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K線可以說是最基礎的技術分析入門必修課了。
但是新人面對眾多紛繁複雜的K線組合的時候,常常無所適從,這些都是啥?什麼黃昏之星、烏雲蓋頂、三隻烏鴉、蛟龍出水,這多圖形全都需要熟記麼?
老手有時也會困惑,K線究竟應該怎麼用,是什麼原理,為什麼有時明明看跌的組合,後面走勢依然會大漲?如何運用K線技術,才能有效地提高預判的成功率?
不要急,投帥後面將用一句話講明K線的奧義,告訴你答案。
K線的特點:
K線主要由四部分組成: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開盤價和收盤價之間的柱形部分,被稱為「實體」;實體與最高價之間的線,叫「上影線」;實體與最低價之間的線,叫「下影線」。
注意:K線是簡化了的走勢圖,單從K線上,看不出多空博弈的具體過程,所謂技術分析三要素「量、價、時空」,單一K線只包含了「價」,而且只是從一天的走勢中選出了四個最具代表性的位置價格。
這樣的優點是:篩掉了大量無效信息,簡單直觀。缺點是:由於信息的缺失,使得K線決策,具有先天的片面性。
真傳一句話:
K線看的是什麼?那些種種經典K線組合的原理是什麼?
各位,撥開K線組合的種種迷霧,它的核心要素就只有一句話:「踏空還是套牢」!
K線組合看的,就是這跟K線走出來之後,前面是踏空的部分多,還是套牢的部分多。
沒聽懂?沒關係,咱們拿幾個具體的例子來分析下:
比如,穿頭破腳,指的是前一日,K線收陽;這一日,高開低走,並且最後收盤價低於昨日的開盤價。
為什麼它是看跌信號?
最後這一根K線下來,前一日所有在K線實體以上買入的人,全部都被套牢了。
類似的,一陰吞三陽,為什麼是更強烈的看跌信號?因為這一根K線下來,前面三天買入的人,全部都被套牢了。套牢的部分越多,看跌的意味就越濃。
反過來,啟明之星,指的是一根中等陰線,一根小星線,一根中等陽線組成的組合。
為什麼它是看漲信號?
因為,這一根陽線走出來,意味著前面兩天賣出的人,全部都踏空了。
同樣的,為什麼蛟龍出海,是更強烈的看漲信息?因為這一根陽線出來,整個整理區間賣出的人,全部都踏空了,踏空的部分越多,看漲的信號也就越強。
各位可以舉一反三,把這句話應用到各個經典K線圖中,看看是不是這個道理。所以,以後再不需要硬背那些K線組合了,只要看看,K線之後,是踏空的部分多,還是套牢的部分多,自然就能明白,市場給出信號,是看漲還是看跌。
K線的應用:
沒有什麼萬能的指標;一個技術指標最大的優點,同時也就是它最大的缺點。這句話投帥會在後面的章節反覆強調,請大家一定要牢記。
那麼K線的優缺點是什麼?如何在應用中發揚它的優點,彌補它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