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牌消金2019年主營業務盤點:九成機構線上增長靠助貸

2020-12-26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消金界

當下,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的2019年業績陸續出爐。整體來看,持牌機構營收速度明顯放緩,兩極分化進一步擴大。

具體說來,九成機構的線上增長,靠的是與網際網路平臺的助貸合作;而憑藉線下業務,長銀五八和興業消金也成為2019年兩匹最大的「黑馬」。

九成機構線上增長靠助貸,京東螞蟻百度樂信成合作首選

隨著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線上獲客逐漸成為業內共識。

消金界統計發現,在已經開業的24家持牌消金中(平安消金除外),七成持牌消金以線上業務為主要發展方向。

依靠與網際網路平臺的助貸合作,這些機構的資金規模實現快速增長。

比如,在已經公開業績的持牌消金中,招聯金融總資產接近千億,營收超100億元,與2018年同期相比增長54.40%;馬上消金緊跟其後,營收同比增長9.22%。這兩家都是以線上輕資產經營為主。

招聯金融此前曾公開表示「跟主流所有大網際網路公司公司合作」。來自馬上金融的資料顯示,馬上金融還著力對線上消費場景、電子商務平臺的覆蓋,與20多個線上消費場景及180多個線上流量平臺合作,如騰訊、支付寶、中國電信翼支付、OPPO、VIVO、京東金融、唯品會、愛奇藝、上銀閃付等;截至2019年9月末,公司聯合貸款業務已正式上線9家。

消金界經統計發現,包括中郵、中原、河北幸福、北銀、包銀、哈銀、金美信、華融等在內的大多數持牌機構持牌消金,都是通過助貸或聯合貸實現業務增長。

擁有網際網路基因的股東,更是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比如,哈銀消金與二股東度小滿金融、包銀消金與戰略股東新浪微博、湖北消金則與戰略股東玖富,均開展深度合作。

在合作夥伴的選擇上,這些機構大多對接了京東金融、螞蟻金融、度小滿金融、360金融、樂信、微眾銀行、今日頭條等頭部網際網路平臺。後者作為助貸機構,不僅負責引流獲客,還提供信用評估、風險監控等服務,二者共同籤署利潤分成協議。

為了使資產結構多元化,持牌消金也在電商、視頻、出行、招聘等多個場景中尋找機會,包括滴滴、美柚、喜馬拉雅、蝸牛睡眠等在內的異業流量平臺也逐漸興起。

線上自營產品正發力,自建商城成趨勢

依靠助貸、聯合貸業務,持牌機構在短期內實現利潤快速增長。

比如,哈銀消金2019年淨利潤1.067億元,同比增長113.4%;幸福消金營業收入3.8億元,同比增長171%,淨利潤約為0.50億元,而2018年這一數字僅為-0.13億元。二者都是依靠助貸業務,營收實現三位數的增長。

然而長期來看,助貸業務實屬「利薄」。

消金界此前調查發現,陸金所作為助貸機構,提供單純的引流獲客服務,收取總息費的15%-20%。如果助貸機構提供提供信用評估、風險監控等服務,則要按照總息費的30%-35%來分潤。

或許是助貸平臺經營情況的不穩定,2345貸款、愛財集團等一系列平臺的接連爆雷,使得行業逐漸開始警醒,不能一味地「吃牌照紅利」。

或許是監管與股東給出的壓力,有持牌消金股東要求其「三年內自營貸款佔比達70%」,於是持牌消金不斷加大自營業務的比例。

消金界統計發現,包括錦程消金「錦囊花」、幸福消金「幸福花」、中原消金「提錢花」在內的自營消費信貸產品正在小步慢跑、持續發力。

然而,晉商、北銀、杭銀消金等機構,並未正式推出自己的線上自營產品。有從業者表示「自營產品一直做不出來,放款主要靠助貸撐著」,或者是「自營比例很少,幾乎可忽略不計」。

除了自營消費信貸產品,招聯、海爾、馬上消金等較早布局了線上商城,並於2019年中下旬推出了會員制,針對商城會員推出專屬權益。

此外,中郵、金美信、幸福消金等持牌機構也都搭建了線上商城,華融消金的線上分期商城也在籌備之中。

這些機構顯然希望通過搭建線上電商平臺,進一步開拓場景,主動積累客戶和數據。然而,這也可能僅僅是流量見頂時代的被動之舉。

相較於和頭部分期商城合作的助貸業務,自建商城費時費力難盈利,而且很可能被人認為「動機不純」。

線下業務成最大「黑馬」,但背後隱憂浮現

綜觀開業最早的一批持牌消金——北銀、錦程、中銀、捷信,無一不是線下業務起家。憑藉線下業務,長銀五八和興業消金也成為2019年兩匹最大的「黑馬」。

財報信息顯示,長銀五八消費金融2019年營業收入7.12億元,同比增長565%,淨利潤2.1億元,同比增長1809%;興業消金雖未公布全年業績,但2019年上半年實現4.42億元,同比增長120.67%,排名位居馬上消金之上。

在經營模式上,興業、長銀五八、哈銀、杭銀消費金融以直營模式為主,中銀、中郵、湖北、錦程、金美信消金則主要通過線下代理機構展業。中原、招聯、長銀消金線下規模不大,僅圍繞重點城市展業。

2018年以來,線下大額代理模式風險頻發,相關機構陸續加強風險把控,甚至停止了產品進件,此後逐漸加強了對於渠道的管理。

與此同時,湖北、錦程、中銀等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將目光瞄準房抵市場,紛紛布局房抵、二抵業務。

線下場景分期同樣不好過。2019年,以寓見公寓為代表的長租公寓分期平臺,以喬融金服為代表的醫美分期平臺,以翡翠教育、韋博英語為代表的教育分期平臺,均發生資金鍊斷裂跑路的現象,因而連累了背後的持牌機構。

線下業務增勢疲軟顯而易見。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9月底,捷信消金實現營收為130.53億元、淨利潤10.33億元,而2018年末其營收為185.06億元、淨利潤13.96億元,。

2020年一場突出其來的疫情,更是使得線下業務面臨考驗。2020年2月底,捷信暫停了包括醫美、生美(生活美容)、家裝分期在內的放款。

此前媒體報導,借唄上線了一款大額借貸產品「借唄+」,用戶在「借唄+」頁面提出申請後,需到中郵消費金融線下門店進行面籤。近日也有用戶反映,朋友圈發布了線下大額貸款的推廣信息,用戶需要到線下門店進行進一步審核。

比起線上業務,線下大額貸款的屬地化特徵更明顯,更早面臨「流量見頂」的現狀,也更需要多元化的引流渠道。

我們看到,隨著隨著小米、平安等巨頭的加入,持牌消金逐漸打破了「一地一店」的限制,「金融科技」能力一再得到重視。

未來持牌消金要想實現突圍,更需要一些新的市場化的打法。2020年,可以預見的是,持牌消金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持牌消金業績盤點

持牌消金主營業務盤點

相關焦點

  • 金融機構資金收緊 助貸潮落|金融機構|桔子分期|資金|現金貸
    本報記者 郭建杭 北京報導潮起潮落,曾經火爆的助貸行業也面臨著一場資金風暴。在「消費金融,場景為王」的呼聲下,有消費分期場景的電商平臺頗受資金方青睞,在此背景下催生出一批以現金貸放款和消費分期為主營業務的助貸機構。而隨著助貸合作的資金方持續收緊,助貸行業正走入「死胡同」。
  • 金融機構資金收緊 助貸潮落
    而隨著助貸合作的資金方持續收緊,助貸行業正走入「死胡同」。公開信息顯示,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已有多家分期平臺收縮或停止金融相關業務,以中小型分期平臺為主,愛上街、水象優品等都已停止金融相關業務。天眼查信息顯示,桔子分期在2014年9月上線,曾趕上現金貸大潮,在2015年、2016年、2017年還分別獲得多次融資,其中,2017年獲得盈富通基金4000萬元人民幣融資。根據桔子分期的官網介紹,桔子分期主營業務是為用戶提供時尚、精選商品以及貸款服務,也就是一家以電商為消費場景的,為消費金融公司等機構提供助貸服務的平臺。
  • 23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2019年業績出爐 長銀五八等資產增長迅猛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有幾家排在「腰部」的中小公司在同比增速和資產收益率上表現出色。對此,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頭部消費金融公司在資產規模和淨利潤方面擁有明顯優勢,與其他行業內公司拉開了巨大差距。部分中小規模消費金融公司增速快的現象由多種原因造成,基數小變化明顯,助貸影響等等。值得關注的是,平安消費金融獲批開業,或對消費金融頭部隊列產生影響。
  • 社交電商雲集、貝店上線助貸業務,與持牌消金和互金巨頭合作
    2019年雙十一,天貓成交額2684億元,京東成交額2044億元。其中,天貓較去年2135億元增長25.71%,京東較去年1598億元增長27.91%。 雲集上線助貸產品「雲好貸」,理財產品年化6.08% 互金商業評論注意到,雲集APP「我的」頁面中,根據介紹,「雲好貸」最高可借5萬元。
  • P2P曲終人未散 陸金所持消金牌照「上岸」 眾多平臺轉型助貸業務
    原標題:P2P曲終人未散,陸金所持消金牌照「上岸」,眾多平臺轉型助貸業務   13年的瘋狂,一朝平息。
  • 總結:持牌消費金融存在的三大風險點
    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2018年年報接連出爐。頭部機構重排座次。淨利潤前三名的成員分別為捷信、招聯、馬上。其中,馬上消金或由於去年趨於保守的策略,跌出「10億元俱樂部」。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底,捷信不良貸款率3.98%,而2017年這一數字為3.82%。縱觀持牌消金全年業績,營收、利潤普遍放緩,線上獲客成本居高不下,線下渠道風險層出不窮。而在2019年,這種形式將更為嚴峻。持牌消金也是公司,相較於銀行,在資金成本和獲客渠道上劣勢更加明顯。
  • 否認「非法放貸」、屢涉借款糾紛,外貿信託消金業務如何突圍?
    2011年外貿信託推出了匯金2號系列消費信貸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捷信金融消費項目)。  信託公司參與消費金融主要有流貸和助貸兩種模式。  在進入消費金融業務的早期,主要以流貸模式為主。即信託公司僅作為資金的提供方,發起信託計劃發放貸款給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再由消金機構將貸款發放給消費者。  助貸模式是目前信託開展消費金融信託業務的主要模式之一。
  • 興業消金營收、淨利翻倍 營銷團隊主攻線下
    本報記者 劉穎 張榮旺 北京報導近日,中國債券信息網披露了興業消費金融2019年年度報告。年度報告顯示,興業消費金融2019年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比翻倍。目前所有對外公布財務業績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興業消費金融位列第三。
  • 江陰農商行擬申請消費金融牌照 江蘇省持牌消金公司或達四家
    事實上,早在2017年4月江蘇銀行就有成立消費金融公司的計劃。2017年4月12日,江蘇銀行發布《關於發起設立消費金融公司進展情況的公告》,宣布與凱基銀行(2837.TWSE)、二三四五(002195.SZ)和海瀾之家(600398.SH)共同發起江蘇蘇銀凱基消費金融有限公司。
  • 南京銀行:隨鑫花年化利率官方口徑達24% 聯合貸合作方無資質展業
    根據官網介紹,隨鑫花是南京銀行為滿足客戶小、快、急的消費資金需求,打造的純線上無抵押、無擔保的個人消費性貸款。《中國科技投資》致電南京銀行客服人員,對方稱「這三款產品均是南京銀行自己的消費貸款產品,用戶申請成功後,銀行直接放款,均未與第三方中介機構開展貸款合作。
  • 政策鬆綁 90後客戶過半 金美信李章偉:消金機構需引導年輕人正向消費
    於是,2018年10月廈門金美信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金美信」)甫一開業就明確:不面向缺乏償還能力的學生族群。對持牌消費金融機構而言,疫情發生後政策釋放利好,監管釐清賽道,擴大內需聲浪下,行業迎來機會;對年輕群體來說,從購物到租房、升學均可「分期貸」,錢似乎來得輕而易舉。
  • 持牌消金年終獎大PK:最多的有5-8個月工資 有人只有用不完的洗衣液
    對十家持牌消金員工的年終獎進行了調研,有的年終獎減半,甚至個別機構取消了年終獎;不少員工表示,「已經做好了年後跳槽的準備」。 問及年終獎,某持牌消金人員向消金界表示,只能用兩首歌來形容: 《涼涼》 《別再說》
  • 想要甩開小貸牌照槓桿限制進軍線下?快錢之後京東數科正申請消金牌照
    在拿到消金牌照之前,京東數科主要通過網絡小貸牌照,來經營消費金融業務,業務合作方式為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開展助貸和聯合貸款業務,以及發行ABS的方式融資。相比早在2017年就暫停獲批的網絡小貸牌照,對於京東數科來說,消金牌照顯然是含金量更高的選擇。
  • 持牌消金法催風雲:判決好下執行難,有人視若珍寶,有人棄如敝履
    近日,河北幸福消費金融公司公布2019年業績:扭虧為盈,淨利潤約為0.5億元,營業收入大幅增長至3.8億元,較2018年1.4億元增長約171%。業務規模的差距或許一個原因,規模大的消金公司難免產生更多的逾期資產。2020年,中銀消費金融2019年營收同比下滑14.71%至43億元,而中郵消費金融營收37.25億元,同比增長78%,雖然營收各有增長,但營收規模都約是幸福消費金融的十倍甚至十幾倍。
  • 陸金所刷新銀團貸款記錄,超24家持牌消金公司
    作為平安消費金融的大股東,陸金所控股的吸金能力讓其他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同時在資金助力下,陸金所帶領平安消金衝擊持牌頭部陣營也有了更多可能。陸金所控股稱,此次銀團貸款為純信用授信,由滙豐銀行和花旗銀行牽頭,中銀、摩根大通、高盛、美銀、日本瑞穗等眾多國際銀行參與,融資成本也遠低於市場利率。
  • 陳文:15.4%的民間借貸利率上限對於小貸、銀行、助貸的衝擊
    監管機構批覆的持牌金融機構不在最高法的司法解釋範圍;自2005年人民銀行開啟小貸公司試點以來,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身份一直不明,並沒有納入發放金融業務許可證的範疇,而是交由地方金融辦(局)負責監管,即小貸公司並非持牌金融機構,屬於民間金融的創新組織,適用於民間借貸的司法解釋。
  • 籌建蘇銀凱基,江蘇銀行消金業務能否獲得更多場景和流量支持?
    探長讀財注意到,根據134家城商行披露的2019年年報,江蘇銀行總資產20650.58億元、淨利潤146.19億元均排名第三,排在前面的北京銀行總資產27370.4億元、淨利潤
  • 消費金融第一股箭在弦上,馬上消金搶頭籌,網際網路巨頭緣何青睞
    AI財經社注意到,早在2019年7月,捷信消費金融母公司捷信集團曾在港交所申請IPO,但在11月卻主動放棄上市計劃,持牌消費金融機構中還未出現一家上市公司。這意味著,如若成功上市,消費金融第一股將花落馬上消金。三年時間淨利暴漲130倍「馬上消金的上市或許會開啟持牌消金公司上市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