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紫嫣在一家事業單位待了三年,基本工資是4000多,加上全勤、獎金,每月拿個5000多點兒,每天早上8點半上班,下午六點打卡下班。 食堂一天21元,早餐5塊,午餐晚餐各8塊,都是自助餐可以吃多少拿多少。
工作倒是不累,但也談不上清閒,節假日還有各種單位福利,夏天送整箱的涼茶和仙草蜜,冬天送豆油和沐浴露,還是很多人羨慕的工作。記得她剛入職那年的同學聚會,好多人都羨慕她找了份鐵飯碗,錢雖然不多但事少離家近,最重要的是穩定。
然而,三年過去了,那天和很久沒見面的她一起吃飯,她卻說: 「好羨慕你們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業,不像我,拿著一成不變的死工資,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
工資太低了,只能規規矩矩地待著,不敢有大動作。房子車子是不敢想了,只能租著房,騎小電驢; 想去東南亞旅遊,咬咬牙硬是捨不得從存款裡拿出2萬塊錢,畢竟對她來說得存上好幾年; 想給爸媽買個按摩椅做禮物,無奈囊中羞澀,最後只能買了個低配的按摩腳盆表達心意。
她說,更可怕的是,自己似乎已經待在舒適區裡太久了,不敢嘗試跳出去,不敢冒險。
記得之前看央視主持人尼格買提開直播為自己新書做宣傳說自己入職14年,他的基本工資不超過五位數,只有7000多,說實話我當時驚呆了,不止我,很多網友都驚了。央視可是個神仙打架的地方,幾乎每個主持人都代表了業內最高水準,無疑是精英中的精英。
但是37歲的他,至今還是拿著比較穩定踏實的死工資,只好出來賣賣書賺點外快。他自嘲說:「不然你們以為我為啥寫書,不就是因為錢不夠花嗎。」
像紫嫣這種查不到朝九晚六的工作就很適合做個副業,我就給他介紹了我自己在做的無貨源店群開店,紫嫣聽得似懂非懂,但是我們是多年的朋友,她就只管放心跟我來做了,我給她安排了一個轉行業的老師進行一對一的教學。無貨源開網店是不需要自己囤貨發貨的,只要有一臺電腦和網線就能操作。按照老師的輔導加上自演自己努力做筆記、看視頻,她的店鋪不出三天就開始出單,膽小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店鋪總盈利138590。
她說:「我終於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買自己想買的東西,給父母家人自己想給的東西了。女孩子,能掙錢真好!」
外賣小哥頂著烈日,冒著風雨,送完一家熱氣騰騰的外賣,賺了幾塊錢,接著去送下一家。但時間是固定的,外賣小哥24小時工作也不可能月入幾萬,而他甚至可能因為年齡的增加導致訂單減少,從而收入變少,送出去的是外賣,流走的是貶值的青春。
這個社會很多人的現狀就是:從小被父母保護的太好,在外人面前性格內向、嘴巴不甜、不怎麼會來事兒、不會喝酒、不會把工作當作生活的重心、不喜歡有風險的事情。
總而言之一句話:職業規劃和人生目標裡面就壓根兒沒有高風險、高強度這幾個字。
為了自己,為了家人,努力吧!
歡迎朋友們下方評論或私信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