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360報告:超三成受訪者遭遇過理財投資騙局 需警惕理財噱頭

2021-01-19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蕾 「30.22%的受訪者表示遭遇過理財投資陷阱或騙局」、「面對投資理財騙局,90後受害最深」、「社交媒體、電話簡訊和網站APP廣告推送為主要渠道」、「股票推薦騙局、網絡賺錢遊戲騙局和網絡博彩騙局成為主要噱頭」……

1月14日,融360維度發布《中國大眾投資理財安全意識調查報告(2021)》,該次調查的樣本取樣以青少年和成年人為主,兼顧老年群體,樣本的分布涵蓋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港澳臺除外)。

調查數據顯示,30.22%的受訪者表示遭遇過理財投資陷阱或騙局。這一情況對比2019年已有顯著改善。根據融360維度以往調查結果,2019年有43.93%的受訪者表示曾遭遇過投資理財騙局。

從不同年齡來看,90後遭遇投資理財騙局的比例高於其他年齡群體,達到32.39%。其次是80後(29.06%)和70後(28%)。融360維度認為,90後踏入工作崗位後,對投資理財的熱情得到釋放,成為投資理財領域新生力量的「主力軍」,但相關經驗不足,容易成為欺詐的主要針對目標,因此導致遭遇騙局蒙受損失的比例較高。

調查發現,股票推薦騙局、網絡賺錢遊戲騙局和網絡博彩騙局是導致受訪者蒙受損失的主要類型,分別有48.45%、42.27%和39.18%的受訪者表示遭遇過。P2P非法集資騙局(34.02%)、數字貨幣騙局(27.84%)緊隨其後。這些騙局往往以高收益為噱頭,用所謂成功案例引誘投資者入局投入大量資金,套住錢財後快速離場,待投資者醒悟時詐騙份子已無蹤跡。

「我最近被拉入一個數字貨幣交流群,裡面各種吹噓數字貨幣的高額收益,經常給出一些不知名虛擬幣網站,慫恿我們在上面投資。」家住北京朝陽的陸非(化名)之前曾投資過比特幣,清倉已有一段時間。最近比特幣行情看漲,各種交流群的電話、簡訊不斷找上門,以高額收益為噱頭誘惑陸非投資數字貨幣。

「我有朋友之前就曾遭遇過類似騙局,所以當那些交流群慫恿我投資時,我沒有加入,他們一看我不上當就把我踢出群,但不知道有沒有其他人被他們忽悠了。」陸非表示。

調查數據還顯示,社交媒體、電話簡訊和網站APP廣告推送是受訪者遭遇投資理財騙局最多的三個渠道,以社交媒體最甚。在遭遇騙局的受訪者中有超過半數表示,自己是在社交媒體渠道上遭遇投資理財騙局。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短視頻直播日益火爆,短視頻直播平臺也被欺詐團隊盯上成為投資理財騙局高發的地方,數據顯示,32.99%的受訪者表示在短視頻直播平臺上遭遇過投資理財騙局。

在投資理財中遭遇騙局,將帶來多大的經濟損失呢?融360維度在調查中發現,47.42%的受訪者表示損失金額在3000元以下,36.08%的受訪者損失金額在3000至3萬元之間,16.49%的受訪者損失金額在3萬至50萬元之間,損失金額在50萬元以上的受訪者佔比0.01%。

遭遇投資理財騙局蒙受損失後,處理情況如何?調查發現,僅有44.33%的受訪者選擇馬上報警立案,20.62%的受訪者選擇向親友尋求幫助,10.31%的受訪者在網絡發帖追討,而有23.71%的受訪者表示自認倒黴。融360維度認為,這表明大眾防騙維權意識還有待提高。

上述情況也導致大眾在遭遇投資理財騙局後,追回損失的情況不容樂觀。調查數據顯示,在遭遇投資理財騙局的受訪者中,能夠完全追回損失的僅佔比11.34%,42.27%的受訪者追回了部分損失,而有46.39%的受訪者沒有追回任何損失。

相關焦點

  • 投資返利、遊戲理財、股票推薦……騙子用這些噱頭拿走你多少錢?
    「投資返利」「遊戲理財」「股票推薦」……近年來,一些打著高回報、低風險甚至零風險的「投資」活動甚囂塵上,給廣大消費者帶來了嚴重損失。一份來自融360維度的調查結果顯示,30.22%的受訪者遭遇過理財投資陷阱或騙局,股票推薦騙局、網絡賺錢遊戲騙局和網絡博彩騙局是導致受訪者蒙受損失的主要類型,金融防騙局勢不容樂觀。
  • 基金定投到底是真的騙局還是理財投資的盈利神器?
    有朋友問,在自己家人收到一款關於基金定投的傳單,定投額起點1萬元,年化收益率9.6%,是騙局嗎?是騙局的可能性有多少?近幾年由於股市的起起伏伏、漲漲跌跌,很多人發現在股市上賺錢越來越難了,於是各種推薦基金定投的文章就成為流行詞語,而一些理財賣家也大量推薦基金定投。很多人問,基金定投真的是騙局嗎?還是理財投資的葵花寶典?
  • 調查顯示超五成大學生從未記過帳 清華教授支招理財
    結果顯示:超六成大學生不了解投資者教育,超五成希望通過短視頻獲取投資理財信息,超五成沒有過記帳行為,近八成投資理財資金來源於生活費,超八成偏好銀行存款,產品信譽、安全風險成大學生投資理財主要考慮因素。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製圖  超六成不了解投資者教育,超半數希望通過短視頻獲取信息  投資者教育是對投資理財的消費者進行知識普及和宣傳教育的行為。那麼,有多少大學生聽說過投資者教育?
  • 投資理財 穩賺不賠?千萬別信!
    投資理財 穩賺不賠?千萬別信!快速致富心理和防範意識的缺乏進了網絡投資理財騙局還殊不知對方分工合作除了單純的自己都是騙子需立即上門進行勸阻民警隨即立刻前往現場進行處置
  • 360安全報告:2019年金融詐騙、遊戲詐騙、兼職詐騙舉報量最高
    北京商報訊(記者 魏蔚)1月7日,360企業安全集團、360獵網平臺發布《2019年網絡詐騙趨勢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360安全大腦基於360獵網平臺2019年收到的近兩萬條有效詐騙舉報,金融詐騙、遊戲詐騙、兼職詐騙成為舉報量最高的三大詐騙類型,其中金融詐騙的舉報量和人均損失雙高。
  • 天眼查315金融業大數據:理財企業新增失信數為五年前六倍
    投資理財,也一直是騙局的高發區。數據來源天眼查專業版10年增加35萬家企業廣東省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從整個行業來看,2010至2019年這10年間,我國金融行業新增加了357,917家企業。
  • 勝億配資:個人投資理財注意事項
    依據一項查詢閃現,逾越六成的中青年上海市民認可「投資理財致富」。  看到,產品選擇方面,銀行儲蓄依然高居榜首,低危險銀行理財產品排在第二位。儘管履歷劇烈轟動,股票和基金仍是上海市民喜歡的投資理財品種,擺放第三和第五位。在信用卡日漸廣泛的布景下,「信用卡提前消費」在上海市民理財產品偏好中排名第四位。
  • 網絡投資理財不可信,免費薦股都是黑平臺的套路
    當今社會,理財觀念深入人心,「錢能生錢」是很多人的迫切需求。隨之而來的,就是騙子趁虛而入,設計出重重騙局,等人上鉤。他們利用人們對賺錢的渴望,打著網絡投資的旗號,實施詐騙!讓錢生錢是美好的願望如果願望掉進騙子的陷阱裡註定是以悲劇收場的警惕『虛擬幣』理財投資,切莫貪便宜被騙面對一些「高收益」、「高增長」、「高回報」的投資項目,我們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近日,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的胡女士卻因這些「誘餌」上當了,參與「虛擬幣」投資,被騙19萬多元。
  • 中海達:投資理財的核心三原則
    在進行投資理財的過程中,是需要講究一定原則的,核心原則有三,那麼投資理財的核心三原則是哪些呢?下面由中海達投資為您解答!一起來看看吧! 投資理財的核心三原則是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這三者的重要性降序排列。
  • 北銀消費金融公司提醒消費者警惕虛假宣傳 遠離金融騙局
    北銀消費金融公司金融提醒消費者警惕各種虛假宣傳,遠離金融騙局。一、消費者警惕「天上掉餡餅」,及時識破和預防虛假宣傳(1)購買理財產品需謹慎:一些理財公司,以「高收益」、「零風險」等噱頭兜售理財產品。消費者購買理財產品時需謹慎,詳細了解產品的特點和風險,避免蒙受不必要的損失。
  • 網友親授靠譜「理財投資」?事實上……
    網絡投資真的靠譜嗎?↓↓↓案例網友介紹有理財APP內部數據 投入6.8萬發現被騙今年3月初,南安豐州的傅先生在聊天軟體上認識了「阿傑」,對方稱自己網絡聊天被拉入「理財群」 跟著投資被騙8.4萬4月15日,南安市公安局豐州派出所接到吳某報警稱自己在網上投資被騙8.4萬元。原來,吳某在一微信群中與李某相識後互加「好友」,李某將其拉入一個理財投資群。
  • 寶寶收益回暖 年末活期理財怎麼選
    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數據,截至上周(11月20日-26日),貨幣基金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為2.31%,已連續10周保持在2%以上的水平。金融投資報記者查詢發現,目前寶寶理財產品七日年化收益率多在2.3%以上,同時,部分產品已超過2.5%,如信誠薪金寶2.715%、嘉實活錢包A 2.652%等。  「受年末市場資金面收緊的影響,貨幣基金收益率回暖,短期下跌概率不大。」
  • 融360攜手新加坡金融科技節 探索後疫情時代金融科技發展趨勢與機遇
    作為本屆科技節的主要合作夥伴,融360|簡普科技(NYSE:JT)負責在北京舉辦衛星活動。後疫情時代:金融科技發展新動向在12月8日的世界金融科技論壇上,融360|簡普科技(NYSE:JT)聯合創始人、CEO葉大清發表開幕演講。
  • 「11月銀行理財報告」量價齊升 理財子公司開始自建渠道
    來源: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作者: 胡小鳳 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分析一、11月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環比增18.47% 理財子環比增89.19%根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的數據二、國有行連續兩月未發行保本理財產品 農商行佔比仍最高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11月共有5882隻人民幣理財產品披露了收益類型,其中保證收益類產品42隻,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293隻,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5547隻。
  • 警惕理財陷阱:加強投資者教育緊迫性凸顯
    理財專家提醒,消費者應根據自己的需求、投資理財實力、自身的抗壓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來選擇理財產品,避免盲目、衝動地做出投資理財決策。  買理財送手機、超高收益率、穩賺不賠……一年一度的「雙十一」不僅是消費者血拼購物的狂歡盛宴,眾多金融機構、理財平臺也紛紛搭車,推出各種理財產品的優惠活動,讓人眼花繚亂。
  • 投資人需謹慎,加油寶或涉龐氏騙局!
    「左手加油,右手投資」模式好玩嗎?這句被加油寶玩的溜到起飛的口號讓不少投資者心懷疑惑——這到底是個啥?P2P網貸機構?理財平臺?3C消金平臺?消費返利+理財平臺的融合體?無論加油寶是個啥,加油寶產生巨大的資金池,而業務又游離在監管之外,甚至試圖越過監管已成事實。
  • 鑫火聯盟李新民:個人投資理財?需要學習一下理財知識了!
    個人理財是一個讓人再也熟悉不過的詞語了,然而真正懂理財的人卻不是多數,大多數人都是知道一些皮毛,都需要認真的學習投資理財知識。理財入門,個人投資理財知識如何學習?想要成為理財高手,除了好運氣以外,更需要依靠自己的知識提高對投資的把握能力。
  • 警惕共享充電樁投資返利騙局
    警惕共享充電樁投資返利騙局 來源: 南通市公安局 發布時間:2020-10-27 字體:[ 大 中 小 ] 隨著新能源車的大量上市,各地對充電樁的需求也大量增加,共享充電樁成為炙手可熱的投資項目,一些不法分子瞄準了這一「商機
  • 春節理財火火火 買金過年旺旺旺
    「從全球來看,最好的三個投資賽道可能是消費、科技和醫藥。科技與創新周期相關,而醫藥和人口的年齡結構、新藥開發相關。」南方科技創新混合基金經理茅煒表示,長期看好科技和醫藥兩個行業。目前時點來看,科技明年最大的催化劑仍是5G,如換機潮、5G的新應用等;醫藥應關注創新藥,或是有創新模式或是有放量的品種。
  • 合眾金服P2P理財返利2% 微盈寶:網貸投資理財專業把關
    在收益方面,報告顯示,2017年6月份,全國P2P網貸平均綜合年利率8.47%,環比(較2017年5月份)8.34%,上升0.13個百分點;同比(較2016年6月份)8.83%,下降0.36個百分點;較去年全年9.06%,下降0.59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