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類發明了隨身聽,耳機就成了音樂愛好者的必備之物,但是長時間帶耳機會導致聽力受損。這時骨傳導耳機給不少人帶來了希望,由於骨傳導不同於傳動的耳機,所以很多人認為使用骨傳導耳機不會造成聽力受損,但真的是這樣嗎?
骨傳導耳機的原理是什麼
骨傳導是一種聲音傳導方式,即將聲音轉化為不同頻率的機械振動,通過人的顱骨、骨迷路、內耳淋巴液傳遞、螺旋器、聽神經、聽覺中樞來傳遞聲波。
相對於通過振膜產生聲波的經典聲音傳導方式,骨傳導省去了許多聲波傳遞的步驟,能在嘈雜的環境中實現清晰的聲音還原,而且聲波也不會因為在空氣中擴散而影響到他人。骨傳導技術分為骨傳導揚聲器技術和骨傳導麥克風技術:
骨傳導揚聲器技術用於受話,受話即聽取聲音。氣導揚聲器是把電信號轉化為聲波(振動信號)傳至聽神經。而骨傳導揚聲器則是電信號轉化的聲波(振動信號)直接通過骨頭傳至聽神經。聲波(振動信號)的傳遞介質不同。
骨傳導麥克風技術用於送話,送話即收集聲音。氣導送話是聲波通過空氣傳至麥克風,而骨傳導送話則直接通過骨頭傳遞。
利用這些骨傳導技術製造的耳機,稱之為骨傳導耳機,也被稱作骨導耳機、骨感耳機、骨傳耳機和骨傳感耳機。
骨傳導耳機的優缺點
骨傳導原理決定了,骨傳導運動耳機不用通過耳道來傳遞聲音,所以會更加安全佩戴更加舒適牢。骨傳導運動耳機不用像傳統耳機一樣,捂住耳朵或堵住耳道來達到聽聲的目的,所以有保護耳朵的效果,很多專業的醫師都推薦使用骨傳導耳機聽歌。普通的有線耳機在運動時會將摩擦碰撞的聲音通過耳機線纜傳到耳朵內,而骨傳導耳機則避免了這個問題。骨傳導耳機一般體積都非常小巧,同時重量也十分輕巧,所以比運動耳機更適合運動場景。
骨傳導耳機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音質不夠好。
骨傳導耳機會不會損傷聽力?
不論是利用骨傳導還是空氣傳導,兩種耳機在最後都是使內耳的毛細胞振動才能引起聽覺。內耳中毛細胞所負責的聲音頻率各有不同,其中負責低頻的毛細胞很多,主要用於日常交流,即2000赫茲以下的聲音,所以這種聲強不會對其造成損傷。然而,噪聲和長期的聲音刺激屬於廣譜性質,既有低頻又有高頻,所以其對毛細胞的損傷是全面性的。負責高頻的毛細胞,其主要功能是聲音的分辨,如在嘈雜環境下鑑別、分辨聲音,此類毛細胞較為脆弱且數量較少,所以往往更容易出現問題,其損傷通常表現為患者日常交流不受影響,但在嘈雜環境中聽力功能會有所下降。
毛細胞的損傷如果是短期、急性期的,經過一些治療有可能恢復;如果是長期損傷則不可逆。人耳大約有4萬個毛細胞,其在我們出生後便開始凋亡,所以一定要愛護雙耳,在使用耳機時最好要遵循「60、60」原則,即一次不超過60分鐘,音量大小不超過60分貝。另外,生活中還要學會控制好情緒,因為情緒波動會引起耳中血管的收縮、痙攣,輕則引發耳鳴,重則會引起毛細胞凋亡,造成突發性耳聾。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