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10月29日消息(記者舒隆煥 通訊員白楊越)陝西省延安市黃龍縣崾嶮鄉村振興如火如荼的進行離不開廣大群眾的參與和付出,其中婦女們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從「廚房」走向「廳堂」,爭當鄉村振興路上的推動者、踐行者,釋放出屬於她們的「巾幗力量」。
經濟發展的領頭羊
哼著小曲兒聊著家常,只見太地塬村村民侯觀英雙手交替間一顆顆紅彤彤的果子被按大小投進不同的籃子裡,不大一會兒功夫,便把十幾筐待分級的蘋果裝的滿滿當當。侯觀英,高中畢業後回鄉務農,1995年開始搞起了蘋果種植,在缺少專業種植技術的情況下,她積極向專家請教,自己閱讀蘋果栽培管理書籍,多年來憑著踏實努力積累了大量種植經驗,如今她家有16畝果園,蘋果產量高,質量好,年收入能達25萬元左右,成了村子上遠近聞名的種植女能手。
「兩份炒麵,一份餄餎」,推開崾嶮食府的大門,店裡客人絡繹不絕,老闆娘張雪依然如往日一般在前廳後廚間不斷忙碌著,擦桌,倒水,配菜,洗碗…2001年開起的這家小店經過19年的打磨,在不斷升級的店面、不斷提升的口味和逐漸豐富的菜品中闖出了它在崾嶮的名聲,也走出了張雪多年來的奮鬥史,如今,憑著這個小店,張雪一家換了車子、有了房子,將生活一步步過上了小康的樣子。
20箱核桃,10盒蜂蜜,返鄉創業女大學生劉賽的微店訂單依然走俏,入庫、出貨、售後,本來「其貌不揚」的土特產,在她的靈活經營下變得十分搶手,各樣土特產品的直拍、上千人的訪問量、近萬元的月交易額無一不飽含著她創業五年來的艱辛付出與不易收穫。此外30多畝的魚池生意和剛剛步入正軌的跑馬場運營讓劉賽忙的更是腳不沾地,但她也在不斷的挑戰中變得更加強大,如今的應對自如和灑脫幹練常常會讓人忘記,她也不過只是個才30出頭的「小女生」,這就是她的魅力芳華。
生態宜居的守衛者
巾幗的力量是多樣的,有人在產業發展上鏗鏘有力,也有人在平淡生活中細水長流。
走在崾嶮街道,多數時候你能遇到柴春芳,她是崾嶮村村民,經營著一家不大不小的便民超市,小日子平淡富足。她同時還是村上的一名保潔員,一把鐵鍬一輛推車,她總是伴著清晨初升的太陽,清掃著街道的塵土瓦礫,在這個秋天裡,葉子落下一層又一層,而不長的崾嶮街道柴春芳每天也要來回一遍又一遍,清掃、裝車,然後分離垃圾和落葉分別投入垃圾箱或是回填入地。她的工作雖然如流水線一般枯燥單一,沒有創業能手們的起起伏伏,但也是推動崾嶮鄉村振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態宜居,保證村落的乾淨整潔、維護好生態環境必不可少,崾嶮還有不少同柴春芳一般的婦女同胞,用自己小小的身體為建設生態宜居崾嶮全貌貢獻著大大的力量,她們有的是黨員志願者、有的是保潔員、有的是護林防火員,她們都是崾嶮鄉村振興路上的「她能量」,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中「守衛」著崾嶮的青山綠水。
傳播文明鄉風的主力軍
她們充實美麗鄉村內涵。馬蹄掌闕家的兒媳歌唱的好,白城橋廣場舞隊跳的特別棒,太地塬有支業餘合唱團每次活動都很積極…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逐步完善,各種文藝活動層出不窮,平日只能圍著鍋臺轉的婦女們有了走向家門外的舞臺,展示起自己的才藝與技能,充實著美麗鄉村的內在,讓鄉風文明有了更多可能與存在。
她們傳播良好家風家教。馬蹄掌村副支書葛祥花是一名女村幹部,在產業發展、環境衛生、扶貧助困等方面一直敢為人先,先後多次被給予文明家庭、好媳婦兒和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在她的言傳身教下,家裡孩子們也都十分優秀,兒子兒媳對她很是孝敬,兩個兒子也積極向黨靠攏先後加入共產黨,在村裡大事小情上時常盡己所能。2020年的疫情防控中,大兒子王飛帶頭捐款捐物兩千餘元,小兒子王亮被評為縣級疫情防控先進個人。談起家人們為何都如此積極向上,倆兒子總是驕傲的說,是因為母親葛祥花的影響。
鄉村振興路上,從「家長裡短」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不知不覺間崾嶮的巾幗之花們日常話題變了、頭腦活了,越來越自信從容了,日子也越過越好了,她們一點點地展示著新時代婦女的新姿態,真正撐起了崾嶮鄉村振興的「半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