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再陷缺片困境,春節檔電影何不往前走兩步?

2020-12-27 娛樂資本論

作者/雅莉 鄧穎翀

「沒生意啊。這禮拜一我們只來了7個客人。」影院經理小燕向娛樂資本論矩陣號河豚影視檔案(ID:htysda)訴苦。整個影院雖然不大,但至少能容納1300人,國慶節期間每天上座率都在60%以上。

這是江蘇某縣城一家已有38年歷史的老影院。今年年初,小燕剛給影院購置了幾套紫外線殺菌設備,就傳來春節檔電影集體撤檔的消息,只好停工。7月份復工後,她還沒開心多久,影院又迎來了11月的影市淡季。

據貓眼電影專業版,11月4日內地市場單日票房僅為3634萬元,這是自9月25日以來大盤第二次跌破4000萬(第一次是11月3日)。如果接下來依然沒有大片救市,單日票房跌破4000萬將成為常態。

票房慘澹,自然是因為沒有能打的片子。拓普數據顯示,截止目前,11月定檔的影片只有43部,創下了自2013年以來的最低記錄。

好在原定於11月27日上映的動作片《除暴》昨日宣布提檔一周,總算是給了影院們一個盼頭。影片由王千源和吳彥祖主演,在一眾主演、出品方皆不知名的電影中已屬拔尖。

和冷清的11月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擁擠的春節檔。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唐人街探案3》《刺殺小說家》等在內的8部影片定在2021大年初一上映。有影院經理向小娛透露,目前春節檔「還沒上完片」,不少人猜測烏爾善的《封神三部曲》第一部和張藝謀的《堅如磐石》也會加入混戰。

這邊廂影院呼籲電影不要扎堆大檔期,那邊廂有的片方卻很淡定。「影院就是每個片方的排片費都想收。春節檔大片一紮堆,他們很難平衡。」某電影公司工作人員吐槽。

往年11月也是淡季,為什麼今年格外冷清?在非熱門檔期上映,真的拿不到好票房嗎?娛樂資本論矩陣號河豚影視檔案(ID:htysda)和一些片方和影院經理聊了聊,發現11月的缺片只是開始,更多人在擔憂明年的「片荒」。

11月院線片數量創新低,影院賣打折券花式創收

據拓普數據,截止目前,定檔在今年11月的電影僅有43部,略高於2012年的41部,創下最近8年來的最低記錄。相對比較受關注的電影只有這周五的《風平浪靜》,11月20日的《除暴》和11月27日的《一秒鐘》。

往年這一時期基本是好萊塢大片和中小體量國產片的對決。近6年內,11月引進片的票房佔當月總票房的份額通常在50%以上,2018年時更是高達78.68%,僅《毒液》一部電影上映首日票房就破2億元,佔當天總票房的83.02%。

但今年受疫情影響,《007:無暇赴死》《速度與激情9》等好萊塢大片陸續宣布延期上映,引進片紛紛缺席,只剩國產片苦苦支撐。

「今年因為引進片缺席,我們覺得《風平浪靜》也有責任為市場做些貢獻。」《風平浪靜》的製片人頓河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河豚影視檔案(ID:htysda)。早在上海電影節之後,他們就決定儘快上映,於是在保證製作的前提下選擇了最快的也就是目前的檔期。

當然,之所以選擇在11月初上映,也有個原因是對電影本身質量的自信。此前《風平浪靜》已在上海電影節做過一場點映,口碑不錯。於是,9月24日片方就官宣了定檔日期,「我們確實也考慮到,往年11月都為口碑好的電影留出了足夠的口碑發酵空間。」

的確,幾乎每年11月都有文藝片「黑馬」出現。2017年有《嘉年華》,2018年有《無名之輩》,2019年有《平原上的夏洛克》。李霄峰導演的《風平浪靜》也是一部偏文藝的懸疑片,有望通過口碑發酵走長線。

但在一些影院經理看來,要想救市還得靠好萊塢大片,至少得是娛樂性較強的商業片。這也是如今不少影院經理對《除暴》寄予厚望的原因。《除暴》提檔後,一來可以避免和張藝謀的《一秒鐘》迎頭相撞,二來可以填補11月中旬的空檔。

在11月20日《除暴》上映之前,影院還將度過難熬的半個多月。「沒辦法,就算沒顧客也得開門啊,不然人家以後更不來了。」影院經理小燕說。三四線城市觀眾的觀影需求有限,本身就更愛在大檔期去電影院,再加上前幾年三四線城市影院數量擴張得厲害,競爭激烈,大家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

在二線城市蘇州,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當地一位影院經理告訴小娛,他們目前除了組織一些《金剛川》的包場活動,還在提前出售12月上映影片的打折券。「總得吸引一些流動資金進來,不然按照這個情況,我們就要死了。」與此同時,他們還在儘可能地減少能耗和人員成本。

一家位於瀋陽的影院則乾脆把部分影廳當作劇場使用,引入一些兒童話劇和相聲表演,按照每張票20元的定價出售。「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缺片時期,很正常,但是我們仍然要吸引客流來,」這家影院的影院經理說,「我們開放做劇場的影廳一般有600多個座位,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一個月能夠吸引來三萬的客流量。」

為什麼缺片?疫情影響、任務片多、片方無信心

為什麼今年11月格外缺片?除引進片受疫情影響紛紛缺席外,國產片也受疫情影響很大。

一方面,疫情耽誤了不少影片的後期工作。以12月4日即將上映的《赤狐書生》為例,這部重視效的古裝奇幻片就是如此。「主要是特效工作受疫情影響整體延後。綜合考慮到宣傳,我們就決定在12月初上,打一個『提前賀歲』的概念。」《赤狐書生》出品方安樂影業的媒介負責人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河豚影視檔案(ID:htysda)

而在去年年底傳出將在今年暑期檔上映的《749局》,據陸川工作室透露,目前後期工作還沒有做完,上映時間未定。曾定檔在今年6月25日,前不久剛發過預告片的《秘密訪客》,其出品方新麗傳媒宣傳負責人表示,目前也正處於後期階段。

另一方面,任務片也影響了許多純商業片的進度。比如定檔大年初一的《刺殺小說家》,該片早在今年1月就宣布定檔2021大年初一,但因為導演路陽中途去拍了抗美援朝片《金剛川》,後期工作一度暫停,目前正在趕進度。

北京一家影城的影院經理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河豚影視檔案(ID:htysda),今年受疫情影響,本來開機的電影就不多,再加上不少導演都接到任務在拍主旋律片,自己的項目暫時擱置,明年市場上純商業大片會更少,「那時才是真正的大片荒時代。」

事實上,早在今年上海電影節期間,就有不少大佬擔憂明年電影市場缺片。「我們目前的片源大概四五百部,能支撐到明年三四月份,明年暑期也可能會有一批慶祝建黨百年的電影出來,再往後檔期就比較空了。」博納影業總裁於冬在今年上海電影節的開幕論壇上表示。

具體到眼下這個片荒的11月,除少數因疫情等不可抗力稍有延期的電影外,絕大多數片方不敢放片都是因為缺乏信心。

一方面是對市場缺乏信心,畢竟11月是個淡季,疫情期間很多片方都賠了錢,現在比較謹慎,不敢輕易冒險。再加上《金剛川》目前包場的勢頭仍在,「都不想搗政治亂。」

還有批片引進公司的負責人向小娛透露,之所以批片引進方對於11月檔期有所顧慮:「是因為疫情後這段時間,其實大家的民族情緒比較重,容易忽視外國片,除了正經的好萊塢大片。然而現在連好萊塢大片都沒十足把握了,其他小一點的引進片都會比較謹慎。」該公司將把自家的影片定在春節檔之後上映。

另一方面,許多片方對自家電影的質量也不夠自信。以往真正高口碑的片子,即使不是商業大片,也有可能拉動大盤,比如去年10月25日上映的《少年的你》,上映首日票房即破1億元,佔當日票房份額的64.61%。

越來越多的片方開始依賴大檔期。縱觀這幾年內地市場總票房,熱門檔期產出的票房佔比越來越高。據貓眼電影專業版,2019年電影票房總榜排行前十的電影中,除《少年的你》和《復仇者聯盟4》以外,其他八部電影都來自春節檔、國慶檔和暑期檔。

方框內為非熱門檔期上映電影

「檔期確實很重要。《奪冠》剛上映時,我們影院甚至都有空場,直到國慶檔來臨上座率才高起來。」一位影院經理表示。在小娛的採訪中,大部分影院經理都對片方不願此時上新片表示理解。與其指望國產片,他們更期待現在能有一部好萊塢大片空降。

「11月的檔期雖然空,但電影局不會坐視不管的。月中的時候應該會有一批片子上,雖然可能不是特別能打。」在此前的採訪中,一位有十年工作經驗的影院經理表示。

就在今天,好萊塢災難片《末日逃生》宣布定檔11月20日。雖然題材比較商業,但口碑和熱度都一般。此前定檔在11月9日,較受關注的好萊塢電影《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豆瓣評分也只有5.8,恐難帶熱市場。

還有影院經理提起她的疑惑,「之前傳說中的那些復映片,不知道為什麼都沒有信了。」早在7月份影院剛復工時,網上就流傳過一份復映片名單,《阿凡達》《鐵達尼號》等經典大片赫然在列,但如今都杳無音信。

某知情人士透露,之前傳聞的國外復映片沒上,主要是因為手續沒批下來,「尤其是《復聯》《阿凡達》這些,根本就沒有計劃,都是自媒體瞎寫的。」

這類復映片雖然拿不了太高的票房,但在淡季缺少強勁對手,說不定會給市場帶來意外之喜。比如去年11月15日在內地重映的《海上鋼琴師》,上映後就頗受影迷群體歡迎,最終斬獲1.44億元票房。

對於整個影視行業的上下遊來說,市場缺片是件雙輸的事情。一方面位於產業鏈下遊的影院營收慘澹,步履維艱;另一方面,手握影片的片方也遲遲無法獲得票房收益。

「如此缺片,讓我對春節那麼多影片扎堆感到不可思議,這不是浪費錢麼?」有影院經理感慨。「這麼飛蛾撲火地往春季檔跑,肯定有炮灰,為什麼不能改在其他檔期上呢?」

他們都在翹首以盼下一個《八佰》的出現。

相關焦點

  • 史上第二高國慶檔之後,電影市場為何「後勁不足」?
    談及這個月的影市低迷現象,北京環球藝動影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朱騰分析,「主力電影《金剛川》不達預期,進口新片又是多年前已經上映的老片,市場急需類似《黑寡婦》的大片來提振。」回顧往年,進口大片在11月的電影票房中佔據了較高的份額。
  • 電影春節檔類型多樣是趨勢唐山辦證質量硬核是關鍵
    春節期間,除了闔家團聚走親訪友,看場春節檔電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年春節首日8部賀歲影片齊上映,打造史上最強春節檔。隨著受眾觀影習慣的不斷養成,新年假期看電影正成為人們共度春節的新年俗。電影場次及觀影人數與口碑成正相關大年初二,27歲的蘇一鳴與家人一起到電影院觀看賀歲影片瘋狂的外星人,春節期間如果不去旅遊,就會考慮在家附近看一場賀歲電影。
  • 自姜子牙撤檔後,春節檔電影紛紛撤檔,這是要做一根繩上的螞蚱?
    今日《熊出沒》《姜子牙》宣布撤檔後,網友們虎視眈眈的盯著《囧媽》《唐探3》《奪冠》《緊急救援》等電影是否也會選擇撤檔?結果不出所料各大春節檔電影進行撤檔。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姜子牙》「春節檔電影應該撤檔嗎?」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微博上了。在《姜子牙》宣布撤檔之前,就有網友發起過投票是否支持片方推遲上映。其實一部電影推遲上映,還是加映都是一件不容易決定的事情。
  • 原春節檔電影何時上映?電影院回歸後觀影人數大減,都在等新片?
    數據顯示,自全國影院有序復工以來,各地共有超過5000家影院恢復營業,復工率接近50%,首周(7月20 日~7月26日)票房便達到1.09億元。這樣看來,復工後的電影院生意似乎挺不錯的,但要是對比往年的數據來看的話,其實這樣的業績並不算太好。例如,2019年全年電影總票房約為642.66億元,平均每天約1.76億元。
  • 撇除電影票"超低價"泡沫 讓春節檔回歸文化剛需
    在業界人士看來,春節觀影已成為中國人的年節休閒「剛需」之一,並不會因為多付了二三十元而影響春節觀影的熱情   ■高額票補會讓觀眾產生電影「廉價」的錯覺,而目前電影成本比20年前成百倍增加,觀眾把10元左右的票價看做正常,長此以往對電影是有傷害的   距離春節檔啟幕不到20天,各大片方在激烈競爭之前先達成了一項共識———限制大規模票補,不靠「折本甩賣」來換取票房表面的光鮮。
  • ...奪冠》等影片陸續定檔,最具「春節檔氣質」的國慶檔拯救2020?
    日前,原定於春節檔上映的《姜子牙》《奪冠》重新定檔,新片《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也擁抱國慶檔。2020年的國慶檔,或將成為國內電影市場真正意義上的歷史最強、最熱鬧的國慶檔。最具「春節檔氣質」的國慶檔 「國慶,太公歸來。」
  • 7部春節檔電影,全部撤檔!
    最近疫情情況嚴峻 不斷攀升的確認病例 武漢封城 恰逢春節,面對新型冠狀病毒,除了春運,備受關注的還有 春節檔電影
  • 2020年電影票房有望達200億 春節檔競爭激烈
    中新網北京12月14日電 12月14日,燈塔研究院聯合毒眸發布了《2020中國電影市場用戶報告》,對2020年的市場表現和用戶行為進行了分析,並且以春節檔為樣本,將研究視角投向電影市場的未來。
  • 疫情反覆 2021春節檔將受到哪些影響?
    仍然處於疫情後期復甦進程中的電影市場,或將再度受到衝擊。中高風險地區多地影院關門 春節檔開門難雖然元旦賀歲檔為2021年的中國電影市場開了一個好頭,但對於電影業來說,一年中最重要的還是春節檔。當下,已入局的各大電影片方宣發活動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而與此同時,疫情的局部反彈卻讓各地防疫再次敲響了警鐘。
  • 買了春節檔電影預售票?不慌!能退!
    楚天都市報1月22日訊(記者戎鈺)作為我國最重要的票倉城市之一,武漢近幾年的春節檔票房一直位居全國城市排名前列,而在今年春節檔預售階段,武漢影迷也表現踴躍,購票人數較多。楚天都市報記者今悉,針對疫情發展,武漢影院現全面支持春節期間預售票的免費退票,觀眾可通過電商購票平臺或在影院現場進行退票。記者在位於漢口的百麗宮影城看到,影城內觀眾人數較少,與該影城往日流量不可同日而語,而前來觀影的觀眾也大都自覺戴上了口罩。
  • 今年沒有春節檔,但好電影仍然值得期待|2020鼠一數
    不知不覺,春節看電影已經變成了國人的一個歡度春節的新傳統。今年春節因為疫情控制,原本在春節期間上映的幾部影片都撤檔了。(電影《花田喜事》截圖)2015年春節算是近幾年電影春節檔高潮的開始,2016年春節檔的票房快速增長,其中一部《美人魚》的票房就貢獻了三分之一。
  • 報告:2020年電影票房有望達200億 春節檔競爭激烈
    中新網北京12月14日電 12月14日,燈塔研究院聯合毒眸發布了《2020中國電影市場用戶報告》,對2020年的市場表現和用戶行為進行了分析,並且以春節檔為樣本,將研究視角投向電影市場的未來。供圖阿里影業燈塔整合營銷平臺總經理袁娟分享,多元內容的供給恢復、營銷方式的迭代革新,以及多元宣發策略的實施,將帶動觀眾全面回歸影院,推動中國電影重攀高峰。線下娛樂受重創的一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將以怎樣的成績收官?燈塔報告作出了預測:全年票房將達200億元,約為去年的30%。
  • 首批定檔的影片已確定!積壓的春節檔影片何時上映?
    中高風險地區暫不開放營業。同一天,上海國際電影節也確定於 7 月 25 日開幕!停擺近 180 天,影院久違了!行業內外,各路網友,喜大普奔!今天,影院又傳來了好消息,# 影院復工後首批定檔影片 # 衝上熱搜!
  • 透市|年度票房破百億 房企影院國慶檔分化加劇
    電影行業全面復甦 國慶檔總票房近40億儘管2020年還有不足3個月的時間,但電影行業已經歷了「跌落谷底」到「重回巔峰」的完整過程。將視線調回至今年春節,1月25日全國總票房360.8萬,觀影人次10.4萬。而這一數字在2019年春節則為13.68億、3228.9萬,票房差距達到驚人的360倍。
  • 今年春節檔還會有變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5日電(記者 任思雨)距離春節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各大春節檔影片紛紛開啟了新一輪的宣傳,這個眾星雲集、大製作扎堆的檔期會帶來怎樣的票房表現,備受人們的關注。但同時,隨著近日多地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春節檔電影能否順利上映、敢不敢走進影院,也成為電影人和觀眾擔心的問題。經歷過多舛的2020年,今年的春節檔,會有哪些不一樣?
  • 影院上座率再上調,國慶檔你看好哪部電影?
    伴隨著票房上漲,不斷有新片宣布定檔,電影市場回暖的腳步也在加快。近日又有好消息傳來,從本月25號開始,對影院上座率的限制將提高到75%。市場預計,中秋國慶期間有望迎來一輪觀影高峰。上座率限制再次放寬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最近發布了《電影放映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指南(第三版)》。
  • 沒有票房統計的日子裡,網絡電影春節檔表現如何?
    文 |零壹以往的每一年,電影票房都是春節檔中的重要話題。而今年春節檔電影宣布全部撤檔後票房數據已經停更,取而代之的影視圈熱點是《囧媽》字節跳動合作的院線片「網絡首發」。《囧媽》網絡首發帶來的行業震動是巨大的。
  • 演出取消、春節檔消失,娛樂產業再次遭遇「艱難時刻」
    全民防疫的陣線下,2 月到 3 月之間幾乎全部的話劇演出、文旅表演、電影院線、體育賽事都將陷入困境,線下娛樂格局或許也會因此改寫。" 上半年基本無望了,下半年,走一步看一步吧。" 一位業內人士感慨道。這種現象在電影院更甚,雖然入口處和電梯間裡還擺放著春節檔的宣傳海報,但事實上購票廳內除了小娛和影院工作人員外,再無其他觀眾入場。而往年此刻,候場區域內都幾乎座無虛席,甚至不少人為了看一場電影需要提前一兩天買票。" 今天不營業了。"
  • 熊出沒姜子牙撤檔,網友感嘆:平安才是最大的春節檔
    1月23日,電影《熊出沒》、《姜子牙》率先發聲明表示將雙雙撤出春節檔,而在各大影城和宣發方內部也流傳著,電影《唐人街探案3》、《囧媽》也極有可能隨後宣布撤出春節檔。在電影《熊出沒狂野大陸》發布的退出聲明中,片方寫到:沒有什麼比孩子和家人的健康更重要!七年春節檔,我們七年陪伴,從未缺席!
  • 2020電影春節檔戰火點燃,預售已經開啟,中國女排改名上映
    每一年中國春節檔電影是讓國產片歡騰的日子,可能是由於國外聖誕節和中國的新年時間不一樣,國外電影也不會針對中國的新年推出相應的賀歲片,所以每年大年初一是國產片爭鋒的時節,2020年同樣不例外,初步有9部確認的國產電影在大年初一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