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屏住呼吸》講述了三名小偷潛入一位失明退役軍人家中行竊的故事。三個小偷集體闖入一位盲人家打算行竊,但沒有想到的是,雖然屋主是一名盲人,但身手了的,他不僅在地下室囚禁了一名女子,更是用自己的優勢殺死了兩名小偷。電影結局女主拿到錢去了加利福尼亞,老人謊稱家中未丟失物品,並沒有透漏真相。
警察介入,可是與真相截然相反,大眾所知道的依舊是這位英雄的「自衛」,老人理所應當地認為自己沒有錯,錯都在別人,人都有私情,這可以理解,所以,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嗎?況且他的做法並不能讓自己的女兒狀態有任何的改變,說實話,他的行為只是他自己執念的化身,只是單純地心裡過不去那個坎,想要報復富家女,報復社會
有不少人為老人控訴,他們認為老人的做法值得同情。老人在海灣戰爭中為國效力失去了雙眼,唯一的親人被富家女撞死。女兒的離去並沒有得到法律的維護,而是以30萬草草了事,唯一的撫恤金還被三個小偷盯上。老人囚禁富家女,甚至在富家女死後囚禁女主,都情有可原。老人女兒事件的處理的確是不公平的。但這並不能成為老人囚禁富家女和女主的理由。
女主作為一名小偷,在偷東西被發現後,老人完全可以報警或者讓女主歸還錢財,或者以其他形式讓女主承擔相應法律責任。以囚禁的方式並通過不正當手段讓女主為老人生一個孩子的做法明顯是違背道德的,同時也是違反法律的。有人說老人是因為不公平的對待才變成這樣的。但是,遭受過不公平的對待不能代表可以再以不公平的方式對待他人。這並不能成為老人犯罪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老人確實是可憐之人,但可憐之人不能代表他可以行可恨之事。我們在看待問題時不能因為某個人經歷坎坷,就將他幹錯事的原因歸結到他的經歷之中。也不能因遭受了某些不公平的對待就將錯誤再傳遞給他人。社會的發展需要每個人保持公正。我們應在老人的女兒遭受不公平對待時積極發聲,而不是等老人犯下錯誤時,再以所謂的「可憐」來掩蓋老人的罪行。
自認為站在道德的最高點去懲罰別人,自己又何嘗不是一個「罪犯」呢?因為自己的女兒遭遇社會不該有的不公平就去報復兇手嗎?那麼,毫無疑問,他沒有那個資格,也沒有那個權力!
屏住呼吸:恐怖題材電影,到底恐怖在哪裡
你看過這部電影嗎?有何看法,歡迎交流~
(文/汐)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