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凡諾斯·西西帕斯、丹尼爾·梅德韋傑夫和亞歷山大·茲維列夫有多大可能成為未來「三巨頭」?當羅傑·費德勒、拉斐爾·納達爾和諾瓦克·德約科維奇退役後,他們三人足以接過大旗嗎?
希臘人西西帕斯、俄羅斯人梅德韋傑夫和德國人茲維列夫屬於年少成名的天賦型球員,年紀輕輕就已達到不少同輩難以企及的高度,但要說他們會是下一代「三巨頭」,或許有些過譽了。
等到現任「三巨頭」退役後,可以確定的是這三位一定會成為網壇男單的主角,當然還有多米尼克·蒂姆、尼克·克耶高斯等等,他們能順利得到大滿貫和ATP 1000賽事冠軍。
但由於諸多原因,他們無法複製「費納德」的職業生涯。我們說的不單單是他們的冠軍和紀錄——當然,如果只談冠軍和紀錄,他們幾乎不可能完成費德勒、納達爾和德約科維奇這樣的功績。
費納德三人很早就贏過大滿貫冠軍了,而且他們當年發家時並未有主宰式的球員出現,可不像現在的年輕人,要和「超級巨星」級的球員同場競技爭奪冠軍。一切的一切讓當代年輕球員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更別提繼承衣缽了。
近幾年,格裡戈爾·迪米特洛夫、米洛斯·拉奧尼克和錦織圭嘗試過繼承衣缽,但都失敗了。其實我們討論的遠不止是大滿貫冠軍和紀錄,因為「巨頭」,承載的是超凡脫俗的偉大。
從鐵桿球迷到圍觀群眾,這三位大咖已經完全徵服了體育場內觀賽的每一個人,連慈善比賽都一票難求——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第6屆「為非洲而戰」慈善賽事,費德勒的納達爾的單打賽刷新了網球賽事現場觀眾人數紀錄。
大家給予這三位極大的尊重,甚至整個體育界都認可,這遠不局限於他們的功績。年復一年,三人的史詩級對抗總會在世界各地燃起當地球迷的熱情,在他們三人的光環下,可能也就安迪·穆雷、斯坦·瓦林卡和馬林·西裡奇還能找到些許機會釋放自己的光芒。
這種狀態可不是依靠贏球就能得到,對於梅德韋傑夫、西西帕斯和茲維列夫而言,壓力當然是無比巨大,但他們仍有時間和機會去奮鬥、去建樹。他們若最終失敗了,那麼繼承衣缽的重任或許就得18歲的揚尼克·辛納那一代球員來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