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考察途中的四句話,讀懂習近平江蘇之行

2020-12-16 中國網新聞中心

11月12日到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貫徹落實兩周多前閉幕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是這次調研的重要主題。在復興偉業啟新程之時,總書記在這次考察中關注了什麼、強調了什麼,令世人矚目。他在考察途中說的四句話,是讀懂江蘇之行的重要線索。

△聯播視頻丨習近平在江蘇考察調研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赴江蘇考察,地跨南通、揚州兩市,涉及長江和運河岸線、水利樞紐、文保單位四個考察點。

  △位於南通市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總臺央視記者楊新禹拍攝)

位於長江南通段的五山地區濱江片區,是考察的第一站。習近平在同江邊休閒散步的市民交流時說: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把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南通狼山國家森林公園

「現代化」是十九屆五中全會的高頻詞。「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明確寫入了「十四五」規劃建議。在南通考察時,習近平說,城市是現代化的重要載體,也是人口最密集、汙染排放最集中的地方。他強調,要處理好城市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既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又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經過生態修復的南通濱江片區

在今年4月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習近平曾經指出,城市發展不能只考慮規模經濟效益,必須把生態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統籌城市布局的經濟需要、生活需要、生態需要、安全需要。半年後制定的「十四五」規劃建議鮮明體現了這一思想。此次江蘇之行,總書記又再次強調了這一理念。

「發揮先富幫後富的作用」

在今年7月的企業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列舉了中國近代以來愛國企業家的典範,其中第一個是張謇。總書記當時說:「只有真誠回報社會、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家,才能真正得到社會認可,才是符合時代要求的企業家。」

△南通博物苑於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臺央視記者王昭順、王侃拍攝)

這次考察,總書記專門來到張謇創辦的南通博物苑,了解他興辦實業、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的情況。總書記再次為張謇點讚:「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

  △張謇雕像(總臺央視記者楊新禹拍攝)

總書記從張謇說開去,談到了今天的企業家:「民營企業家富起來以後,要見賢思齊,增強家國情懷、擔當社會責任,發揮先富幫後富的作用,積極參與和興辦社會公益事業。」

△這是民國政府頒授給張謇的寶光嘉禾勳章(左)和嘉禾勳章(右),以表彰他在實業、教育等方面的救國主張和實踐。(總臺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南通大生紡織公司股票(總臺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總書記這一番話大有深意。「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紮實推動共同富裕」,這樣的表述在黨的全會文件中還是第一次。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需要新時代的企業家見賢思齊、起而行之。

生態文明建設「關係青少年健康成長」

江蘇考察的第三站到了揚州。古運河揚州段是整個運河中最古老的一段,揚州也是長江經濟帶和大運河文化帶交匯點城市。

  △京杭大運河揚州段

在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大家共同保護好大運河,使運河永遠造福人民。在運河邊,總書記談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他用了這樣的表述:生態文明建設關係經濟社會發展,關係人民生活幸福,關係青少年健康成長

總書記曾經強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生態環境要有保證」「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這就不難理解他為何要強調生態文明建設「關係青少年健康成長」了。

△獨家視頻︱習近平:生態文明關係到人民群眾的生活幸福

去年以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先後出臺。「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要建設包括大運河在內的國家文化公園。作為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遊帶的大運河,將成為運河兩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

  △揚州古運河兩岸流光溢彩

「加快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

位於揚州的江都水利樞紐是考察的最後一站,這裡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

  △俯瞰江都水利樞紐(總臺央視記者徐靖煒、馬敏傑拍攝)

  △江都水利樞紐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泵站樞紐。(總臺央視記者李輝拍攝)

在江都水利樞紐展覽館,習近平總書記說,黨和國家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就是要對水資源進行科學調劑,促進南北方均衡發展、可持續發展。他強調,要把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同北方地區節約用水統籌起來,堅持調水、節水兩手都要硬

△獨家視頻︱習近平:南水北調要與就地節水緊密結合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要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分別列入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

△江都水利樞紐展廳中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沙盤展示(總臺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通過生活方式綠色革命,倒逼生產方式綠色轉型。」在江都水利樞紐考察時,習近平重點談到了這一影響深遠的綠色轉型。他說,要積極開展國情和水情教育,引導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增強節約水資源、保護水生態的思想意識和行動自覺,加快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於2013年12月通水,年調水規模約90億立方米。(總臺央視記者徐靖煒、馬敏傑拍攝)

品味總書記考察途中這四句話,離不開兩個關鍵詞: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而其最終落點,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百年大黨,歷經風雨,初心如磐。

監製丨申勇

主筆丨龔雪輝 鬱振一

視覺丨陳括

編輯丨王繼陽

相關焦點

  • 江蘇文旅幹部職工踴躍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指示精神
    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赴江蘇考察並作出重要指示,在江蘇省文化和旅遊系統幹部職工中引起熱烈反響。南通:無邊波浪拍天來12日下午,習近平首先來到南通市五山地區濱江片區,考察當地推進長江岸線環境綜合治理、實施長江水域禁捕退捕等情況。江水遼闊,波光粼粼,水運繁忙。
  • 時政新聞眼丨廣東之行第二天,習近平為何赴汕頭考察
    10月13日,正在廣東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汕頭。至此,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已走遍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這五個經濟特區。在汕頭,總書記考察了見證「百載商埠」歷史的小公園開埠區,留下了深刻啟示。(總臺央視記者鄧裕達拍攝)10月13日下午,習近平走進這裡的開埠文化陳列館、僑批文物館等地,看歷史、問細節、談開放、聽民聲。
  • 時政新聞眼丨廣東之行第一站,習近平為何踏訪粵東這座城市
    時政新聞眼丨廣東之行第一站,習近平為何踏訪粵東這座城市 2020-10-13 08:22:23   來源:央視網
  • 習近平廣東之行說了這些貼心話
    10月12日至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先後來到廣東潮州、汕頭進行調研。14日,習近平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這是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踏上廣東這塊改革熱土。此次廣東之行,總書記有著怎樣的思量?面臨新發展階段,總書記對「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的廣東又有哪些期許?
  • 時政新聞眼丨歷史交匯之時,習近平為何赴山西大同考察
    全國兩會前夕,習近平再次出京考察,直奔山西。兩個月接連考察四個省,這是黨的十九大以來總書記行程最密集的出京考察。今年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這樣的時間節點,最顯大勢。在山西之行的第一站大同,總書記重點關注的就是如何承前啟後、繼往開來。
  • 三個關鍵詞看習近平湖南之行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就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謀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赴湖南考察調研,重溫革命歷史,感悟紅色文化,並在長沙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當面聽取基層幹部群眾代表對「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意見和建議。
  • 習近平考察長春,答好這個根本性問題
    7月23日,總書記在吉林長春考察。透過他的行程,可以看出他對於築牢執政之基的深切關注,對於推進復興偉業的深謀遠慮。△獨家視頻丨習近平在長春考察調研△習近平吉林之行第二天考察地示意圖看基業:一個社區的「蝶變」寬城區是長春市的老城區,民間有「先有寬城子,後有長春市」的說法。
  • 兩天一夜的快節奏考察 習近平山西行關注哪些問題?
    編者按:5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赴山西大同、太原等地,深入農業產業基地、移民新村、文物保護單位、改革示範區和企業等,就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進行調研。這是自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第六次親赴一線考察調研。
  • 習近平在廣東考察_滾動新聞_中國政府網
    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新華社廣州10月15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廣東考察時強調
  • 盤點習近平在田間地頭的考察瞬間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在農村考察,每到一處,在田間地頭、產業園區,他總會關心過問當地的助農富農種植產業。 玫瑰、柚子、牡丹、草莓、藍莓……這些帶著「泥土」的土特產,展現出習近平心繫群眾的為民情懷。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帶你一起回顧!
  • 繆瑞榮一行考察江蘇好視想電子實業有限公司
    《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是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學生近視問題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加強新時代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而制定的法規。2020年8月16日,滁州市老科協專家組副組長繆瑞榮一行,赴江蘇好視想電子實業有限公司考察參觀。江蘇好視想電子實業有限公司,坐落於江蘇省淮安市、施河智教樂享小鎮、中國「教具之鄉」----施河鎮,是一家專注教育照明的高科技企業。
  • 春風又綠江南岸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紀實
    武漢新港、重慶果園港、廣西鐵山港、上海洋山港、天津港、斯裡蘭卡科倫坡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在國內考察和國外出訪途中,習近平曾登臨或連線這些重要港口。寧波舟山港,是總書記此次浙江考察調研的第一站。海風卷著細雨,空氣清新溼潤。
  • 2019習近平地方考察的溫情瞬間
    回首2019年,習近平8次赴地方考察視察,他走基層、進山林、訪社區,留下了一個個感人的溫情瞬間,彰顯了大國領袖「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的為民情懷,也成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最生動的詮釋。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一年,習近平輾轉多地考察,與當地鄉親、扶貧幹部親切交談,共謀發展。2019年4月15日下午,習近平在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小學同師生親切交談,了解義務教育保障情況。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山城四月,春風和煦。
  • 習近平在汕頭考察調研
    習近平總書記13日下午來到廣東省汕頭市小公園開埠區,走進開埠文化陳列館、僑批文物館,了解汕頭開埠歷史、設立經濟特區以來的建設發展情況,和潮汕僑胞心繫家國故土、支持祖國和家鄉建設的歷史。隨後,習近平步行察看開埠區街區人文歷史風貌,同市民群眾親切交流。(文字記者:張曉松、朱基釵 攝影記者:鞠鵬、王曄、李響)
  • 專家導讀:習近平總書記山西之行三大看點值得關注
    ★時間點 2020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赴山西考察調研—— 這一天,距離即將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僅剩一周多; 這一天,距離習近平總書記4月20日至23日赴陝西考察僅過去了兩周多; 這一天,距離2017年6月21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已
  • 習近平參觀考察美國艾奧瓦州農場
    據新華社2月16日消息,當地時間2月16日,正在美國訪問的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美國農業部部長維爾薩克、艾奧瓦州州長布蘭斯塔德等陪同下,參觀考察了該州金伯利農場。  習近平在美國深入農戶,在農場主家中與主人促膝交流,詳細詢問和了解農場生產、經營、銷售、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生態保護以及農民生活和收入等情況,並就兩國農業和地方合作等廣泛議題與他們交換了意見。隨後,習近平還在農場主夫婦陪同下,步行前往農場糧倉進行實地考察,參觀和實際操作了農場聯合收割機、播種機、拖拉機等大型農機用具。  習近平說,我很高興能到金伯利農場作客。
  • 那事、那河、那群人……讀懂習近平寧夏之行念茲在茲的牽掛
    兩會後首次考察,習近平總書記首站來到弘德村考察脫貧攻堅工作,在村扶貧車間院內,他聽取了寧夏以及弘德村脫貧攻堅情況介紹,指出「興辦扶貧車間目的是扶貧,要堅持扶貧性質,向困難群眾傾斜,多招收困難群眾就業」。
  • 習近平心中的長江「漁」事
    高山大川,江河之源。唐古拉山脈姜根迪如冰川融化的水滴,匯成長江的第一股水源,一路浩蕩6300餘公裡,在奔流入海前,孕育滋養出一片富庶水鄉,這就是江蘇。11月12日,在上海出席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後,習近平總書記馬不停蹄地赴江蘇考察調研,首站來到南通市五山地區濱江片區,考察當地推進長江岸線環境綜合治理、實施長江水域禁捕退捕等情況。
  • 台州市應急管理局黨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重要講話精神
    4月7日上午,台州市應急管理局黨組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精神,並提出貫徹落實要求。   會議指出   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到浙江考察並發表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浙江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浙江幹部群眾的充分信任,飽含著總書記對浙江大地、對浙江百姓的深情厚愛。要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的重大意義,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 習近平在湖南考察時強調: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 譜寫新...
    習近平在湖南考察時強調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湖南新篇章新華社長沙9月18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湖南考察時強調,要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