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觀察|李顯波:決策諮詢研究的方法論是什麼

2020-12-23 澎湃新聞

2020年12月2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前身是上海經濟研究中心)成立40周年。上海經濟研究中心於1980年12月26日成立,根據上海市政府決定,1995年12月22日正式更名為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研究中心是全國最早一批政府諮詢研究機構之一。

40年來,發展研究中心在上海城市發展中發揮了獨特作用,在上海多項重大改革開放與發展舉措中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多年的決策諮詢實戰經驗,使得發展研究中心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氣質和品格,中心老領導更是把它概括為「

積學為本、哲思為先、智謀為重、策行為樂

」。

在這樣的精神和價值氛圍涵養中,40年來發展研究中心整個系統培養了很多人才,也淬鍊出了一套決策諮詢研究方法論。作為在中心系統工作十多年的一名老兵,筆者想在中心40歲生日的特殊時點,談談自己對決策諮詢研究方法論的理解,提煉概括一下決策諮詢研究的規律與境界,僅當作個人一份不太成熟但卻飽含情感的生日獻禮。 

一、決策諮詢研究的三個基本規律

規律一:學術研究和決策諮詢研究是「前半段與後半段」的關係,後者離不開但又明顯不同於前者

學術研究的本質是揭示某一領域、某一事物的一般運行規律和邏輯,從紛繁複雜的現象中找出共有規律和顯著特徵。學術研究重在解釋世界,解決「怎麼看」的問題,偏重於「知」的範疇。決策諮詢研究是在理解了某一領域、某一事物一般運行規律和邏輯的基礎上,賦與現實邊界範圍內的變量要素和約束條件,進而找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決策諮詢研究重在改造世界,解決「怎麼辦」的問題,偏重於「行」的範疇。

學術研究和決策諮詢研究是一個邏輯鏈條上的「前半段與後半段」關係。

先有「怎麼看」,然後才會有「怎麼辦」。如果離開了學術研究對一般規律和邏輯的揭示,決策諮詢研究就會陷入「沒有方向」的困境——都不能解釋清楚,行動必然無從下手。因此,決策諮詢研究絕對離不開學術研究這個前半段的支撐。

然而,決策諮詢研究畢竟是要解決現實問題的,是要拿出行動方案的,這就需要在學術研究的基礎上再跳出學術研究。其中的關鍵點在於,

一般規律可能都是共通的,但是不同對象的變量要素和約束條件往往是不一樣的,面臨的環境和背景也是不一樣的,這就決定了不可能有「包打天下」的藥方。

所以,必須在一般規律和邏輯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分析研究對象的具體實際情況,進而分析出規律和現實條件之間的互適性,最後充分綜合各種因素,「量身定做」提出科學合理的行動方案。這「後半段」工作看似簡單,其實非常複雜,難度亦非常大,僅靠學術研究則很難勝任。

規律二:決策諮詢研究需要有很強的決策者「角色代入感」,必須要站在決策者的角度和位置來思考問題

沒有立場預設的純學術研究,往往是希望站在中立第三方的視角和位置開展研究。然而這種研究的問題在於,容易忽略決策者面臨的很多變量要素和約束條件(很多時候並不知道決策者的難處所在),容易習慣地按照理論的理想模型來尋找對策,

最終求出的解決方案往往都是非常理想的「最優解」。

必須承認,按照理想模型推論出的「最優解」,對於改造現實世界具有重要的啟示性和方向指引性作用,人類社會的很多重大進步都發源於最優解提供的創新理念。但是,

現實世界中存在著諸多理想模型所不能覆蓋的變量要素和約束條件,導致「最優解」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常常面臨「不好用」的困境。

很多時候,明明「最優解」提供的方向是對的,甚至是大勢所趨的,但由於實施條件尚不具備,或者任務重要性排序並不靠前等等各種原因,那也只能是從長計議了。

這種「好有道理但不太好用」的邏輯困境,對決策諮詢研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它需要決策諮詢研究具有強烈的決策者「角色代入感」,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一定要站在決策者的角度和位置來思考問題,要通盤考慮決策者面臨的環境、條件、資源以及發展階段等具體要素和情形,既要符合規律和趨勢,又要綜合權衡各種實際狀況,這樣提出的思路舉措才會是科學合理又穩妥可行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

不同於理想化的「最優解」,決策諮詢研究提供的解決方案更像是「均衡解」。

這種「均衡解」體現的是對研究對象的整體性、結構性以及重點性把握,這些方面都是決策者最為關心和重視的內容。

規律三:決策諮詢研究需要以眾多「顯性知識」為依託,但更離不開大量「隱性知識」的支撐

決策諮詢研究需要大量知識儲備,不但要了解一般性的規律和邏輯,還要掌握大量現實情況的知識,更要熟悉這兩者之間適配性的知識。

這些知識從「有共識、能表達、可交流」等角度來看,都屬於「顯性知識」的範疇。

沒有這些大量顯性知識的收集、積累、分析與提煉,決策諮詢研究不會走向深入,更不會獲得厚重的成果。對於決策諮詢研究來說,「相關知識需要的更多」永遠是一種常態。

為了獲得更多一手、直接、鮮活的知識和資料,決策諮詢研究需要特別重視調查研究工作。

哪怕是大家較為公認的經驗知識,是否進行了紮實的調查研究,能否親自去看、感受和理解,最終獲得的知識含金量差別都可能比較大。

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陳雲也指出,「我們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研究情況,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時間決定政策。所有正確的政策,都是根據對實際情況的科學分析而來的。」這些至理名言講的就是「通過調查研究獲取知識」的重要性。

然而值得特別一提的是,做好決策諮詢研究,除了上述顯性知識作為依託,更需要大量隱性知識來提供支撐。

隱性知識的概念來自於英籍物理化學家兼哲學家麥可·波蘭尼,它指的是一種個體化的理解力、領悟力、判斷力,其不太容易以規範化的方式加以傳遞,只能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在反覆實踐磨練中逐漸體悟出來。

決策諮詢研究最有魅力的恰恰是這種能力,所謂研究「在不在路子上、是不是那種味道、有沒有那種感覺」,很大程度上指的都是這種能力。其實,隱性知識發揮重要支撐作用的道理也比較好理解:正是因為決策諮詢研究要站在決策者的角度和位置思考問題,既要面對一般規律和邏輯,也要面對紛雜具體的地方性知識,還要拿出科學合理並穩妥可行的解決方案,思路舉措更要能夠抓住重點和要害,也能夠提綱挈領、渾然一體等等,同時做到所有這些,需要一種獨特、自信地把握問題的思維方式,需要一種「手中無劍、心中有劍」般的研究氣質,需要一種「採擷百家又自成一家」的研究感覺。這些都是最重要的隱性知識。 

二、決策諮詢研究的三重境界

境界一:「知道分子」境界

在一般社會評論中,「知道分子」這個詞是個不太好的詞,但對於決策諮詢研究來說,它卻具有相當正面的意義。因為決策諮詢的內容涉及到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很多內容本身就是多元領域的複雜綜合體,很難說是單純的經濟問題、社會問題、政治問題、生態問題還是文化問題等等,這就要求我們要儘可能廣泛涉獵各種信息和知識,進行「綜合素質」養成。借用戰略諮詢專家王志綱老師的話來說,如果不具備哲學的頭腦、經濟學的眼光、史學的知識、社會學的背景(以及其他相關學科視角),將很難把握當代錯綜複雜的社會現象。

同時應該看到,知道也是創新的重要前提,筆者個人理解,創新其實是在充分積累素材基礎上的創造性爆發,很難想像完全憑空產生的創新。

知道一個事情有多種玩法的人,肯定比不知道或只知道一種玩法的人更有思路,更具備創新潛質。

因此從這些意義上講,做一個知道分子,是做好決策諮詢工作的一個基本素質要求。

境界二:「知識分子」境界

決策諮詢研究的一個突出特點是,

不僅要知其然,還必須要知其所以然,客觀上要求掌握所分析對象運行、發展的邏輯和規律,也就是我們常講的「要說出其中的道道」。

畢竟,正確、科學解釋世界是合理、有效改造世界的前置條件。好的決策諮詢研究之所以能夠贏得尊敬,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較好地佔據了邏輯與規律的制高點,體現了知識與思想的應有價值。

需要指出的是,

由於決策諮詢研究是行動導向的,因此對邏輯與知識的要求其實更高。

如果說一般理論研究為了洞悉事物運行的複雜邏輯關係,往往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那麼決策諮詢研究還要在此基礎上進行升華,就是化繁為簡、透過現象看本質,重新把複雜的東西變簡單。這需要對邏輯和規律具有較強的捕捉、提煉與駕馭能力。

境界三:「知行分子」境界

決策諮詢研究的最終落腳點是指導行動,所有的知識積累與邏輯分析最終目的,都是要拿出一個科學有效的行動方案,這個要求是非常高也非常難的,所以自古以來便有「知易行難」之說。

然而另一方面我們看到,現實中很多方案之所以實施效果不佳、不能對症甚至產生很大副作用,除了執行打折扣、執行走樣等行動方面的原因,不少問題還是出在「知」上——或是對規律自身的認識出了問題,或是對規律發揮作用的前提條件與現實困難的認識出了問題。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孫中山先生才說「知難行易」。

其實,無論是「知易行難」還是「知難行易」,都各有各的道理。但是,

對於決策諮詢研究來說,必須以「行」為導向,以「知」為根本,做到知行合一,兩者高度融合統一。

在這方面,理學大師王陽明的觀點提供了絕佳的注釋,他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這才是決策諮詢研究的最高境界。

(作者李顯波系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抗擊新冠肺炎)重慶市智庫專家:讓研究和決策諮詢成為疫情防控的第...
    中新網重慶新聞2月23日電(記者 劉相琳)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重慶市智庫專家圍繞科學防治、精準施策主題,牢記初心使命,用謀助攻,以智抗「疫」。  1月下旬以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慶工商大學長江上遊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莫遠明立足重慶,面向全國,積極參與疫情防控、企業復工復產的研究和決策諮詢服務工作。
  • 提升決策諮詢水平 服務壯美廣西建設
    本報南寧訊 (記者/周珂 實習生/馮政強)12月11日,廣西決策諮詢工作會議暨特色新型智庫聯盟換屆大會在南寧召開,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自治區決策諮詢委主任黃偉京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充分肯定上一屆自治區決策諮詢委員會和特色新型智庫聯盟理事會的工作,希望新一屆決策諮詢委員會和特色新型智庫聯盟理事會進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點,為自治區黨委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提供更多優質務實的決策諮詢成果。會議強調,要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為黨委、政府決策服務的根本方向,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 智庫論壇|國家高端智庫建設中的使命與擔當
    破解改革發展穩定中凸顯出來的種種難題,需要大力提升黨和政府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水平,所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諮詢制度」的重大決策。隨後,一項關於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的決策經中央深改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伴隨著民族復興的鏗鏘步伐,古老而年輕的東方大國從此邁進智庫的新時代。
  • 英國智庫如何做首相決策「推手」
    1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倫敦金融城市長官邸面向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查塔姆研究所)和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的300多名智庫成員發表演講。這兩家機構均是享譽全球的英國頂級智庫,分別在全球智庫中排名第二和第九。在英國等西方國家,智庫有政府大腦之稱,常能「左右」政策制定。作為箇中翹楚,IISS和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如何影響英國政府決策過程,他們又是如何研究中國問題?
  • 亞馬遜成功的秘密:貝佐斯的決策方法論與「兩個披薩原則」
    你可以很快地做出可逆的決策,而不需要糾結於找到完整的信息。如果這個決策失敗了,我們可以用很少的成本從經驗中吸取智慧。通常,不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收集更多的信息,去尋找完美無缺的答案。雖然你的研究可能會使你的決策更好5 %,但你可能會錯過一個機會。但是,要注意可逆的決策不是魯莽行事或不去了解情況的藉口,而是一種信念,即我們應該使我們的決策框架適應我們正在作出的決策類型。
  • 浙江成立專家諮詢委員會探索大運河文化智庫建設
    新華社杭州12月11日電(記者段菁菁)為研究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浙江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專家諮詢委員會10日正式成立,來自不同研究領域的35位專家被授予聘書。據悉,專家諮詢委員會將以政策設計、思路構建、方案策劃為重點,立足國家站位,在重大項目建設、運河文化研究、服務區域發展、引才選才用才等方面發揮作用。同時,圍繞把大運河浙江段建設成為全國示範段的目標,研究並提供一批有前瞻性、戰略性和可操作性的決策諮詢建議和智庫服務。
  • 法學研究中「方法論個體主義」之局限
    19世紀實證主義哲學興起以來,社會科學研究中一種重要的、甚至具有某種支配地位的研究視角就是所謂「方法論個體主義」。這種方法論的核心主張是,對人類社會實證行動的觀察應該從個體主觀意圖與行為選擇上進行解釋和描述,進而認定整體意義上的社會現象、社會行動與社會利益是得不到解釋的,最終都必須還原到個體的行動乃至主觀偏好與動機上。
  • 智庫資訊|國研中心分別與國家郵政局、航天科工集團籤約合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作為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諮詢機構,專門建立了宏觀決策大數據實驗室,設立大數據研究院,開發大數據宏觀經濟監測系統,努力推動數據要素增值,旨在充分利用大數據服務中央決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與國家郵政局開展戰略合作,有著廣闊的空間和光明的前景,可以充分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提升服務中央決策的能力。
  • 「科協改革研討」科技社團參與決策諮詢的機制研究
    科技社團參與決策諮詢的機制研究摘要:科技社團參與決策諮詢機制區別於專家參與機制的一項重要環節就是組織利益的整合與表達,以形成一個系統化的政策諮詢系統。基於此,根據科技社團的參與方式及內容進行劃分,可以將科技社團的參與機制設定為兩項主要指標:組織主導性和內容專業性。
  • 誕生在發現世界首隻大熊貓的地方,「寶興智庫」是個什麼庫?
    11月11日,這裡又誕生了四川省首個專家服務團地方智庫。「寶興智庫」到是個什麼庫!請隨四川在線記者一起來了解一下——11月11日,四川省專家服務中心和寶興縣政府籤訂了四川省專家服務團寶興智庫建設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寶興智庫是以四川省專家服務團為平臺,以智力需求為導向,以幫扶項目為重點,通過在庫專家專題講座、技術指導、現場示範、決策諮詢等方式,柔性引進智力助力寶興縣高質量發展。
  •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理與路
    在充分肯定智庫建設成績的同時,我們絕不能忽視影響智庫進一步發展的障礙,這些障礙構成了「智庫病」。目前,智庫研究存在重數量、輕質量以及重形式傳播、輕內容創新的問題,流於搭臺子、請名人、辦論壇等形式主義。同時,智庫研究中也存在國家需求多樣性與研究成果單一性之間的矛盾,國家需求緊迫性與研究過程周期長、時效性不足之間的矛盾,國家的高度重視與現實的供應不足之間的矛盾。
  • 中國崛起呼籲大國智庫
    如果中國能有大量真正獨立的、高質量的智庫產生,那麼,中國政府的對內對外決策就能集聚各方面賢能達人的合理論證和聲音,從而提升決策的科學性、有效性和民主化。其二,崛起中的中國呼喚代表國家軟實力的大國智庫。2009 年,時任國家總理的溫家寶提出要「加強儲備性政策的研究」,標誌著中國政府開始將大國智庫建設提上議事日程。
  • WIA2020丨全球企業服務科技創新TOP50_億歐智庫_億歐
    關於智庫報告 億歐智庫(EqualOcean Intelligence)是億歐EqualOcean旗下的研究與諮詢機構。為全球企業和政府決策者提供行業研究、投資分析和創新諮詢服務。億歐智庫對前沿領域保持著敏銳的洞察,具有獨創的方法論和模型,服務能力和質量獲得客戶的廣泛認可。
  • WIA2020 | 全球醫療大健康科技創新TOP50_億歐智庫_億歐
    關於智庫報告 億歐智庫(EqualOcean Intelligence)是億歐EqualOcean旗下的研究與諮詢機構。為全球企業和政府決策者提供行業研究、投資分析和創新諮詢服務。億歐智庫對前沿領域保持著敏銳的洞察,具有獨創的方法論和模型,服務能力和質量獲得客戶的廣泛認可。
  • 羅衛東校長出任市委市政府諮詢委員會副主任
    浙大城市學院商學院鄭健壯教授、法學院吳紅列教授被聘為委員,光榮履行杭州「智庫」職責。據悉,本屆諮詢委由98人組成,由駐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省直單位中具有較高知名度、較深專業造詣的研究人員組成,分成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五個專業組,每屆任期5年。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和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忻為新一屆諮詢委領導和委員代表頒發聘書。
  • 軍事科學院:進一步加強高端軍事智庫建設
    近年來,軍事科學院完成了各類決策諮詢研究課題2000餘項,在黨的創新理論、國家安全、軍事戰略、軍隊改革等領域提出原創性理論成果,有力支撐了國防和軍隊建設、改革以及軍事鬥爭實踐,產生了重要的社會影響和學術影響。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高端智庫建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 加快推進應用型高校智庫建設
    引導高校「走出象牙塔」智庫亦被稱為思想庫,是指「一種專門為公共政策和公共決策服務、生產公共思想和公共知識的社會組織,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提供思想產品、搭建交流平臺、培養公共人才、引導社會輿論等,它的工作範疇包括收集信息、調查研究、人才培養、溝通交流、專題培訓、決策諮詢等」。
  • 社科動態|全省社科智庫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
    全省社科研究基地、研究機構通過《南方智庫專報》向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供了270多期智庫專報,其中200多期得到了省領導的批示肯定,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社科智慧和力量。二是緊跟大勢大事建言獻策。針對「雙區」建設、國際國內形勢變化對我省經濟社會的影響、貫徹落實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等系列重大問題,策劃組織智庫專家開展調研,撰寫決策諮詢調研報告為中央和省委決策參考。三是積極承擔和完成省政協「倡導現代文明生活方式」重大專題調研,研究成果得到省領導的高度評價。
  • 陝西智庫聯盟成立大會暨首屆三秦智庫論壇舉行
    (記者 魏焱)9月18日,陝西智庫聯盟成立大會暨首屆三秦智庫論壇在西安舉行。省政協副主席劉寬忍出席並講話。陝西智庫聯盟是由省社科聯牽頭,聯合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黨校(行政學院)、省政府研究室、省教育廳、省社科院共同發起,陝西省100餘家智庫機構共同創建的非法人組織。
  • 智庫資訊 | 專家把脈建言東營「十四五」規劃,「高端智庫看山東...
    東營是此次高端智庫看山東「十四五」規劃調研行的最後一站,至此該系列活動圓滿收官。在11月1日下午舉行的調研交流座談會上,中共東營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陳必昌,中國發展出版社副總編輯、《中國發展觀察》雜誌社社長、國研智庫董事車海剛,山東廣播電視臺總編輯周盛闊分别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