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暖氣不熱,給街坊鄰裡遞個話,維修師傅快速響應 大柵欄:空巢老人有了「報修助理」
入冬以來,供暖成為平房區居民的心頭大事。12月16日晚,西城區大柵欄街道朱茅胡同3號院91歲的劉勝格,著急地喊來對門鄰居。一問才知道,老人屋裡的電暖氣不熱了。
「我也不敢碰,也看不見,勞您駕幫我打個維修師傅的電話。」對門鄰居一聽,趕緊撥通了街道煤改電辦公室故障維修服務隊周長芬師傅的電話。不到十分鐘,周師傅就上了門。一番簡單調試後,屋內暖風再起。
鄰裡守望相助。今冬在大柵欄街道,不少像劉勝格一樣的空巢老人、高齡老人都有了自己的「報修助理」。家裡電暖氣出故障了,跟街坊鄰裡擔任的「助理」說一聲兒,立刻能找來維修師傅上門。
您要問了,暖氣不熱打個報修電話不是很簡單嗎?還犯得著找個「助理」幫忙嗎?
一開始,街道社區也沒往這邊想。作為西城區最大的平房區,大柵欄街道1.26平方公裡的地界上,聚集了9個社區、300多個平房院,每到供暖季,很多住戶都面臨著取暖設備維修的問題。街道為此專門成立了一支24小時維修服務隊,打造了一個「煤改電用戶半小時服務圈」。一旦接到報修,維修人員第一時間到場,找出原因,消除故障,確保居民取暖無憂。
維修隊有了,響應機制建立起來了,維修師傅們也個個盡職盡責。但出乎意料的是,還是有不少空巢和獨居老人覺得不方便,家裡暖氣不熱了,不知道該找誰處理。
後來發現,問題就出在那「一個電話」上。
「我都這個歲數了,別說手機,座機撥起來都費勁,所以電暖氣出點問題自己就先慌了。」劉勝格表示,她曾經試圖給周師傅的手機打電話,不是撥錯號就是佔線。
不僅是劉勝格,很多上歲數的老人,打電話都犯怵。有輸錯號碼的,有打進去佔線的,有打了無人接聽的,兩三回折騰下來,就不想再打了。
而對於維修師傅來說,每個電話都能第一時間接聽到也不現實,「每天接的報修電話有好幾十個,入戶檢修的時候不能隨時看手機。所以,老人打電話佔線或者無人接聽的情況,很有可能發生。」周長芬說。
可老人這邊,報修電話沒打通,麻煩就來了。有性格要強的,不好意思開口麻煩鄰居,就自己圍著電暖器瞎搗鼓,要麼就忍著受凍。
石頭社區的王三慈老人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正當老人悶頭搗鼓電暖氣的時候,社區黨委書記王琪正好上門探訪,「您別著急,這事不難解決,我幫您給維修隊的師傅打電話,暖氣再有問題您直接給我打電話也行。」
「遇到這樣的問題應該不止王阿姨一位老人。」在處理了這個「突發」事件後,王琪回到社區隨即召開了一個碰頭會。幾名社區網格長、助老服務隊負責人坐在一起商量對策。
「咱們按照社區網格,每天入戶收集獨居和空巢老人的電暖氣使用問題吧。」一名網格長建議。王琪點點頭:「這樣倒是能夠做到不缺不漏,可就是少了點親和力,像王阿姨這樣的,不一定每次有了困難都直說。」
「我們助老服務隊可以跟著網格長一起入戶,咱們平房院的大哥大姐都認識我們,什麼心裡話都願意跟我們說。」社區助老服務隊隊長楊淑香接過了話茬兒。
原來,在石頭社區,活躍著一支50多人的助老服務隊,隊員都是剛退休不久的「年輕」老人。自2010年6月成立以來,助老服務隊的隊員們與社區的空巢高齡老人結成「對子」,幫助老人們解決生活難題,為老人們送去精神慰藉。這回,助老隊員們又多了一個職責——給結對子的老人擔任「報修助理」,家裡暖氣不熱了,老人給「助理」遞個話就行。
就這樣,在楊淑香的帶領下,50多名隊員和網格長,維修師傅們一起走進空巢老人家中,解決一個又一個糟心的電暖氣問題。排憂解難之餘,還向老人們傳授起使用電暖氣的小竅門。
就在前兩天,楊淑香和維修師傅周長芬一起到王三慈老人家,查看電暖氣的設備運行情況。電暖氣已經修好了,眼下老人比較煩惱的是每天要按時開關的問題。根據供暖政策,晚上八點以後時間段的電費,電力公司給補貼和優惠,只有1毛錢一度電,但是早八點以後的電費就要按照正常標準收取。有時候過了早8點,電暖氣忘關了,老人心疼那電費。
「這不難,設備自動開啟和斷電的時間是可以設定的,您要是需要,這就給您定上。」楊淑香三兩下就替老人設定了電暖氣自動開閉的時間。眼看身邊有了這麼一位貼心的「助理」,老人欣慰地笑了。(張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