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英雄張靜靜定格的33歲:女兒仍不知媽媽早已離去

2020-12-26 中國網教育

張靜靜生前照片 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

「在我們生活逐步趨於穩定的時候,她走了!」

張靜靜去世已經八個多月了,丈夫韓文濤每每想起援鄂歸來後去世的她,內心都猶如被巨石撞擊般沉悶的疼。但是,他還是要把家裡的事情處理好,當好「頂梁柱」。

他在國外工作期間,女兒一直被他妻子和嶽父照看。妻子去世後,向來以女兒為榮的嶽父嶽母始終無法接受這個現實。韓文濤把女兒暫時託付給了他們,希望老人看到孩子能好受些。

女兒一直不知道媽媽的離去。孩子經常會問大人「媽媽去哪了」,大人們都統一了口徑「媽媽去執行任務了」,一個五歲的孩子能感覺出這個回答背後有問題,但又無法找到答案。大人們希望女兒在表妹、表弟的陪伴下,每天快樂會多一些。

韓文濤工作日按時上下班,最難受的時候是回到家裡,家裡的每個細節都有妻子的影子,他希望能把這個房子裡的東西原封不動地保存好,留更多的回憶給孩子,也給自己。每周五晚上,韓文濤一般會乘車去嶽父嶽母家,利用周末陪著女兒。

一個普通家庭的幸福生活是在4月5日一早被一次突如其來的變故改變的。

張靜靜出生於1987年陰曆9月,是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齊魯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1月26日凌晨兩點半,她隨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抵達湖北,完成援鄂任務後於3月21日隨隊離鄂返回濟南,按規定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

4月4日下午5點隔離期滿,醫療隊原計劃5日上午返家。5日早上,回家的汽車已經在門口等候,張靜靜卻被發現在酒店房間突發心臟驟停。最終,經醫院全力救治無效,於4月6日18時58分逝世。

去年7月,張靜靜獨自帶著孩子回老家,幫老人種蒜。

農村姑娘

張靜靜出生在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的一個普通農村,還有一個弟弟,比她小三歲。

母親快60歲了,向來身體很好,去年底體檢的時候沒發現啥問題。今年7月,老人查出有點冠心病的跡象,需要藥物治療,還要定期觀察,醫生叮囑「不能動氣,更不能過度傷心」。

「姐姐很孝順,說過等爸媽年齡大了,她要接爸媽去濟南一塊生活,或者回老家買房子陪老人,媽媽也說過等她年齡大了就去姐姐那裡,讓姐姐照顧她。」弟弟張國勝(化名)回憶說。

張國勝通過這幾年的工作,在縣城買了房子,全家人都搬到了縣城住。姐弟倆的童年都在農村老家。

「姐姐膽子一直比較小,還怕黑」,張國勝記得小時候家裡養了一隻大公雞,從廚房到客廳需要穿過公雞活動的院子,公雞一靠近姐姐,她就嚇得不行。有時候爸媽晚上回家很晚,她都是開著燈才敢睡覺。

小時候,大人們都忙著幹活,姐弟倆平時都是一起上下學,放學後他們還要自己做飯吃,一開始是姐姐做飯,弟弟幫忙。家裡還開著小超市,後來弟弟就成了「廚師」,姐姐負責在超市售賣東西。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張靜靜就是家裡幹農活的「小能手」。

母親清楚地記得,她小時候家裡還有不少地,夏天麥收前要在麥地裡種棉花,爸爸在前面刨坑,她就在後面撒種,爸爸動作快,跑在了前頭,爸爸起身回頭一看,比麥子還矮的女兒隱藏在了麥地裡。

去年7月,張靜靜還獨自帶著孩子回老家,幫老人種蒜。

即便是當時家裡條件不好,父母也一直對張靜靜疼愛有加。韓文濤說,「妻子小時候,家裡有什麼好吃的,父母要求必須姐弟兩個分著吃,衣服可以沒有新的,舊衣服也必須洗得乾乾淨淨,穿得整整齊齊。」

膽小的姐姐一直學習很好。張國勝記得他住的臥室牆上全是姐姐得的獎狀,從小學到初中,基本上每一級都有。

不過,張靜靜第一年參加高考時,成績並不理想,於是選擇了復讀。本就在高二、高三兩年是同班同學的張靜靜和韓文濤,在復讀這一年,又成了隔壁班同學。

張靜靜生前出遊照片

異地戀

2005年,張靜靜考入了濟寧醫學院護理學專業就讀,學制五年,兩年在日照校區就讀,三年在濟寧校區就讀,韓文濤去了外省讀書。

早在讀高中時,兩人已經暗生情愫,張靜靜有時候還會帶著張國勝去和韓文濤見面。直至讀大一的時候,倆人才正式確定男女朋友的關係,不過卻相隔一千多公裡,見一面何其難。

得虧那幾年勞動節和國慶節都有一周的假期。韓文濤每逢假期都乘坐將近24小時的火車去見張靜靜,平時二人都是通過電話聯繫,為此還攢了一大堆的電話卡,後來隨著屢次搬家都弄丟了。

2009年初,臨近畢業的韓文濤原計劃去山東煙臺工作,張靜靜當時說「你去哪,我就去哪」,也報了煙臺的醫院實習。後來,韓文濤轉而計劃去濟南工作,張靜靜又找到學校老師,把實習城市變更到了濟南。

2009年上半年,張靜靜到濟南一家省屬醫院開始實習。7月,韓文濤入職了一家山東省屬國企,兩個人自此結束異地戀的日子。

「我到濟南工作之前,她就給我辦好了電話卡。」韓文濤至今還在用著張靜靜用她名字給他辦的手機號。

兩人選擇了濟南作為安家的城市。張靜靜實習結束後,考到了齊魯醫院工作。2011年,小兩口買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套房,2012年交房後,張靜靜每個細節都自己參與,把婚房裝修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2014年3月,兩人領取了結婚證,次月在老家舉辦了婚禮。2015年3月,女兒出生了,韓文濤不久後就被外派到了國外工作。

「那段時間正是我倆一起生活的磨合期,也免不了吵架,但那都是生活的『佐料』,我們的感情一直很好。」想起2009年到2015年的這五年,韓文濤心裡滿是回憶。

韓文濤出國工作十多個周后,能回國休息二十多天,這樣的生活延續了近五年。一家人,聚少離多。

2019年11月15日,又到了該回國的日子,韓文濤乘飛機回到北京,當時正在北京協和醫院進修的張靜靜去機場接他,二人隨後一起回到濟南。

過了兩天甜蜜生活後,張靜靜又回到了北京,韓文濤自己在家獨立帶著女兒,張靜靜於11月30日進修結束。一家三口度過了在一起的最後一個月。

「我在國外時間多,也覺得對她們有虧欠,所以每次回國,我都希望能做更多事,洗衣、做飯,幫她們倆剪手指甲。張靜靜有空時,我們一家三口還騎著電動車去逛商場,普通人的生活不就是這些事兒嘛!」這些生活的日常,都成了韓文濤美好的回憶。

12月29日,張靜靜送韓文濤登上了出國的飛機,那次分別後成了二人的永別。

四五年前,韓文濤曾和張靜靜開過一個玩笑,「一旦碰上戰爭年代,我可能會當逃兵,因為得保護老婆孩子」。張靜靜的反應很是嚴肅,「滾,你得上戰場,家裡不用你管」。

「姐姐還是個熱心腸,在醫院上班後,老家有人去醫院看病,她都是熱心的去照顧。」張國勝稱。

張靜靜(左一)生前參加診療活動

自作主張

成人後的張靜靜依舊膽小。張國勝大學畢業後,曾在濟南工作過一段時間,那時他曾和姐姐在一起租房子,租住在五樓,姐姐經常上夜班到十二點多。每次下夜班後走到房子樓下,她總會給弟弟打電話,讓他下樓接她。

就這樣一個膽小的人,卻悄悄地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今年1月24日是農曆臘月三十,女兒已經跟著姥爺回了老家,張靜靜正常上班,原來安排的上班時間是早八點至晚八點。

但是,晚上七點,韓文濤和其視頻通話時,卻發現她在家裡,問其原因,其解釋說「和同事調班了」,韓文濤沒有在意,只是想除夕夜能早回家也挺好的。

事實上,當天下午,她已經自願報名加入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

駕車從濟南趕到巨野需要三個小時左右。1月25日一早,平時愛睡懶覺的張靜靜五點鐘左右就開著車出發了,八點鐘左右到家了,剛陪孩子玩了一會,十點鐘收到了同事的電話「下午出發去湖北」。

父母知道她要去援鄂後,哭得泣不成聲。母親勸她,「你這個決定是不是做得太草率,孩子那麼小,丈夫不在家,你要出點事兒可怎麼辦?」

「這個不去,那個不去,總得有人去。」這是張靜靜當時對母親說的原話。

而後,她就開車匆匆地走了,而這也成了父親、母親、女兒、弟弟見其的最後一面。

張靜靜不讓父母告訴遠在非洲獅子山的韓文濤。韓文濤在獅子山時間早上六點多起床後,就像往常一樣給妻子打了電話,當時是北京時間下午兩點多,她卻沒接電話,心想她在老家,給嶽母打也一樣,剛好拜個年。

打給嶽母的電話接通後,他問嶽母「媽,靜靜呢」,老人一開始還試圖隱瞞「回濟南了,醫院有事」。韓文濤以為妻子和嶽母鬧彆扭了呢,就問怎麼了,本想勸說幾句,沒想到老人沒能忍住,哭得泣不成聲,把實情告訴了他。

遠在獅子山的韓文濤聽到這個消息,腦子一下子就懵了,他在國外也看新聞,知道當時湖北的情況有多危急,非常擔心妻子。他稱,「當時我在那邊哭了兩天」。

不過,他也只能被動接受這個現實,於是當即給妻子發了一條信息,「媳婦,無論啥情況,我都會等著你回來。」

讓韓文濤遺憾的是,當時在濟南出發的時候,全家人都不在濟南,很多別的同事都有家裡人去送行,張靜靜卻是孤身一人。

張靜靜援鄂期間照片

援鄂歲月

2020年1月25日晚上,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從濟南遙牆機場飛赴武漢。

這是一趟讓人心裡沒底的航程。臨行前,大家只知道目的地是湖北,到底要去哪個地市,哪所醫院,當地疫情是什麼狀況,這些問題都不得而知。

更感覺心裡沒底的是這些醫護人員的家屬們。「我們都能從每天的新聞中感覺到湖北疫情的嚴重,再加上當時已經明確這個病毒傳播性那麼強,還又沒有有效藥物可以治療,這都加重了我們的擔心。」韓文濤稱。

事實上,張靜靜他們被派往的湖北省黃岡市疫情防控形勢遠比想像中的還嚴峻。1月26日凌晨兩點半,飛機落在了武漢機場,緊接著被大巴車載到了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

「山東醫療隊被分配到黃岡市,疫情很嚴重,關鍵是當地防護用品不夠用,他們只攜帶了換洗衣物,行李箱內全是防護用品。」張靜靜在抵達黃岡第一天的日記中寫道。

即便這樣,醫療物資仍舊短缺。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一隊員在返回山東後,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透露,他們當時通過公開渠道徵集了很多醫療物資,但是運往黃岡是很難的,有一名隊員曾冒著風險驅車幾百公裡去河南接駁物資。

全力解決物資問題的同時,醫護人員必須迅速開展救治工作。1月28日,張靜靜寫道,「因為女生的長髮更容易出汗、藏匿病毒,而且不方便穿防護服,為了更好地照料病人,我把自己的頭髮剪成了一寸多長,理了個男孩髮型。」

她說,來之前她就做好了剃成「寸頭」的準備,和她一起剪髮的還有山東醫療隊的數十名女戰友,「現階段,在愛美的女孩子們眼裡,儘快扼制疫情,比秀麗的長髮更重要,做出這個決定,我不後悔。」

在診療工作中,張靜靜發現山東醫療隊隊員很難聽懂湖北黃岡方言,醫患之間溝通障礙有待破除。於是,她自己編寫了一本護患溝通本。

張靜靜發現,山東醫療隊和湖北當地的患者進行溝通存在障礙,因為很多黃岡人說話方言味很重,而且南方方言和北方方言差異很大,有時候她說的話患者聽不明白,患者說的她聽不懂。於是,張靜靜決心編寫一本護患溝通本,方便醫療隊工作。

很快,初步制訂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護患溝通本(山東醫療隊)」出爐,裡面有他們平時工作中和患者交流比較多的問題的簡易回答,在語言不通時,他們就拿出護患溝通本,患者看到文字,也就能理解他們的話。

張靜靜的用心,患者是看得最清楚的。有一次,她值大夜班,早晨六點半給一位50多歲的患者抽血時,這位患者血管不好找,她找了好一會,湊近看了又看,想找一個萬無一失的血管下針,避免一針抽不出血,再次穿刺增加患者的痛苦。

正在她細心找血管的時候,這位患者說,「孩子,別離我太近,你們這麼年輕,從山東到我們黃岡來,我不想把病傳給你。」

「每當這時,我很理解患者的心情,會寬慰患者說,這個疾病是可以治療的,希望患者能夠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她在日記中寫道。

援鄂期間,患者們也給了心懷家國的張靜靜很多感動。

意外來臨

援鄂期間,患者們也給了心懷家國的張靜靜很多感動。

2月4日下午,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首例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出院,這是山東援鄂醫療隊收治的首批患者之一,張靜靜參與了這名患者的救治工作。

張靜靜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和年幼的孩子分離我沒哭;沒能陪父母吃上團圓飯我沒哭;戰場上累到頸椎病復發我沒哭;條件艱苦,沒桌子用手端著吃飯我沒哭;一早晨抽30個患者的血我沒哭;為臥床的患者翻身換尿不溼,我沒哭;一天下來,臉上被口罩勒出壓痕、壓瘡,我沒哭;從隔離病房出來,全身衣服汗溼透,往下滴水,我沒哭……但是當被患者集體點讚,當患者豎起大拇指的那一刻,原諒我沒忍住,淚流滿面;當看到患者治癒出院,給我們揮手告別,原諒我沒忍住自己的眼淚。」

還有患者告訴她,「凌晨四點,當看到你們還在,我心裡無比踏實。你們真的是暗夜中期望的一束光,幫助我們找到歸岸的路。」

「我可能會一輩子記得,有個女孩叫張靜靜,記得您是如何把我們一步步從死亡的邊緣拉回,千言萬語道不盡感激。」另一位患者這樣說道。

韓文濤當時經常主動和張靜靜視頻通話,有時候她在忙沒有接通,他就過段時間再打,「看見她臉上長期戴口罩勒出的壓痕,悟出的疙瘩,很是心疼」。

3月21日下午,山東省援助湖北第二批返魯人員暨對口支援黃岡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和援助黃岡醫療隊員,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從武漢飛抵濟南,張靜靜就是在這天返回濟南,按規定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到機場迎接她們時說,「你們是山東的驕傲,是全省廣大幹部群眾學習的榜樣。今天,你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回家了,都想嘗嘗家鄉的味道,接下來還要進行一段時間隔離休整,我們將努力為大家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4月4日,集中隔離的最後一天,張靜靜被通知「三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韓文濤和張靜靜視頻通話,心情很好的她說「一會要出去溜溜彎」。當天下午,確實有醫療隊員曾看到張靜靜在隔離酒店外面溜達。

北京時間4月5日早上五點鐘前後,身在獅子山的韓文濤臨睡前給妻子撥打了視頻通話,但是無人接聽。他想,妻子可能是正在收拾東西或者還沒睡醒。

4月5日早上七點鐘,原本是大家要集合出發回家的時間,但是張靜靜卻一直在房間裡沒有出來,同行人員打開房門後發現她突發心跳驟停,她先是被就近送到了隔離酒店所在地的醫院,當天上午就被轉至齊魯醫院重症監護室。

韓文濤是從家人口中得到這個噩耗的,但是直線相隔一萬多公裡的距離讓他什麼都做不了。4月5日,韓文濤在朋友圈裡說,「孩子是多麼想媽媽,您知道嗎?快點醒過來吧,媳婦!我一直沉浸在你馬上見到孩子的幻想中,突知此變故,我不願意相信這一切,您那麼善良的人怎麼會遭此變故?媳婦快醒來吧,我願用我的生命去換您的安康!」

4月6日上午11點多,獅子山時間是凌晨三點多,韓文濤又發朋友圈說,「期待奇蹟出現,我們還有幸福的餘生。」

但是,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4月6日18時58分,齊魯醫院組織全院專家力量、動用全部可能手段全力救治無效,宣布張靜靜逝世,這位英雄的生命在她曾經最熟悉的醫院裡畫上了句號。

有朋友給韓文濤發了一條信息,「節哀」,他瞬間懵了,因為心中一直存著妻子還能生的幻想。緊接著,他從新聞上確認了這個噩耗。

張靜靜於3月21日返回濟南,按規定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坎坷回國

張靜靜去世後,各界深切緬懷。4月7日晚,黃岡市數百名市民和醫護人員在張靜靜曾經戰鬥過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北廣場舉行燭光祭活動。

4月7日下午,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在新聞發布會上評價說,「張靜靜永遠離開了我們,讓人心痛。相信人民會感激和懷念張靜靜護士,會永遠感激和銘記醫務工作者做出的貢獻。」

同一天,山東省衛生健康委也稱,「對張靜靜同志的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對張靜靜同志的家屬表示誠摯慰問。」

韓文濤曾經給張靜靜許下承諾,無論如何,都要接她回家。

這一承諾的實現並非易事。4月7日下午,韓文濤告訴澎湃新聞,「現在,上級部門和我單位,和齊魯醫院,都在積極想辦法,看能不能幫我儘快回去,回去的困難很大,我也表示理解。」

隨後,中國駐獅子山大使館稱,「已同韓文濤先生取得聯繫並表達慰問,目前正在緊急協調各方,幫助韓先生儘快回國。」

4月7日晚,外交部軍控司官方微博發文稱,經多方協調,韓文濤將於4月11日從獅子山乘包機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從布魯塞爾回國。

4月8日,韓文濤在中國駐獅子山大使館的協助下,從工作的城市轉移到了獅子山首都弗裡敦。4月11日從弗裡敦通過一段海路到達機場,飛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4月12日從布魯塞爾到達西安。在西安接受14天的隔離後,26日早上六點多,他終於回到了魂牽夢繞的濟南。

4月27日上午,張靜靜的遺體在濟南火化,韓文濤送了妻子最後一程。他在追悼會上說,「張靜靜後事處理一切從簡,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不開追悼會。作為丈夫將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把孩子培育成材。」

張靜靜家一角

撫養女兒

「她生病了,我一天都沒能照顧她,這是我最大的遺憾。」在張靜靜去世後幾個月裡,韓文濤一直比較自責,特別是在四五月份,他每天需要靠酒來麻醉自己。

在韓文濤看來,如果妻子還在,現在應該是他們小家庭最幸福的時候,「我們倆工作這麼多年,也算熬出來了,經濟上沒啥壓力了,孩子也在慢慢長大,老人也都很好,這麼年輕的她卻走了!」

「家裡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她買的。啥時候回家,家裡燈都沒亮,你想想我心裡啥感受?」當時,韓文濤經常晚上在外面走很久才回家,因為家裡所有的東西都沒有變,那個等她的人卻不在了。他把家裡原貌都完整的保存好,希望讓女兒以後能看到這些,更深入地了解母親,理解母親。

韓文濤稱,「去年我曾計劃回國後就不再出去,沒有成行;我們也想過再生一個孩子,也沒有實現」,如果這兩個想法有一個實現了,結局可能也不是現在這樣。

「我虧欠她們娘倆的太多了,希望能在孩子身上彌補回來。」去年張靜靜生日時,韓文濤還在國外;而對於五周歲的女兒,他因工作關係沒有給孩子過過生日;出國五年,只在家陪家人過過一次春節;家裡的事兒都是張靜靜張羅的,他連家裡的水電費怎麼交都不知道。

他要求自己振作起來,繼續撐起這個家。

此前,夫妻倆一起出去都是張靜靜開車,韓文濤既不會開車,也不太認路。最近半年,他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去學了車——這也是張靜靜生前對他提的要求,而今算完成了這一任務。

韓文濤把女兒暫時託付給了嶽父嶽母,一是孩子需要陪伴,如果跟還無法自拔的自己在一起,孩子心情可能會受到影響,嶽父嶽母家除了老人照看,還有年紀相仿的表弟、表妹一起玩耍;二是這件事對兩個老人影響太大,有孩子可以照看,心情應該會好些。

女兒五周歲的生日並沒有見到媽媽,她會時不時地提起媽媽。

張國勝透露,有一次陪外甥女做數字遊戲,她把家裡人做了排序,「弟弟、妹妹、舅舅、舅媽、爸爸、媽媽……」當提到媽媽時,她自我勸說道,「媽媽去掙錢了,媽媽去做實驗了」。

張國勝還發現,他家裡有三個臥室,其中有一個房間沒有住人,外甥女有時候會一個人悄悄地去那個房間,自己蹲著待會,這是她媽媽在時從來沒有過的。

韓文濤一般每周五下班後就乘車去嶽父家,陪孩子過個周末。他希望,儘量多做些事情,以改變這個已經不完美的家庭對孩子成長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張靜靜去世後得到了各界的認可。今年10月,山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擬表彰對象公示,張靜靜在列;今年6月,山東大學追授張靜靜「援鄂抗疫突出貢獻獎」稱號並記功。

她在援鄂期間,曾自己做過一個記錄視頻,發給了韓文濤,配樂中有一段歌詞,恰恰成了張靜靜一生的寫照,「這世界我曾經來過,不要告訴我永恆是什麼,我在最燦爛的瞬間毀滅,別哭,我最愛的人」。

齊魯醫院全體醫務員工悼念張靜靜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初心之路|抗疫英雄張靜靜未走完的33歲
    妻子去世後,向來以女兒為榮的嶽父嶽母始終無法接受這個現實。韓文濤把女兒暫時託付給了他們,希望老人看到孩子能好受些。女兒一直不知道媽媽的離去。孩子經常會問大人「媽媽去哪了」,大人們都統一了口徑「媽媽去執行任務了」,一個五歲的孩子能感覺出這個回答背後有問題,但又無法找到答案。大人們希望女兒在表妹、表弟的陪伴下,每天快樂會多一些。
  • 張靜靜倒在濟南的酒店,丈夫在非洲發文:我吃飯特意給你留出位置
    可是這些深情而憂傷的文字,我們的女英雄張靜靜再也看不到了。英雄張靜靜大年初一去支援武漢,卻倒在了離家只有一步之遙的隔離酒店。「我親歷禽流感,甲流疫情,有救治經驗,又是主管護士,應該首批去。」這是張靜靜的請戰書。
  • 5歲女兒痛哭:媽媽不要丟下我!網友:你的媽媽是英雄!別了,靜靜
    昨天上午,山東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護士張靜靜同志的遺體在濟南火化,她的5歲女兒痛哭:媽媽不要丟下我! 此前報導,出生於1987年的張靜靜於1月26日凌晨兩點半隨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抵達湖北。
  • 悼念張靜靜後的思考
    >發生心臟驟停的原因自測疲勞值職業耗竭與不能承受之輕本文約1800字,預計閱讀需要4分鐘她倒在黎明之前2020年4月6日晚,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發布訃告: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我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張靜靜
  • 紀實|李朝全:雪消風暖,再憶張靜靜
    在去黃岡的行李箱裡,張靜靜還帶著書去,她是想著空閒時間看一下書。因為她去年9 月剛剛評上主管護師,是科室的骨幹成員,33歲的她正打算繼續報考研究生。1月26日凌晨兩點半,搭載山東醫療隊的飛機抵達武漢。抵達後,第一件事是清點各自帶來的物資。
  • 援鄂護士張靜靜去世:斯人已逝,給她最後的尊重是助援非丈夫回國
    孩子目前還小,在老家雖偶有因想念媽媽而哭鬧,但沒有大家,何來小家……願你在消滅疫情的道路上,儘自己最大努力,早日平安歸來!如今,春暖花開之時,張靜靜的丈夫終於等來了她的消息,但卻沒有等來他的愛人!但海棠覺得,在張靜靜丈夫援非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再讓她去抗疫一線呢?即使她是自願!要知道,她的孩子才五歲!
  • 援鄂護士張靜靜逝世,逝者已矣,請保護好奮戰一線的勇士們
    4月5日早上7點,援鄂醫療隊員張靜靜突發心臟驟停,醫院正在全力組織搶救;4月6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通報,山東援鄂醫療隊員張靜靜女士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張靜靜,生前資料圖其丈夫正在非洲參加援非工作,無法回國見愛人最後一面,在此也呼籲政府及時提供幫助,以慰問烈士之靈。張靜靜丈夫曾「跨越半個地球」,寫了一封家書,支持妻子工作。
  • 面對妻子驟然離開,韓文濤「媳婦,等我回家」白巖松:記住張靜靜
    張靜靜就是第一批跟隨著醫療隊離開的護師,回到山東濟南後,按照規定她在4月4日隔離期滿可以回家,她準備在在5日上午返家看望孩子。丈夫遠在外國支援,家中只有一個5歲的孩子,她迫切想回家抱抱孩子與父母。張靜靜中第一批支援湖北的醫護人員,在1月25日,她主動申請去湖北,而她的丈夫還在非洲支援,家中還有一個僅有5歲的孩子,年邁的父母,可她還是義無反顧地去了湖北黃岡。蕭楚女說: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張靜靜甘願舍小我為大家,去一線抗疫奮戰。
  • 祖國不惜代價幫張靜靜丈夫歸國:所有努力只為送英雄最後一程!
    在國家外交部、駐塞大使館、山東省政府的 4月11日下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援鄂女護師張靜靜的丈夫韓文濤,已經搭乘包機從獅子山抵達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將於北京時間11日的19時40分乘海航HU492航班回國。
  • 五年前凌晨,著名主持人因一扇門不幸離世,生命定格在33歲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她在事業的上升期因為推錯了一扇門香消玉殞,享年33歲。011969年12月20號,沈旭華出生在杭州一個工薪家庭,她的出生為這個家庭帶來很多歡聲笑語,家人都對她格外寵愛。沈旭華自小就活潑好動,總喜歡追著爸爸媽媽問東問西,父母為此頭疼不已,別人家的丫頭都是文文靜靜的,自己家得像個活寶。上初中後,學校裡舉行文藝晚會,當時定下的女主持突然生病,咳嗽個不停,自然不能上場,校長緊急發出招募令,沈旭華毛遂自薦,沒想到竟被選上了。
  • 張靜靜的丈夫援非怎麼回事 韓文濤個人資料說了什麼令人動容
    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向張靜靜同志表示深切哀悼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張靜靜,在結束援鄂任務,回到山東按規定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滿,即將返回家中時,突發心臟驟停,經全力救治無效,於2020年4月6日晚不幸逝世。省衛生健康委向張靜靜同志表示深切哀悼,並向其家屬表示誠摯慰問!
  • 追憶張靜靜:痛徹心扉!還沒去武大看櫻花,你怎麼捨得離開我們
    這是山東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張靜靜的個人感言。1月25日,33歲的張靜靜把4歲的孩子留給母親,隨隊馳援湖北,3月21日離鄂返回濟南,經過14天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原本解除隔離後於5日上午返家休息的她,卻於5日早上突發心臟驟停。6日晚間,張靜靜經醫院組織全院專家力量、動用全部可能手段全力救治無效,於2020年4月6日18時58分逝世。
  • 【特稿】英雄,永遠不會離去!
    英雄,永遠不會離去!透過人們嘶啞的哭喊和模糊的淚眼,我們仿佛看到遺像上的兩位年輕烈士漸漸「鮮活」起來,他們「活躍」在保護群眾的第一線,「活躍」在奔波辦案的道路上,「活躍」在父母慈祥的懷抱裡,「活躍」在汗水揮灑的籃球場……他們的音容笑貌和英勇事跡早已在人們的心中留存定格,並化成一座不朽的豐碑,他們永遠不會離去!
  • 新冠疫情後第一個五四青年節,給抗疫的英雄,戴上沉重的勳章
    獲得五四獎章的每一個英雄都讓我們越看越痛惜,他們都是80後,最小的只有25歲。他們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更是一個家庭的支柱。有的孩子即將出生,有的孩子只有兩三歲,是的,大多數英雄的孩子都很小。其實,有很多逝去的英雄,他們自己,都還是父母眼裡的孩子呀。他們的離世,讓父母失去了兒女,孩子失去了父母。這才是我們該追的星!
  • 被全國網友牽掛的援鄂護師張靜靜走了…她把最美的笑容留給了...
    這兩天,山東醫療隊援鄂護師張靜靜凱旋後心臟驟停的消息牽動了無數人的心。本該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的山東援鄂醫療隊員張靜靜,卻因突發疾病接受搶救。點擊圖片,查看完整報導網友留言刷屏:一定要挺住!但張靜靜經過搶救後,最終沒能迎來轉機。
  • 趙粵爸爸是抗疫英雄,張藝凡讀媽媽的信,孩子該長大保護父母了
    最近的綜藝節目都走起了煽情的路線,各種各樣的綜藝都會讓大家哭得稀裡譁啦的,無論是像《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樣的30歲的綜藝選秀,還是像《創造營》這樣的年輕妹妹的選秀,都讓大家太好看了。今晚《創造營》家長會太好哭。
  • 重慶抗疫小天使王樂軒一首《因為有你》致敬全國抗疫英雄
    疫情期間,來自重慶人和實驗小學四年級六班的原創小歌手王樂軒,參加了音樂人李娟老師舉辦的公益詞話班,在本次公益詞話班創作中,王樂軒小朋友不但學會了歌詞創作的韻腳、歌詞的格律、同時還創作出了幾首非常不錯的作品,其中《因為有你》主要是獻給抗疫奮戰在一線的英雄們,正是因為她們用自...
  • 張靜靜去世,丈夫援非未歸發文悼念讓人瞬間淚崩……
    然而,張靜靜卻再也無法見證這個時刻了…… 1月25日,33歲的張靜靜把4歲的孩子留給母親,隨隊馳援湖北,3月21日離鄂返回濟南,經過14天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原本解除隔離後於4月5日上午返家休息的她,卻於5日早上突發心臟驟停,隨後齊魯醫院全力組織搶救,大家揪心等待,期待她能轉危為安早日醒來。
  •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杜鵑花開,她卻再也回不來
    在踐行以青春護佑中華的誓言後,這位最美的逆行者、山東省援鄂醫療隊第一批隊員張靜靜卻沒有讓翹首期盼的家人等到自己的平安歸來。張靜靜和其他參加山東首批援鄂醫療隊的隊員,於大年初一(1月25日)「出徵」湖北黃岡。3月21日,黃岡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張靜靜和同事踏上歸途。
  • 6歲女孩救媽媽!全省最小外周造血幹細胞供者15小時延續生命火種
    4 月 15 日,在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遼寧省骨髓移植中心,白血病患者於女士的各項指標正在逐漸恢復正常,20 天前,她 6 歲的女兒向她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成為遼寧省年齡最小的外周造血幹細胞供者。想到再過十幾天就能和自己的小英雄團聚了,於女士的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