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 : 遊走半生的詩人終將歸來

2021-01-12 人文的力量

1980年,在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灰暗、壓抑日子之後,臺灣的理想主義終於達到高潮,人們對於自由的嚮往和人文精神的渴望也日趨高漲。但隨之而來的經濟現代化的浪潮卻讓其陷入巨大的失落與無力感之中。人群焦慮、憤懣卻無處發洩。

與此同時,一個眼戴墨鏡、頭頂捲髮、身穿黑衫的年輕人橫空出世。

他憑藉著一副沙啞的嗓音和一身離經叛道的造型迅速走紅於華人的流行音樂世界。激越人心的旋律、憤怒有力的歌詞更是形成了他對這個時代的態度,他的出現猶如一顆重磅炸彈驚醒了沉睡已久的華人音樂圈,久違的旋律讓那些失落的靈魂重新感受到了生命的韌勁與活力。

羅大佑,這個出生於醫藥世家,從小喜愛彈鋼琴,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的高材生,在他41歲的時候才有足夠的勇氣在自己的個人檔案欄中把職業由「醫生」改寫成「作曲」。

在父親是醫生,母親是護士,姐姐是藥劑師,哥哥是牛津大學的心臟醫學博士這樣的家庭背景影響下,41歲的羅大佑終於擺脫了世代為醫的家族寄託,真正活成了一個「貨真價實、理直氣壯」的人。

儘管早在這之前他就已經創造出了《之乎者也》、《未來主人公》、《閃亮的日子》、《皇后大道東》等眾多膾炙人口的歌曲,並且影響了包括臺灣、香港、大陸在內的整個華人文化圈,為流行音樂這一華人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出了極其重大的貢獻。

事實上,羅大佑給時代帶來的震撼怎樣訴說都不為過分。

從《鹿港小鎮》裡「臺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表現出的對臺灣經濟崛起所帶來的社會劇烈變革的思考,到《亞細亞的孤兒》「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沒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遊戲」流露出的對時局和社會的反省與批判,羅大佑一直都處於對時代的偉大探索之中。

儘管大眾眼中的羅大佑一直都是以叛逆、憤怒的形象存在,他的歌詞犀利刻薄,針對社會問題毫不留情,但真實的他卻是極為冷靜理性。

他刻意保持著與時代之間的距離,冷眼旁觀著這世事無常,因為他做音樂想搞出來的是人類最基本的價值,而價值是冷靜思考的結果。

他常說自己是一個不得不隨遇而安而隨遇而安的人。因為創作需要靈感,靈感需要孤獨的伴隨。為了保持思想的敏銳與情感的真摯,羅大佑苦心孤詣的營造一種孤獨的氛圍,他說「孤獨時會有一種很特別的狀態」。為了這種特別的狀態,他搭上了自己的半生。

三十年,他輾轉漂泊於臺北、紐約、香港、北京、上海等各大華人文化圈。每到一個地方就紮下根來,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市井生活。他甚至自己去選購馬桶和新家的裝飾材料,只為以最深沉的感情去體驗華人文化的各種形態與滋味。

最後,他這種樸實、深刻的情感全都以歌詞的形式表現出來,升華成整個華人社會的共鳴,為華人社會的現代文化注入全新的力量與活力。

《皇后大道東》、《原鄉》、《首都》被外界普遍認為是羅大佑的「中國三部曲」。

在這三首歌當中,《皇后大道東》中表現出的對香港前途命運的追問、《原鄉》中對臺灣根源的探索、《首都》中對內地變動的思考,無一不展現出羅大佑對黃色人種的濃烈故鄉情懷和熱烈情感。他以一顆赤子之心苦苦探求著個人價值、社會前途、民族命運之間的情感關聯,渴望像一個「吟遊詩人」那般,用「歌以載道」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個人使命。

《家Ⅰ》

2017年盛夏,專輯《家3》的發布讓羅大佑再次回到公眾的視線,只不過這個距離上一首專輯的發布時間已13年的歌手此時多了一個新身份——父親,在他58歲的時候。

專輯的封面是羅大佑一家三口在一個天朗氣清的鄉村裡享受著田園牧歌般生活的場景。相比於34年前專輯《家1》封面所表現出的孤獨、壓抑,如今的羅大佑更像是完成了一場生命的回歸。就像他在新專輯當中中寫到的那樣:「給我些溫暖的,體諒而堅強的,彼此保證的心情,但願成長日後寒暑狂風暴雨裡,有顆不變的心。」生命變得更加的溫暖堅強。

《家Ⅲ》

從當初高調張揚的黑衣墨鏡,到如今素樸簡潔的白色汗衫,從年輕的迷失到中年的尋找,再到老年的重建,羅大佑終於完成了對一代人的心靈探索。

他曾說,「一個人的一生會有三個家。第一個家,是父母給我們的家。第二個家,是我們自己出外去追尋的那個家。第三個家,是自己終於成立的家」。

輾轉漂泊三十年,如今那個曾高唱著:「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的少年終於回家了。

只是這次他不再憤怒、不再彷徨......

相關焦點

  •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少年的你:李白的詩酒江山》 作者:桃花月球 出版單位: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8月李白一生跌宕,一生坎坷,一生堅韌,一生浪漫。李白一生豪放自由,乾淨純真,在濁世中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李白是永遠年輕的浪漫詩人,卻身世成謎。史書的記載隻言片語,他卻把一生寫於風中的詩句。身為商人,他被時代排斥在科舉制度之外,卻想有朝一日輔佐君王,海晏河清。家人讓他甘當小吏,他卻堅決出走,幹謁求仕,渴望一鳴驚人。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從少年的血氣方剛,到中年孤獨迷茫,再到如今的鬢髮染霜。一生忙碌,一生曲折,一生在路上。 少年,為自己的夢想而活,爬山涉水,遊歷人間,闖蕩江湖。看淡得失,靜心修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回歸初心,從容淡定的走完最後的路程。
  • 【原創】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因為有人生下來就老了,但有的人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在茫茫人海中拼搏,沒有人不辛苦,只有人不喊疼。無論曾經遭遇什麼樣的困苦與疼痛,願你依然擁有一顆熾熱的心。就像羅曼羅蘭說的:「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 中國民謠:出走半生,歸來還能是少年嗎
    如羅大佑的《之乎者也》就是對於現實思考的一個鮮明的例子。歌裡唱道:「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都曾經這麼說,現在聽聽我們的青年他們在唱什麼,但是要想想到底你要他們怎麼做,眼睛睜一隻,嘴巴呼一呼,耳朵遮一遮,皆大歡喜也,大家都知之,大家都在乎,袖手旁觀者,你我是也」。羅大佑這首歌風格與以往臺灣音樂是「大相逕庭」,從歌詞的字裡行間可見充滿著對社會現狀的思考與批判。
  • 網絡金句「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它的原句其實更美
    是的,不論我們現在的情感是憂傷的還是喜悅的,是一籌莫展亦或是躊躇滿志,早在千百年前,詩人早就親身體驗過這種滋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某個不經意的夜晚,翻看詩詞的時候會被其中某一句觸動內心,因為我們與千百年前的詩人產生了極其相似的共鳴。現如今隨著古風文化的日益興盛,很多和古風有關的詩詞再次被世人所記起。
  • 人生豁達樂觀的古詩詞:願你出走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生豁達樂觀的古詩詞:願你出走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 詩人蔣捷說: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歲月無情,時光就如流水一般從不再來,對於我們來說,餘生最重要的,就是要看淡人生!
  •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古詩原句其實更美,作者是蘇軾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文學是心靈最好的慰藉,有的時候不需要去看長篇大論,往往只要一兩句話,只要觸動了心靈便讓人流下暗藏內心深處已久的眼淚。比如說這句「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句話出自2016年8月15日出版的一本散文集《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作者是孫衍。
  • 別再沉醉「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了,蘇軾的原句更有韻味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作為一句網上的名句,傳播可以說是十分的廣泛了,很多少男少女走出社會,時不時把這句話拿出來感慨。該句話改編自《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是一本2016年8月15日由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作者是孫衍。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原作出處竟與蘇軾有關
    最初火在雷軍的微博這句名言最初火的時候,還有另外一個版本「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兩者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個版本是出自小米總裁雷軍的微博。雷軍是一個十足的工科男,有一次他返回母校武漢大學,遊覽美麗的校園,當時小米手機憑藉超高的性價比已經在國內佔據一席之地,此時的他可算是功成名就的歸來。雷軍不禁感慨,走出校園時還是一個懵懂、青澀的少年,出走半生、飽經滄桑,歸來時已是中年模樣。
  •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最美的英譯來了!
    網際網路上有一句話非常有名,我們在各種地方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就是這句: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Sean O.下面就跟大家討論一下,「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句話的英語應該如何翻譯?像這種句子,機器翻譯是木有靈魂的,哪怕是最牛X的google:這樣的翻譯令人吐血。這種文藝範兒的句子絕對不能直譯,否則你就犯了上面機器翻譯的毛病。
  • 音樂人大星推出《唐山少年》,願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沃石唱片的著名音樂人大星,作為民謠新勢力的代表人,從心出發,奉上了自己的作品《唐山少年》,其中飽含了對青春的追憶,對家鄉的深情,對人生的思考,對未來的期盼……願正在聆聽的你,在茫茫人海中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致德裡克·羅斯:曾經的他是芝加哥人的未來,如今的他是自己的英雄。如果一個球員的職業生涯年限有幸可以到20年,那麼德裡克·羅斯已走過半生(職業生涯的一半)。2008年盛夏,公牛用他們彌足珍貴的狀元籤選擇了這個來自芝加哥本地少年,他與芝加哥的情緣從此刻開始,他的夢想就在這裡起航。
  • 願你出走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
    願你出走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原標題:《願你出走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
  •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麼美,其實原出處更真誠熱烈
    本期要和大家說的,也是個網絡金句:「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是一篇散文集中的書名,人們看見這句話頓時觸動了自己的心中的痛點。之所以成為網絡金句,是因為我們曾經歷經千辛萬苦穿越「紅塵」,抵達的不是遠方,而是內心最初夢想的地方。
  •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火爆朋友圈,原句是蘇軾寫給小妾的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火爆朋友圈,原句是蘇軾寫給小妾的「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曾經在網上火了好一陣子了,爆紅程度不亞於當年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成了不少網友的QQ籤名,一眾網絡大V也紛紛引用,尤其是一到畢業季,師生都臨別贈言常會用這一句。關於這句網絡流行語的原始出處,爭議非常大,至今也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說法。
  • 夢然《少年》,旋律動聽,願你走出半生,歸來還是少年!
    夢然《少年》,旋律動聽,願你走出半生,歸來還是少年! 原標題:夢然《少年》,旋律動聽,願你走出半生,歸來還是少年!
  • 出道半生,歸來仍是素人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形容藝人很糊
    出道半生,歸來仍是素人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形容藝人很糊時間:2020-06-17 16:12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出道半生,歸來仍是素人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形容藝人很糊 用來形容藝人很糊。
  • 就是這首被寫進了大學教材的歌,奠定了羅大佑在華語音樂的地位!
    雖然如今年輕人們已經很少有人會聽羅大佑的歌,但年輕人們卻很難想像羅大佑在上世紀80年代對人們深入骨髓的影響。可以說這世上沒有第二個比羅大佑寫詞寫歌的音樂創作者。在那時候湧現出了一大批真正懂音樂的人,羅大佑便是其中之一。在當時,羅大佑在大陸的名氣遠不及鄧麗君、費翔、張薔等。但這個時代太需要柔情似水的撫慰,更需要尖銳深刻的精神引領,羅大佑正是那個人。
  •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原來出自蘇軾贈友人小妾的一首詩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詳,更有一些年輕人把其寫在個性籤名裡,滿滿的文藝範兒。事實上,"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是借用了一首宋詞,它的原句更美,也更有意境和內涵。而此詞的作者,可是詩詞界的頭號大咖,被稱為唐有李白,宋有蘇軾的蘇東坡。
  • 趣話FIFA |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但請相信,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離開時的他還無冠,歸來時已經16座冠軍加冕,我們有理由相信更有經驗的貝爾與如今狀態火熱的亞洲天王孫興慜,英超最強鋒線之一的凱恩組成的進攻三叉戟會是一股極為恐怖的力量,屆時一定可以幫助熱刺再次奪得冠軍榮耀,站上世界足壇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