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30 16: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由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傳統建築分會主辦,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建築師學會、四川省勘察設計協會傳統建築專業委員會承辦,四川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雲和古建築工程設計諮詢有限公司、文軒美術館協辦的「2020青年建築師作品巡迴展·成都站開幕式暨中建西南院成立70周年系列學術論壇」成功舉行。本次成都站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10餘位青年建築師及其團隊參展,參展作品210餘件,其中中建西南院總建築師劉藝、設計二院總建築師郭穎、設計四院總建築師黃懷海及其團隊作品參展。
四川省勘察設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楊光,中國勘察設計協傳統建築分會副會長、四川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純,中國勘察設計協傳統建築分會副會長、中建西南院副總經理彭浩,中信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副院長肖偉,雲南雲大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長張軍,香港華藝設計顧問(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日飆,中設協傳統建築分會秘書長王新華,山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侯朝暉,啟迪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蔡爽及甘肅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曹慶等領導嘉賓出席了活動。來自中建西南院、四川省院、雲大設計院、重大設計院、青海明輪藏建設計公司、湖大設計院、北京古建所、金星銅集團等單位的青年建築師代表及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華大學等高校專家學者等參加了活動。中設協傳統建築分會副秘書長、中建西南院總監、科技部總經理王金雪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上,中設協傳統建築分會副會長、中建西南院副總經理彭浩代表承辦單位致歡迎詞。彭浩首先對出席本次活動的各位領導、專家和同仁表示歡迎。隨後他表示:今年恰逢西南院建院70周年,西南院一路見證了我國建築設計的發展歷程,也深刻感受著西南地區的建築設計在傳統與現代,思想與實踐方面的矛盾與挑戰。近年來,西南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強化繁榮建築創作理念,進一步營造企業創新創作氛圍,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青年建築師,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2020青年建築師作品巡迴展,既是致敬前輩,也是開啟未來,是協會搭建的一個著眼長遠、可持續性的學術平臺。
四川省勘察設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楊光代表四川省勘察設計協會致辭表示:中國西南地區建築是中國建築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高速城鎮化過程中,西南地區的建築設計也面臨諸多挑戰。四川省勘察設計協會傳統建築專業委員會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傳統建築的發展,不遺餘力提供支撐和服務,攜手建築人推動我國傳統建築行業的發展與進步。
中設協傳統建築分會秘書長王新華代表本次活動的主辦單位致辭表示:舉辦青年建築師作品巡迴展活動,初衷是為行業培養適應新時代的綜合型設計精英,打造「新時代職業建築師」品牌,增強市場競爭力,打造共享、共建、共贏的信息互聯平臺,同時本次活動也是「大師培養計劃」的舉措之一。下一步分會將一如既往地為青年建築師搭建廣闊的平臺,繼續為傳承優秀傳統建築文化而努力。
重慶大學建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副總建築師,建築分院院長陳綱作為青年建築師參展代表進行了發言。他提出在越來越全球化的今天,越來越追求建築品質的時代,傳承傳統建築文化,發揚傳統建築的精髓尤為重要。他闡述了自己對「工匠精神」的剖析與理解,並號召青年建築師們有所擔當有所作為,主動傳承,積極擁抱時代變化。
中設協傳統建築分會副會長、四川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純代表分會進行致辭。她提出「青年建築師作品巡迴展」是傳統建築分會的品牌活動,是全國傳統建築行業溝通交流重要學術平臺,也是發現和培育業界優秀青年建築師人才隊伍的戰略抓手,對於促進中國設計、本土創作、行業發展和文化復興具有深遠影響。最後,李純副會長宣布「2020青年建築師作品巡迴展•成都站」正式開幕。
開幕式當天,舉行了中建西南院成立70周年系列學術論壇《新時代背景下設計企業的未來發展之路》院長沙龍以及《傳統與現代的共生關係和未來走向》《如何理解傳統的地方性?》《未來城市的文化場景營造》三場學術沙龍。各位嘉賓各抒己見,從不同角度發表自己獨到見解,現場反響熱烈。
建築是歷史,記錄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建築是文化,包含政治、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等文化因素;人類數千年的建築史,就是一部不同地區、國家、民族的文化史。建築是傳承的、發展的,我們有幸看到越來越多傳統建築領域內優秀人才的湧現。青年建築師巡迴展活動的舉辦,將為社會培養一代又一代繼承傳統文化而又有創新精神的年輕設計師,繼承和發揚我們輝煌的中華文明。
「2020青年建築師作品巡迴展」成都站展覽時間為9月28日-10月2日。
圖文 / 科技部
審定 / 科技部
原標題:《2020青年建築師作品巡迴展·成都站開幕式暨中建西南院成立70周年系列學術論壇成功舉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