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酒「質變」,朝向何方?
文 | 雲酒團隊(ID:YJTT2016)
「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
如果以這條真理檢驗「川酒全國行」走過的四年,就會發現,它已然顯露出「質變」的端倪。
12月8日,2020「川酒全國行」首站走進廣州。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馮錦花在會上表示,2020年,四川白酒產業雖受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雙重壓力,產量、營收、利潤卻均逆勢而上,在全國佔比穩步上升。
▲四川省委常委、省直機關工委書記曲木史哈(左五)與川酒「六朵金花」企業代表
2020年上半年川酒產量、營收、利潤在全國佔比,早已是公開的數據,分別是52.1%、51.4%、36.1%。「兩瓶有其一」,大家最熱衷於用來形容川酒體量的這句話,也是來源於此。
而在2017年,「川酒全國行」的第一個年頭,這三個數據指標分別是31.1%、39.9%和25.6%。
「量變」不可謂不顯著,而它又將帶來怎樣的「質變」?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馮錦花
川酒積累了多少「量變」?
此次「川酒全國行」廣州站由郎酒領銜,郎酒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李明政在推介會上為與會嘉賓詳細展示了郎酒莊園的全貌。
據李明政介紹,2020年5月,郎酒莊園酒店正式開業,讓更多人得以認識掩藏在川南黔北大婁山區的白酒殿堂。郎酒莊園酒店的600個房間、800個床位,自開業以來,已經接待社會各界人士預計超過10萬人。「明年起,每年預計接待將會超過20萬人次」。
眾所周知,郎酒為打造郎酒莊園,前後耗時12年,斥資200億元,時間之久、數額之巨,都讓行業以及消費者對郎酒的產品營銷、客戶體驗有了嶄新的認識。
這是郎酒積累的「量變」。
一年前,五糧液因為一則全國招聘的通告上了熱搜。彼時,五糧液面向全國公開招聘全國市場營銷業務人員,不僅開出最高40萬元/年的薪酬,更是全額報銷應聘者因參加本次招聘活動所產生的往返交通及住宿費用。
「凡能人者,雖遠必求之」,求賢若渴的姿態,是五糧液曾積累的「量變」。
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淼經常有一些不可思議的行程,比如出現在瀘州多個貧困鄉村的田間地頭,那是他帶領的瀘州老窖慰問團,在對瀘州老窖定點扶助的貧困鄉村進行慰問。
數據顯示,自2015年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瀘州老窖主動承擔起3個貧困縣、18個貧困村的對口幫扶重任,5年來累計募集捐贈和「以購代捐」資金7.2億元,大大促進了對口幫扶地區高質量如期脫貧。
捨得酒業開全國「生態釀酒」之先河,傾力數十年打造釀酒生態園植被生態系統,形成完備獨特的植物名錄,現有各類喬木、灌木、草本植物共300多種,植株超過390萬棵,麥冬、沿階草等草坪達33萬平方米,綠化率達到98.5%,綠地率達43.7%,綠化覆蓋率達47.4%,廠區實現全面綠化。
……
這只是「兩瓶有其一」之外,川酒所積累「量變」的冰山一角。
五糧液市值突破「萬億」,瀘州老窖前三季度利潤增速高達26.8%,郎酒傾力打造世界級白酒莊園,劍南春「水晶劍」在中高端產品中單品銷量排名前三,捨得全面實施老酒戰略,水井坊致力傳承中國文化價值。
在此基礎上,馮錦花明確提出,以「六朵金花」為代表的名優品牌正引領四川白酒產業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闊步前進。
2020「全國行」的,不止川酒
廣州,是2020年「川酒全國行」的第一個目的地。
在過去的4年裡,每一年、每一場「川酒全國行」,都以展覽、宣講、品鑑、論壇、表演等多種形式,將川酒的生態、技藝、品質、歷史、文化等傳播到全國各地。
較之往年,此次「川酒全國行」廣州站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做了創新升級,不僅將活動時間從一天擴展至三天,而且在廣州不同地標同時打響多場活動,並以更接地氣的「吃粵菜喝川酒」活動形式,形成共鳴效應,讓這3天的廣州,全城飄著川酒香。
更重要的是,展示的主角不只是川酒,更有川茶、川水,「泡川茶的水是川水,是產自丁真家鄉阿壩州的海螺溝天然飲用水」。
對此,馮錦花認為,在數千年歷史長河中,駝鈴悠揚的茶馬古道和南方絲綢之路,讓醇厚綿柔的川酒、甘洌清甜的川水、茗香四溢的川茶行銷於五湖四海。「今天,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國內國際雙循環、『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引領下,我們同樣帶著川酒川水、川茶繼往開來。」
此情此景,很容易讓人想到「川酒全國行」伊始。
那是2017年的長春,在由川籍企業家在長春投資、參照成都寬窄巷子風格建設的特色商業街——巴蜀映巷,川酒展位混跡在麻歡辣道火鍋、成都小吃(三大炮、軍屯鍋盔、雙流老媽兔頭、傷心涼粉、一根面、肥腸粉等)、瀘州豬兒粑、南充米粉、川北涼粉、宜賓燃面、打牙祭等一眾「四川造」產品中,毫不起眼。
如今,它卻以「兩瓶有其一」的主角姿態,帶領著川茶、川水向外突圍。所謂「質變」,便在於此。
到過2020「川酒全國行」廣州站現場的人,無不為這種川酒全新的姿態所震撼,但卻少有人真正搞清楚,川酒的這種姿態,不僅僅是在向全世界展現它的更多可能性,同時也是在向四川展現它更多的可能性。
川酒「質變」,朝向何方?
這個問題,從郎酒的規劃中可以得到一些解答。
李明政介紹,郎酒將一切圍繞「釀好酒」三個字,踐行「品質·品牌·品味」三品戰略,並成立郎酒品質研究院,結合產、學、研三方優勢,助力郎酒實現高質量發展。
而在恪守傳統工藝的同時,郎酒也要與時俱進,用「網際網路+」思維,在原料、制曲、發酵、儲存、勾調等整個生產環節中逐步藉助網際網路力量,構建全面的生產、銷售、科研、服務大數據體系,積極擁抱數字經濟新時代。
另外,郎酒莊園作為郎酒的體驗營銷中心,還將通過沉浸式體驗,讓消費者可以近距離見證郎酒「12987」的傳統生產工藝、領略郎酒「生長養藏」的秘訣,讓消費者對郎酒有了嶄新的認識。
「品質為基、文化為引,科技賦能」,這是郎酒的「質變」之路,也是川酒的整體思路。
馮錦花表示,四川省經信廳一方面始終著力發揮四川特殊的地域環境和得天獨厚的綠色資源優勢,紮實抓好優質釀酒原料穩定供給,打造了一批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有機紅糧、小麥生產基地,建立涵蓋種植、釀造、物流、營銷等全產業鏈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讓綠色、有機、健康成為川酒的突出標籤。
另一方面,則始終著力加強川酒「提品質、增品種、創品牌」,推動行業加快信息化、智能化、數位化轉型,加強關鍵技術及設備研發,支持白酒企業技術、工藝產品創新,使得川酒品質得到了廣泛的消費認知和市場認可。
瀘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總工會主席付小平也在講話中表示,瀘州產區將從釀造品質更優更好的白酒、塑造更靚更強的白酒品牌、培育成環成鏈的酒類關聯企業、打造集約集群的優質白酒產業、建設開放共榮的國際酒業交流平臺等五大舉措,實施品種優化、品質提升、品牌培育「三品戰略」,努力打造產品品質卓越、產區品牌響亮、生產工藝精湛、標準體系權威、生態環境優良、文化資源豐富的「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
這也意味著,目前川酒所呈現出的「質變」只是一個開端,未來隨著「川酒全國行」範圍不斷擴大,川酒品質與文化進一步得到更多消費者的認可,再疊加數位化賦能,川酒將醞釀著一場更大的「質變」。
你怎麼看川酒全國行的「質變」?文末留言等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