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從本科和研究生兩個方向入手,邀請了本科就讀於UIUC精算專業和研究生就讀於UIUC金融工程專業的兩位大佬,為大家帶來一手的就讀體驗~!
一.UIUC 精算本科就讀體驗
我是2012年從國內上海東華大學轉學到了UIUC,開始了改變我人生道路的四年的UIUC之旅。因為是轉學,所以當時就沒有考SAT就考了託福,之後是被UIUC數學系錄取。在UIUC第一年裡,我更多的是找感興趣的專業方向,最後發現對精算最感興趣,於是就轉到了精算。精算課不多,前兩年我上課也上得快,第三年就去申請了精算和計算機的dual degree。今年五月剛畢業,目前在一家對衝基金工作。
UIUC坐落在距離芝加哥大概兩小時車程的雙子城裡,整個校園非常非常大。
社團/學校活動:學校社團活動有很多,每年九月新生季開學的時候,在中心草坪那裡所有的社團都會有自己的攤位,可以過去看看參加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社團組織,這些組織基本上都是學生自己組織的。
另外如果你想參加一些比較官方的組織或者活動,我比較推薦的是Illini Business Consulting,商院下的一個組織。以及電子工程下面的IEEE組織,口碑也很好。還有一個叫OTCR的做Consulting的組織,也不錯的。另外,學校還有一個專門培養學生領導力的一個部門,我覺得要是進了UIUC,這幾個官方的去參加個一兩個還是很有意義的。學校裡也會有用於學生的頭銜,叫James Scholar。要申請的話需要GPA高,以及每個學期得做一些額外的Project或者上額外的課。對於有時間有精力有能力的同學來說,這個是非常值得去申請的。
就業:學校Wright Street上,有一個Career Center,那裡有專門幫學生修改Resume和CV的工作人員。每年秋季,各個學院都會有大型的Career Fair。我所知道的工程學院的Career Fair會在Arc,學校做大的室內體育館裡面,屆時很多公司都會來裡面招人,實習Fulltime的都會有,排場特別大。
另外,我們精算的會有單獨的一個career fair,裡面的公司基本上都是面向精算專業的學生的。學校還有一個Research Park,裡面也會有提供實習工作研究的機會。但是離學校可能有點遠,如果有車最好。
生活:超市附近有Couty Market,遠一點的話兩個Walmart,Macy`s也在附近,南北各一個電影院,有車的話比較方便,沒車也都OK。學校附近中餐很多,吃的絕對不擔心,雖然是在村裡,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UIUC冬天特別冷,時間有時候還會很長,到四月都可能有雪,但是UIUC鏟雪車太先進了,別的學校可能都放假了,我們早上一起來,再大的雪,路上也都鏟乾淨了。可以選擇四年都住校,但大家還是比較喜歡第一年住校,第二年搬到學校附近公寓,因為學校住宿其實比較貴,而且外面住的話更加自在一些。住學校的好處是能多接觸外國人,多練口語啊!這個很重要!搬出去很多中國人都喜歡和中國人一起住,除了上課社交,可能很少說英語。
學校強勢專業情況:UIUC的會計全美第二,土木第二,工程科學第二,生物/農業科學第二,材料科學第二,整個工程學院全美第七的樣子。計算機和精算專業在全美也都是名列前茅的。
精算專業情況:UIUC精算是在文理學院下的,課程不算很多,但涵蓋的範圍很廣,除了SOA需要考的五門考試有對應的六門課之外,還有包括基礎會計、金融、統計、經濟這些課。因為和其他專業有重疊的課程,很多精算的學生都是雙專業畢業的,精算帶一個數學,經濟或者統計,能省很多課時,又可以在精算以外的其他相關專業學到更深入的知識,我也見過三個專業或者兩個專業帶一個輔修的大牛們。
我們學校精算的教學質量還是不錯的,有一個精算的Club,會員可以享受精算招聘會提早一小時入場的福利,可以提早和公司進行交流、投簡歷平時也會組織聽一些保險公司Presentation的活動。我們學校精算唯一的遺憾是,原來的招牌Rick Gorvett去了CAS,離職了,所以我們這屆之後的同學就沒有機會再聽他的課了。不過現在的Director馮老師是一個中國人,人也很不錯。我有機會跟著他做了一年的Research,學到了很多,包括接觸到了保險產品的設計,做Research的思維方式,和對代碼簡潔和效率的要求等等。另外我們學校精算通過前兩門考試P和FM的話,學校會給報銷一半的考試註冊費。UIUC的精算專業現狀是中國人韓國人比較多。
精算就業情況:北美主要有兩個精算協會,一個是SOA,主要管壽險,另一個CAS,管財產險。
先從SOA的準精算師說起。要拿到這個證的話,要過五門考試:P,FM,MFE,C,MLC。其中前面四門都是機考,考完馬上就知道過還是沒過,但要知道具體幾分大概要一兩個月。MLC是筆考。就我們學校來說,精算專業會設置專門對應考試的課。除了這五門考試,拿到準精算師還需要VEE課程認證,包括經濟,金融和應用統計方法。這些精算專業的必修課裡都能cover,所以如果是學的精算專業的話,只需要網上轉個手續就可以拿到這些認證了。另外,還需要上一個系列的網課,加半天的職業道德培訓,然後就可以申請成為準精算師了。
精算師有六個分支:General Insurance Track,Group and Health Track,Retirement Benefits Track,Individual Life andAnnunities Track,Quantitative Financeand Investment Track,Corporate Financeand ERM Track。
每個track有對應的考試或者模塊。CAS財險我不太熟,UIUC走的主要還是SOA的路線。SOA的轉精算師五門考試,有四門也可以去抵CAS轉精算師的考試要求。另外有個叫風險管理的證,FRM,有興趣可以也考下,也挺有幫助。
學習小tips:給大家分享一些精算學習可能需要的工具,以及備考需要的資料。編程工具主要是VBA,是Excel裡自帶的,用的特別多。UIUC有一節課CS105,也會教這個。還有SSAS,Matlab,R語言。R語言的話在一節精算要求必修的一節統計裡也會要求學到。
備考資料推薦ASM的Manual,比考試難,考點分章節羅列的和詳細,考P的話都不需要看Manual,網上有一個160還是190的習題,過一遍的話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精算專業的申請:所以有關申請精算我想說幾點,如果職業規劃很明確、篤定,以後就是要做精算師,那麼就讀一個精算專業無妨。但如果不是很確定將來的職業方向,我很建議再帶一個專業。
面向精算專業的工作其實很窄,通過考試比精算學位更加重要,學其他專業比如統計數學同樣可以自學考精算的考試。精算這個專業更多的是提供一個平臺,讓你比其他專業有更多的機會,也更加專業的接觸精算,包括Career Fair、精算Club等等。而你能又有一個其他專業裝備自己的話,我不能保證你一定比別人找工作的時候更加有優勢,但你的眼界,對某一領域理解的深度一定會在以後潛移默化的幫助到你。
我是作為轉學生進入UIUC的,所以作為新生申請我可能不太了解,所以我可以講一下我大概了解的。當時是在大學才決定出國的,所以也沒有時間準備SAT了,在轉學又不需要SAT的學校裡,UIUC算是比較好的一個選擇了。
對申請的同學來說,UIUC不同的專業要求的託福和SAT可能都不太一樣,比如工院和商院的要求會相對高一些,印象裡託福100左右打底,越高越好。文理學院標準相對會低一點。對於有些想去UIUC好的專業,但硬體分數可能比較低的同學,可以採取這個策略,先申請比較容易錄取的專業,然後進去後再去換專業。我當時最開始是被UIUC的數學專業錄取了,當時我申請時託福成績並不高,80出頭,但是在國內大一的成績在系裡數一數二,高中又有數學競賽經驗,應該這兩點是被UIUC數學系錄取的主要原因。
所以申請的同學如果對某所優勢專業不太有信心,可以先申請自己有優勢,比較容易錄取的專業,進學校後再進行轉專業。
二.UIUC 金融工程碩士就讀分享
我本科就讀於英國一所高校的金融數學專業,GPA 3.7, TOEFL 110並且waive了TOEFL,GRE 327,申請時有一段水科研,一段國內的私募(一級市場)實習和一段券商金工實習。最終選擇了UIUC的金融工程。
我將從三塊入手,分享自己在UIUC MFE就讀的體驗。
生活體驗:
1. 住宿:UIUC的房子可以說是非常便宜了。On campus的1b1b或者Studio這種單人間一般在1000出頭到1300,我選擇的2b2b是800多一個月。如果有車,可以選擇住off campus,那就非常便宜了,也有很多房源可以選擇。UIUC的房子永遠比人多。
2. 交通:學校有非常方便且免費的公交車。然而,作為一個美國中部到處都是大農村的地方,還是買車比較方便。
3. 飲食:非常適合華人居住,非常多奶茶(Teamoji,小臺北),火鍋(辣匠,新開的朝茶),韓國燒烤炸雞(star),中餐(這就數不勝數了,川菜,上海菜,東北菜),泰國菜(basil thai),外賣app也很方便,Uber Eats和我經常用的Ricepo都為學習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
4. 氣候:這個我覺得是十分的惡劣啊。香檳是一個冬天攝氏度和華氏度會差不多的地方,對於我這樣一個生於國內南方城市的孩子來說非常的冷,Canadian Goose啊,Moncler啊,在學校的保有率非常的高。希望選擇來UIUC的學弟學妹們做好心理預期。
學習體驗
1. 課程:
1) 第一學期:在我enroll的這一屆,第一學期的課程是固定的。第一學期的課是Financial Computing(C++),Statistics in Finance(R), Introduction to Finance(R),半學期的Financial Economics,和半學期的Introduction to Machine Learning(Python)。課程裡應用了各種程式語言,因此就讀之前有各種程式語言的基礎將會幫助順利適應研究生的學習。總的來說,第一學期workload不算多,有較多時間自我提升和準備申請實習。建議學弟學妹們抓緊第一學期的閒暇,拿到不錯的GPA,做好充足的準備。
Financial Computing:主要講怎麼用C++去定價歐式,美式,亞式,障礙等等期權,Introduction to Finance是對金融學一個兼具廣度和深度的介紹,我認為價值非常高,作業雖然workload很高。
Statistics in Financ:對於數學,統計等本科背景的同學將會非常基礎和簡單,涵蓋了概率,統計,時間序列,和回歸。
Financial Economic:主要講了宏觀經濟的運行原理和常見指標,對於加深對經濟的理解很有幫助,將會是面試的加分項。
Introduction to Machine Learnin:非常簡單,涵蓋對機器學習的實踐入門,教材是可以說是最好入門書的
Hands on Machine Learning with Scikit-Learn and Tensorflow:非常推薦閱讀。
總的來說,第一學期workload不算多,有較多時間自我提升和準備申請實習。建議學弟學妹們抓緊第一學期的閒暇,拿到不錯的GPA,做好充足的準備。
2) 第二學期:第二學期將會有選修課的存在。第二學期可以選擇參加Practicum,也就是和公司一起做project。大概一半的學生會在第二學期做practicum,另外一半將會在第三學期。沒有選擇第二學期做practicum的同學可以修一門選修課。也就是說,第二學期是四門必修+Practicum或四門必修+一門選修課。四門必修課分別是,Numerical Methods(C++), Stochastic Calculus(不限語言), Risk Management(R),和Financial Derivatives。
來到第二學期,學業壓力陡然增加,每門課的內容都非常硬核,作業也很多,workload很大。
Numerical Methods:是對Financial Computing的延續,專注於tree, Monte Carlo, Finite Difference,三種量化金融中用的最多的數值算法
Stochastic Calculus: 是所有MFE項目的必備課程,這門課的教授很注重實踐,作業/project是去給真實存在的產品進行定價,我很喜歡的一個比喻是,隨機積分給了一把手術刀,去解剖各種各樣的金融產品合約。對於想做Q quant的同學來說,這門課和Numerical Methods都很有價值。
Risk Managemen: 是MFE的另一大核心,無論是就業需求較大的risk quant,還是其涵蓋的統計和金融知識,我都認為是非常有用的,編程作業也較為實用。
Financial Derivative: 講解了各種金融衍生品,如果把John Hull的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看作無所不包的百科全書,那麼這門課的深度將會更深。作業全部是哈佛商學院的case study,同樣非常實用。
因為我選擇了Practicum,因此沒有選選修課。選選修課的同學可以從不同的系(CS, 商學院,統計)等選課。第二學期明顯workload大了很多,同時面臨找實習的壓力,熬夜是常事。我建議學弟學妹們有的放矢地學習,在學業上要用不同的側重和查漏補缺。我考完第二學期的final之後,整個人有種渡劫了的感覺。
3) 第三學期:這學期只要求上三門課。是Deep Learning和Optimization二選一,Term Structure和Market Microstructure二選一,然後一門選修課,可以選在芝加哥的課(Asset Allocation和Options Market Making)。因為我還沒有上課,因此不作太多介紹。這學期的課程也不再是重點,因為要面臨找全職的壓力。
2. Practicum:
Practicum是我對於UIUC MFE認為最有價值的環節。
Practicum的形式:同學們組好隊去和公司雙向matching(其中項目Director負責調整),最後6組每組6-7個人將會參加第二學期的Practicum,其餘的人將會參加第三學期的Practicum。
我覺得Practicum最棒的一點就是給沒有社會工作經驗,或者說,沒有歐美工作經驗的同學們(例如我自己),提供了一個提前接觸美國職場的機會。無論是team work,開會,presentation,都和我現在的實習工作息息相關。在Practicum裡每周要和sponsor meeting,匯報進度,和職場裡差不多,同時,和peer們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是一段非常美好又有意義的體驗。
3. 考證:我沒有考CFA和FRM,主要是指望著以後工作了公司給報銷了再考(笑)。然而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考證還是可以帶來價值的。除非特別量化的買方一般很喜歡,很看重CFA。但是也不要在考證上耽誤太多時間,證不能幫助你找到工作或者實習,只能錦上添花。
4. 自習:講了這麼多學業,總要講講具體是怎麼學習的。除了MFE在的樓(DCL),很多同學會在Grainger Library(簡稱gg),也就是工科圖書館學習。我也是gg的常客。在workload很高的第二學期,gg的某一層有20幾個MFE的同學也是家常便飯。
實習/工作體驗
正如前面申請部分說的,我來美國就是為了找工作,而找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找一個暑期實習。下面我分享一個找美國的暑期實習的時間表。
1. 來校之前(6月-8月):
所有投行以及部分買方的Summer Intern 申請已經全部開放,一個準備到位的就讀學生應該在這段時間刷綠皮書(A practical guide to quantitative finance)和leetcode。精心修改簡歷。
2. Career Fair (9月):因為UIUC的MFE是工院和商院一起開的項目,因此可以去兩場Career Fair。其中Engineering Career Fair質量非常高,我在裡面見到了很多耳熟能詳的買方,如Citadel, D.E Shaw, IMC, HRT等等。其中很多公司會發放on campus面試,是一個背景較強的申請者嶄露頭角的好機會。
3. 到第一學期結束(1月初): 這時是競爭最激烈的秋招流程,投行將會在12月左右完成招聘流程,在這個階段競爭激烈,崗位也較多。我有幾個同學在這段時間面試並拿到暑期的offer。
4. 寒假:此時招聘崗位較少,是同學們認真查漏補缺,提升自己的好時機。
5. 春招:隨著1月底春季career fair開始,春招也陸續開始了。從2月到5月初有很多同學拿到暑期實習的offer,我也是在這段時期幸運地獲得了實習offer。這段時期最強的一批candidates已經不在市場上,另外,對於這段時期的UIUC MFE學生有一個好處就是,Practicum的經歷可以寫上簡歷,面試中增加了一段和面試官的談資。
6. 堅持期:5月到6月底(我撰寫本文的時候),都有朋友和同學拿到暑期實習offer,快快樂樂去紐約或者加州上班去了。這段時間,堅持就是勝利。
講完了時間線,我也想給學弟學妹們一些找實習的建議。
1. 海投。我大部分學弟學妹都知道,大數定律,找實習是一個非完全有效市場,比全職工作無效很多,因此每多投出一份簡歷,其實邊際收益是不低的,因此,多多海投。
2. Networking。美國是networking的國家,會networking的同學,結果一定不會差。多問學長學姐,多發Linkedin inmail(可以買個會員),多參加活動,多打cold call,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3. 實力為王。MFE還是一個理工科專業,強調技術實力。誠然技術上沒有那麼硬核的同學也有非常好的出路,但是有實習的同學一定不會被市場淹沒。
4. 努力重要,方向也很重要:現在是大數據的時代,多學Data Science,可以找崗位較多的data方向的實習,金融/量化金融的實習崗比全職崗是要少非常多的。
以上就是我在UIUC MFE就讀(2018-8月到現在)的體驗,希望這段經歷能幫助到看答案的各位申請者和將來的學弟學妹。祝願我們都有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