁別恨和彷徨失意,情調低沉,這是因為東漢末年,社會動蕩,政治混亂,下層文士漂泊蹉跎,仕宦無門,《古詩十九首》就產生於這樣的時代。
  • 《古詩十九首》是哪19首,你知道嗎?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於《文選》(《昭明文選》),是南朝梁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編者把這些作者已經無法考證的五言詩匯集起來,冠以此名,列在「雜詩」類之首,後世遂作為組詩看待。 01 《行行重行行》《古詩十九首》中的第一首。這是一首在東漢末年動蕩歲月中的相思亂離之歌。
  • 古詩十九首:全集(簡析、譯文)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於《文選》(《昭明文選》),是南朝梁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編者把這些作者已經無法考證的五言詩匯集起來,
  • 葉嘉瑩談《古詩十九首》:更好的詩是渾然天成的
    但《古詩十九首》為什麼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這就涉及它所寫感情的主題了。《古詩十九首》所寫的感情基本上有三類:離別的感情、失意的感情、憂慮人生無常的感情。我以為,這三類感情都是人生最基本的感情,或者也可以叫作人類感情的「基型」或「共相」。
  • 五言詩巔峰之作:古詩十九首
  • 古詩十九首當中最有韻味的思婦古詩,最後10個字值得細細咀嚼
    作為東漢末年最有文學價值的詩歌集古詩十九首,上承《詩經》的文學傳統,下啟唐詩宋詞,在整個中國古典詩詞發展史上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這些古詩當中也有不少的詩作寫到了遊子思婦的主題。比如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古詩就是其中很有韻味的一首,尤其是這首古詩的最後十個字,值得今天的我們細細咀嚼。且看: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 《古詩十九首》小結
    雖然粗讀古詩十九首大概意思能理解,但古人用字遣詞跟現在還是有較大差別,所以部分字詞並不是很懂,經過老師講解就比較明晰,且對每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更清楚。先簡單說下本書中關於古詩十九首的概要:古詩十九首均為五言詩,主要作詩於東漢末年,在梁朝時由太子蕭統組織人編寫了《昭明文選》,從東漢末年沒有作者的古詩中挑選了十九首,編到本書,取了一個總的名字叫《古詩十九首》。
  • 四年級上冊語文全部古詩注釋、譯文及賞析,孩子學習古詩輔導資料
    學習古詩要掌握古詩詞注釋和譯文,還有古詩中蘊含的道理,要深入理解古詩的內容。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部編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全部古詩注釋、譯文及古詩賞析,感興趣的家長可以收藏起來,作為孩子學習古詩的輔導資料。這一學期同學們要學的古詩共有9首,分別是王維的《鹿柴》、白居易的《暮江吟》、蘇軾的《題西林壁》、盧鉞的《雪梅》、李商隱的《嫦娥》、王昌齡的《出塞》、王翰的《涼州詞》、李清照的《夏日絕句》、高適的《別董大》,這些古詩要求學生掌握。大家記得關注我,點讚,轉發,收藏!所有資料已收集在圖片中,大家可以直接點擊大圖查看。
  • 恭喜《中文自修》雜誌《古詩文賞析》欄目入選華東地區期刊「優秀...
    《中文自修》自2009年開設的《古詩文賞析》欄目作為本刊歷史最悠久的王牌欄目之一,一直深受廣大師生群體甚至家長的喜愛。 本欄目每一期都會邀請上海市優秀語文教師為學生撰寫課外古詩文鑑賞寶典,作為學生課外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補充,以提升鑑賞古詩文的能力,幫助學生們更好地了解和運用中華傳統文化。
  • 五年級上冊語文全部古詩注釋及譯文,古詩賞析,記得收藏轉孩子
    孩子在小學階段就開始學習古詩了,在教學過程中,通常老師會給學生指出一些重點,例如一些古詩詞注釋和譯文都是需要掌握的重點知識。為了幫助孩子快速掌握古詩的要點,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份部編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全部古詩注釋、譯文和古詩賞析。
  • 古詩《江南》賞析:這首詩到底是誰的作品?
    直到上周讀《周濤散文》,周老師在「讀《古詩源》記」中談到《江南》這首古詩時, 給予了這樣的賞析:此詩不用註解,通俗至此,童稚可懂。但緊接著,又覺得哪裡不對勁兒,好像一直以來《江南》這首詩不是這樣作解的。當時,周濤老師賞析《江南》時,在旁邊打一括號,裡面註明:【梁武帝作江南弄即本此】。然後,我們也看到,上面的賞析心得中,周老師是將本詩作為梁武帝的作品給予了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